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作者自2000年初至2004年7月进行手部肌腱吻合120例,随访120例,手部肌腱吻合后进行程序化的康复训练,方法肌腱吻合法均采用3-0或4-0聚丙烯单针缝线、改良的Bunnell、Kessler和肌腱编制缝合法,患者肌腱均为I手术吻合,术后伤口I/乙愈合105例、II/乙15例,手部肌腱吻合后均采用程序化的康复训练,结果对手部肌腱吻合后的患者进行程序化的康复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本康复训练程序目前已逐渐形成我院的治疗常规,并逐步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手部肌腱吻合术 被动活动 主动活动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前路与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L5∕S1结核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L5∕S1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男13例,女4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病程6~24个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7例(A组),前路病灶彻底清除、植骨加后路器械固定、融合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10例(B组),术后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2个月,记录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随访期间植骨融合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下腰痛JO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两组之间平均植骨融合时间,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和下腰痛JOA评分等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0.05),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8例神经根受压症状术后消失。结论单纯前路与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L5∕S1结核均达到满意疗效。单纯前路手术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前后路手术。

  • 标签: 腰骶椎结核 前路手术 前后路手术 病灶清除术
  • 简介:本次研修班将特邀关节外科领域知名专家、教授和麻醉科、疼痛科、康复科、营养学等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就关节置换管理与加速康复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系统阐述、答疑解惑。会议时间:2016年9月10-11日会议地点:成都市锦江宾馆(成都市人民南路二段80号联系人:宁宁18980601371;高艳13981825283;胡钦胜18982033056。

  • 标签: 围术期管理 关节置换术 顶尖专家 关节外科 二段 人民南路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治疗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Superficialzoneofspinalsiteinfectio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10月间,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的临床疗效。11例均未拆除内固定物,区清创后,VSD治疗1-3次,二无张力缝合口或临近肌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11例区浅层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口二愈合。结论对于脊柱内固定手术术后区浅层感染,经彻底清创,VSD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感染向深层蔓延几率。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脊柱 术后感染
  • 简介: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对食管狭窄的实用价值,着重比较X线和内镜下两种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40例患者置入41个支架,其中X线法27个,内镜法14个。结果 支架置入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明显改善,由术前平均3.4级降至1.03级。X线法置入的27个支架位置全部准确,而内镜法置入的14个有4个发生位置偏差。结论 食道支架治疗食道狭窄安全有效。两种置入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狭窄段通过方面内镜法有优势,在狭窄段扩张和支架定位方面X线法更安全和准确。

  • 标签: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支架 介入性放射学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微创外科住院的5例乳腺癌(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51岁)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均获成功,所有切除乳腺标本经术中冰冻病理证实切缘肿瘤细胞阴性。平均手术时间150min,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保乳根治并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治疗乳腺癌能够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且更安全。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治疗 腔镜下腋窝淋巴结廓清
  • 简介: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218例,其中妊娠急性阑尾炎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时间妊娠3个月以内发病者8例,妊娠4—7个月发病者35例。妊娠7个月以后发病者9例,以中期妊娠发病率最高。1.2临床表现及体征以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者11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3例,伴恶

  • 标签: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中期妊娠 慢性阑尾炎 妊娠中期 右下腹疼痛 发病时间
  • 简介:目前临床侵人性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存在多种手术方式,文献对无张力阴道吊带及其繁多的植人材料报道甚多。文章就目前流行的控尿机制、吊带历史和临床使用吊带材料的最新进展做系统综述。

  • 标签: 尿失禁 压力性 吊带术 阴道吊带 吊带材料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妊娠急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3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均为初产妇,单胎,平均年龄28岁。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后,2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1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是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2例恶性肿瘤造成气管、食管狭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48.8岁。术前行食管造影及螺旋CT气道三维重建检查,明确气管、食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是否存在气管食管瘘。7例以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食管支架,5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患者首先置入气管支架。食管支架选用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气管、支气管支架选用自膨胀网状镍钛合金支架。所有患者都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结果所有患者成功置入气管、食管双支架,手术成功率100%。7例首先留置食管支架者,5例在食管支架置入后立即出现呼吸困难,需马上留置气管、支气管支架,另2例在24h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后缓解。5例首先留置气管支架者,支架留置后呼吸困难缓解,之后留置食管支架操作顺利。所有患者留置气管、食管双支架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2例合并气管食管瘘患者,双支架留置后瘘口闭合。12例患者术后生存1.5~6.2个月,1例因肿瘤的过度生长而发生食管再狭窄,再次置入食管支架后症状缓解。结论气管、食管双支架留置是治疗恶性气管、食管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同时伴有气管、食管狭窄的患者,应首先置入气管支架,以防止食管支架膨胀压迫气管,加重气管狭窄引起窒息。

