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我国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慢性中耳炎非常的常见,主要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数患者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造成,急性坏死型中耳炎也可直接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病程达到六至八周以上,严重情况可导致颅内、颅外的并发症。乳突根治术主要是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清除病灶,以达到满意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儿科疾病的治疗中慢性中耳炎非常的常见,主要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数患者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造成,急性坏死型中耳炎也可直接导致。临床表现主要有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病程达到六至八周以上,严重情况可导致颅内、颅外的并发症。乳突根治术主要是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清除病灶,以达到满意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5月收治择期行中耳乳突手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乳突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乳突术 临床效果 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疾病的不同显微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0对11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性病变,包括中耳胆脂瘤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变范围显微镜下分别施行完壁式乳突根治或同时鼓室成形术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观察术后干耳恢复情况、并发症、复发以及术后听力改善程度等。结果完壁式乳突根治术51例,其中46例同时行鼓室成形术,6例行二期人工假体植入术。2例中耳胆脂瘤术后1年复发,第2次行开放式手术。术后听力提高〉25dB27例,〉15dB16例,听力减退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59例,其中31例行小鼓室成形术。1例开放式手术后不干耳,换药2个月后获得干耳,其余均获得干耳。术后听力提高〉15dB5例,听力减退3例,余听力无改善。结论根据病例选择适当的术式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中耳炎性病变 中耳胆脂瘤 慢性中耳炎 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内窥镜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71例接受耳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及中耳胆脂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类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提供耳内窥镜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术后4个月的气骨导差和气导听阈。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无效发生,且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5.88%,治疗显效率44.1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6.76%,治疗显效率43.24%,两组患者的无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为0、100.00%,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气骨导差(27.9±8.1)dB、气导听阈(23.6±4.2)dB;观察组患者的气骨导差(27.8±8.0)dB、气导听阈(23.4±4.0)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胆脂瘤手术患者疗效显著,患者听力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耳内窥镜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中耳胆脂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中耳胆脂瘤和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应用耳内窥镜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68例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门诊耳鼻喉科接受化脓性中耳炎或者中耳胆脂瘤治疗的病患,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病人实施常规鼓室成形手术,予以实验组进行耳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听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行常规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耳内窥镜的临床有效率,接受耳内窥镜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手术,对照片组采取常规术后治疗后的听力情况远远差于实验组的听力状况,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大幅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行常规手术的对照组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远高于行耳内窥镜的实验组病患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两组之间的数据具有较大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耳内窥镜 常规鼓室成形手术 中耳胆脂瘤 化脓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不良反应 听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选取60例予以研究,并将之分为等份的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实行综合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手术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人工听骨植入术治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人工听骨植入术进行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气导差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术后气导差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选择采用人工听骨植入术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强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气导差,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慢性中耳炎 人工听骨植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耳大神经的应用解剖学,为颈腮区相关手术提供临床解剖资料。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1月—2013年10月45例(52侧)头颈腮腺区手术病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中观察耳大神经出肌点的位置、行程、分支点、分支及其与颈外静脉之间的关系。其中全颈淋巴结清扫术25例(32侧)、腮腺恶性肿瘤手术4例、咽旁间隙肿瘤16例。结果耳大神经多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下10mm范围内穿出占94.2%(49/52),并多以单干形式上行,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腮腺尾部以及下颌角下方10mm左右分成前、中、后3个终支。耳大神经伴行于颈外静脉的后方上行(间距不超过20mm)。结论耳大神经解剖变异较大,其主干与颈外静脉关系密切,手术时尽可能避免耳大神经损伤。

  • 标签: 腮腺区 耳大神经 应用解剖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中耳炎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耳炎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有利于病情缓解,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90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进行研究,将他们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当中,每组各有45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出现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0%的并发症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200例鼻窦内窥镜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分为观察组(术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对照组(术后无分泌性中耳炎),采取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法分析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次200例患者中共有18例(9.0%)术后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在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使用比减充血剂时间、术后术腔清理依从性、术后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术后抗生素使用情况、术后粘液稀释剂使用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突气化不良、鼻息肉、术前使用比减充血剂时间≥1周、术后术腔清理依从性差、术后不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后不使用抗生素、术后不使用粘液稀释剂是造成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后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原因复杂,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临床观察与干预。

  • 标签: 鼻窦内窥镜手术 术后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34例慢性化脓性耳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7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17例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2周听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35.3%),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听力恢复,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护理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接受的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纯音听阈、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结果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8例患者1.0~3.0kHz纯音听阈显著低于护理前,且未发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论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纯音听阈,提高患者听力。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围手术期护理 复发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6例,简单随机法分组,共2组,即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患者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评分改善程度。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听力恢复时间、中耳积液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的CCES评分,与之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CES评分,明显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促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程度。

  • 标签: 微创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加用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优质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优质围术期护理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