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合悬吊的手术疗效,分析人工晶体悬吊术在后囊膜破损或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对矫正屈光不正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26例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用一期或者二期人工晶体悬吊术,术后观察6~12月。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悬吊术后发现,所选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且术后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在对患者进行随访过程中,仅有3例出现人工晶体位置偏移的情况。结论对于无法常规进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悬吊术,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保证手术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对矫正屈光不正效果明显。

  • 标签: 后房型人工晶体悬吊术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晶状体后囊破裂患者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不同原因导致晶状体后囊破裂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总结,找出人工晶体悬吊术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人工晶体悬吊术者术后视力均比较满意,取得较好疗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晶体后囊破裂行人工晶体悬吊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补救方法。若处理正确,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人工晶体悬吊术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46例(46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结论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 后囊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采用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 46例 (46眼 )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 46例 (46眼 )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随访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好转。两组术后视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6 个月,均未见明显异常发生。结论 对于后囊破裂较大需植入悬吊人工晶体的患者而言,选择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效果更好,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无巩膜瓣隧道缝线固定折叠人工晶体悬吊术 后囊破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体灌注在Ⅱ期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15眼)因各种原因行了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在玻璃体灌注下行Ⅱ期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3±3.6)个月。结果15例(15眼)均顺利植入悬吊人工晶体,术中前房及眼压稳定,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人工晶体正位,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在玻璃体灌注下,行Ⅱ期悬吊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安全,术中眼压及前房稳定,是矫正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体眼屈光不正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玻璃体灌注 玻璃体切除 人工晶体 悬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可行性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24例按植入晶体类型分为2组,1组为眼力健公司ZCB00型非球面人工晶体,1组为眼力健公司ZMB00型多焦点人工晶体,按照标准白内障超声乳化进行手术,术后观察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多焦点晶体的病人在远视力上与非球面晶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近视力上明显优于非球面晶体,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层医院在没有Master进行人工晶体测量时,如果晶体测量计算相对精确、超声乳化技术较为熟练,完全可以使用多焦点人工晶体满足高要求病人群体的需求。

  • 标签: 基层医院 多焦点人工晶体
  • 简介: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构建Liou-Brennan眼模型,设计了增大焦深的非球面、折射型多焦点和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并用点列图和视锐度分析了所设计的人工晶体的光学质量。对于非球面人工晶体,在3mm瞳孔下,当人眼无球差时,最佳视锐度相当高,但焦深仅为1.4m^-1;当人眼球差为0.4λ时,最佳视锐度可达0.9,焦深达2.2m,同时在整个焦深范围内视觉质量均优越。对于衍射型和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在明视条件下,虽然视远和视近时视觉质量良好,但是中间距离的视锐度〈0.5。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只有81%的光能用于成像,远近焦点能量均分,且与瞳孔大小无关;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体的远近焦点能量与瞳孔大小相关。设计的人工晶体均能增大人眼的焦深,但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该酌情选用。

  • 标签: 眼视光学 人工晶体 焦深 多焦点 眼模型
  • 作者: 陈永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病,老年人尤其多见。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是很多人面临的一种困扰。白内障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老年人的眼部症状。其中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最重要的一环,其种类和选择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视力恢复。常用的人工晶体包括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和靶向性人工晶体。在选择人工晶体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视力需求等因素,同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眼球形态、角膜曲率等生理特征来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型号和度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手术前需要完善的检查和术前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感染和眼部损伤,术后需要密切监测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恢复和调整。

  • 标签: 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
  • 简介:高度近视眼的前房较深,具有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的优越条件。同时,在有晶体眼内通过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具有准确,可预知度数,又不影响眼的调节,不过多的损伤角膜等优点,为一种值得探讨的屈光性手术。本文综述了这种手术的优缺点、手术方法、手术前后处理、护理、并发症及长期随访等内容。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有晶体眼 前房型
  • 简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近年来临床上新开展的一项治疗技术,是指白内障患者手术摘除混浊的晶体后,植入人工晶体,恢复眼部的正常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摘除晶津,造成术眼术后无晶体状态。这项技术不仅使病人获得了双眼视功能,有些甚至超过病前的视功能,同单纯晶体摘除术相比,简化了术后需配+10.0DS凸透镜,以调节眼部屈光不正的问题,避免了术后双眼屈光参差而造成的双眼视物不协调。目前,这种手术主要用于老年性、外伤性等各种原因的白内障晶体摘除的患者。

  • 标签: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眼部 护理 摘除 老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与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385只眼,根据晶体设计原理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衍射多焦型)和研究组(B组,区域折射多焦型)。A组共192只眼,B组共193只眼。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远、中、近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裸眼远、中距离与最佳矫正远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裸眼近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最佳矫正近视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和最佳矫正中距离视力与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无明显差异;在裸眼近视力方面,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优于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

  • 标签: 多焦型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晶体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的97例无晶体眼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其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其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晶体眼患者在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围术期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 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86-02
  • 简介:总结167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近视 人工晶体/有晶体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6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 54例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将 54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研究组患者( n=27例)接受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患者( n=27例)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 6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患者人工泪液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获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着力推广。

  • 标签: 人工泪液 白内障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干眼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启动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对200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人工晶体测量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将1024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研究两组病人配合情况。结果干预组中配合不良的病人例数比非干预组中配合不良的病人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使病人检查眼固视良好,减轻病人眼部不适及心情紧张,从而提高人工晶体测量值的准确性。

  • 标签: 人工晶体测量仪 固视良好 人工晶体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