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五环三萜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临床医学观察对比法,对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7月资料库中的594例肿瘤患者患者资料库进行检索,从中遴选出62例作为实验患者,依照治疗环节用药差异,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小组。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7%(26/31),有统计学意义(X2=8.000,P=0.004,P<0.05)。结论:五环三萜皂苷抗肿瘤作用和机制考虑与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和抗侵袭相关,可作为有效治疗肿瘤患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五环三萜皂苷 抗肿瘤 作用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方法:将 2017 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采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治疗 的 120 例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用药期间患者 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手足麻木、脱发及骨髓抑制;其中胃肠道反应 61例,占比 50.83%;手足麻木 65例,占比 54.16%;脱发 106例,占比 88.33%;骨髓抑制 112例,占比 93.33%。结论:虽然 紫杉醇对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但是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及用法用量进行使用,且必要时刻可调整患者用药时间, 以此降低患者不良反应, 提高用药安全性及合理性 。

  • 标签: 抗肿瘤药 紫杉醇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运用静疗小组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2 月 -2018 年 12 月我院 124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静疗小组,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渗漏及静脉炎发生率 0.00%和 1.61%低于对照组 8.06%和 12.90%,观察组满意度 (96.77%)高于对照组 (80.65%),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P< 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血管通路选择中运用静疗小组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肿瘤化疗 血管通路 静疗小组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内放射治疗的临床护理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接受的36例恶性肿瘤实施介入内放射治疗患者为对象,对所有的案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护理前后的具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护理评分情况,护理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等高于护理前。护理后的满意几率是94.4%,高于护理前。护理后患者的依从几率是91.7%,明显高于护理前的75%,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介入内放射治疗中采取综合护理方式,有突出的作用,可行性比较高。

  • 标签: 恶性肿瘤患者 介入放射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择取于本院诊治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 62 例进行分析,选取时间自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间,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组间对比其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营养良好率 74.19% 显著高于对照组 38.71% , P < 0.05 。结论 与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强化饮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化疗期间营养状况。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期间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无痛及轻微疼痛患者较多,一般疼痛与疼痛难忍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在我院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照其化疗效果将其分为完全缓解组20例;部分缓解组36例,疾病稳定组24例,疾病进展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观察并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治疗前血清 CEA、CA125、CYFRA-21、 NSE 均低于疾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治疗后血清 CEA、CA125、CYFRA-21、NSE 均较治疗前下降,疾病进展组治疗后血清 CEA、CA125、CYFRA-21 均较治疗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