  • 标签: 气管狭窄 食管狭窄 自膨胀金属支架
  • 简介:目的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方法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8例,采用聚丙烯网状吊带,手术自阴道前壁切口经耻骨后向下腹部穿刺,将无张力吊带置于尿道中段下方,利用吊带的倒刺结构提起、固定于穿刺经过的耻骨后和各层腹壁组织上,中膀胱镜监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0±15)min:中出血量平均(20±10)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管2d;术后平均住院3d。随访1~39个月,平均21个月,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25例,明显改善3例,无手术失败病例。结论TVT手术治愈率高,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尿失禁 压力性 无张力阴道吊带 女性
  • 简介: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近10年间迅速发展起来的种新的生物组织成像技术。文章介绍口腔OCT原理和主要功能,阐述口腔OCT在离体口腔组织断层成像、在体口腔组织的实时断层摄影、龋损牙体组织的早期诊断、牙体修复和窝沟封闭效果的评估、监控龋病发展进程、口腔黏膜疾病的无创诊断、口腔软组织癌前病变的无创早期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并与其他影像设备诊断进行比较,展望OCT的发展。

  • 标签: 光学相干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口腔 龋齿 早期诊断 椅旁操作
  • 简介: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径路行前庭神经切断(vestibularneurotomy,VNT)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中,辅助应用内镜微创技术的方法及其减轻中脑组织压迫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和意义。方法临床观察乙状窦后径路常规VNT(12例)与辅助应用内镜技术VNT(9例)的2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控制效果、面神经功能及其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变化结果。结果常规VNT组患者术后有2例发生脑水肿,需行脱水、降压等处理;平均咱阈上升>15dB者2例;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29.00±9.60)天。辅助应用内镜的VNT组术后平均听阈上升>15dB者2例;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28.56±7.91)天。2组术后均未出现面瘫等并发症;术后2年内再发作眩晕,常规手术组有2例(分别发作1次和4次),内镜手术组有1例(发作2次)。结论经乙状窦后径路行VNT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种较为方便、安全的控制或消除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症状手术方法,同时能保存听觉功能和面神经完整性;手术中辅助应用内镜技术,使该手术操作成为微创和安全,可有效地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未出任何由此而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切断术 内镜 乙状窦后径路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等离子刀松解臀肌挛缩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关节镜监视下进行臀肌挛缩松解的病人,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19例进行总结分析。手术采取侧卧位,两侧依次手术。在股骨大粗隆最隆起处后缘、其后上方约5cm处分别做切口,切口长约0.8cm。用关节镜钝性穿刺头沿深筋膜浅层向大粗隆前方穿刺,分离皮下组织,形成关节镜工作腔隙,插入关节镜及器械,在关节镜监视下用低温等离子刀松解。第步从大粗隆后方斜向前方切断髂筋束,第二步切断臀大肌止点的上半部,然后屈伸髋关节检查松解效果,若仍不满意,进行第三步松解,沿臀大肌纤维向近端剥离,找到肌肉纤维内的疤痕挛缩带,松解切断,直至阳性体征消失。结果切口均Ⅰ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参照刘国辉提出的臀肌挛缩术后功能综合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中0例,差0例。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例,满意15例,般2例,不满意0例。结论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是治疗臀肌挛缩的有效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关节镜 臀肌挛缩 微创
  • 简介:探讨氩氦刀综合治疗III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为46例Ⅲ非小细胞肺癌,肺癌原发灶行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术后NP方案化疗2周,同时常规放疗.结果表明,近期疗效:CR35%,PR43%,有效率78%;相关并发症轻微,患者痛苦小,微创,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氩氦刀技术用于治疗肺癌,近期效果确切,患者耐受良好.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氩氦刀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骨密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产检和住院的孕妇,分为2组。正常孕妇160例(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91岁,平均孕周27.12周。临床确诊为GDM的患者156例(GDM组),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30.72岁,平均孕周27.64周。应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孕妇右侧跟骨骨密度,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孕妇骨密度检测结果中声幅衰减(BUA)、超声速度(SOS)、硬度指数(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分别为15.38%、5.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与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且跟骨超声骨密度、SI与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超声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均衡双下肢长度的临床意义和手术设计.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4年获得随访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例48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12髋,混合型假体36髋,术前双下肢等长30例(含股骨颈骨折患者),10例患肢长度短缩10~2.0cm,6例短缩2.0~4.0cm,2例短缩4.0~6.0cm.通过术前肢体长度测量及X片测量制定手术方案,选择假体、预估颈长和截骨平面;中正确磨削髋臼,寻找最佳旋转中心,结合透视及特殊试验修正截骨平面,调节假体颈长,达到均衡双下肢长度的目的.结果全部病例采用Harris评分,优30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术前等长30例中术后出现5例手术侧延长1.0~2.0cm,1例延长2.5cm.术前不等长的18例中,术后恢复等长10例,6例手术侧延长1.0~2.0cm,2例术前重度短缩的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仍然短缩2.0~3.0cm.术后肢体等长35例Harris评分平均92.3分,术后肢体不等长13例Harris评分平均88.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设计.手术技巧以及假体设计等诸多因素影响下肢长度,术后肢体不等长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应重视术前测量及中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重视软组织平衡技术和肢长调节,掌握全髋置换中均衡下肢长度的手术技术,进步改善手术效果.

  • 标签: 髋关节 置换 下肢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