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 标签: 铂类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接受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采取卵巢肿瘤剥除术进行治疗,9例孕产妇采用附件切除术进行治疗,以上孕产妇的手术均成功完成,40例孕产妇经手术治疗后,活产率为34(85.00%),早产率为4(10.00%),流产率为2(5.00%)。除两例流产外,其余新生儿均健康存活,且产后产妇与新生儿身体状况及各项生命指标正常。结论根据孕产妇的临床症状采取对应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妊娠 卵巢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Lymphocystis)感染预防及治疗,为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以及淋巴囊肿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囊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NC降低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CSF方法可有效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 化疗后 淋巴囊肿 感染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探讨以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的护理学校12级护理学专业的245名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从中抽取了84名护理学的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名学生。对照组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肿瘤护理的教学,而实验组在传统肿瘤护理教学的基础上,还传授学术如何进行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比较两组的测试成

  • 标签: 情感分享 寄语表达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表浅性膀胱癌患者,采用单盲随机的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三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的治愈率及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心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SCL-90的得分情况。结果经过理性情绪疗法的心理干预,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10项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10项因子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实施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施干预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上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的精神痛苦,是一种很有临床价值的心理疏导方法。

  • 标签: 理性情绪疗法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配偶心理状况,探讨其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方法为2014年1-12月间在三甲医院妇科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配偶性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针对性、有目的、动机性访谈,指导性化解矛盾。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前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上述几项评测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无医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夫妻须借助医学、社会、家庭系统的有力支持,建立正确的沟通模式,促使夫妻生活包括性生活和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配偶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报道11例后颅窝肿瘤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例,探讨相关的诊断、治疗上的问题。方法:回顾5年来经MRI确诊的住院病人,参考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不典型、发作时间长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应尽早行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脑肿瘤 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率、疼痛评分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86.00%),且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对比的新的骨转移灶发生率、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给药较为便利。

  • 标签: 唑来膦酸 放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7.05%,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08%,试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健康教育效果等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营养不良腹泻性患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儿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营养不良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CA242、CEA在大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78例大肠癌患者TSGF、CA242、CEA的水平.结果:血清TSGF、CA242、CEA对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7.94%,42.3%和56.41%,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02%,与单、两者联合检测有显著性差别(P<0.05),TSGF、CA242、CEA的表达均随DUKES分期的升高或淋巴结、远处转移而增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TSGF、CA242、CEA的表达可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对大肠癌病理分期、预后判断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糖类抗原242 癌胚抗原 大肠癌
  • 简介: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CHE)对氧化乐果中毒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诱发的循环抑制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SC组)、中毒对照组(OC组)、阿托品治疗组(OA组)和长托宁治疗组(OP组),观察麻醉大鼠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心率(HR)和血压(MBP)的变化,并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胆碱酯酶(CHE)活力。结果:OC组出现分泌物增多、肌颤、呼吸困难,而OA组和OP组分泌物少,其中OP组大鼠的肌颤、呼吸困难程度较OA组轻,血流动力学稳定,CHE活力恢复快。结论:PCHE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剂。

  • 标签: 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 氧化乐果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果糖对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所致便秘的预防作用。通过对乳果糖预防癌痛患者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对于其所便秘的预防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上使用乳果糖预防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提供依据方法对128例在湖南省肿瘤病医院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中重度癌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乳果糖组及对照组两组,乳果糖组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同时加用乳果糖以预防阿片类药物导致的便秘并观察其临床结果,而对照组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过程中没有联用乳果糖观察其临床结果,对两组患者预防前后大便硬度分级、大便频次、排便困难程度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果糖能够在阿片类药物使用所致便秘中有明显的预防作用。2、安慰疗法在阿片类药物使用中所致便秘大部分没有作用,少部分在辅助运动时效果明显一点。结论乳果糖对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所致便秘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减轻患者的疼痛。

  • 标签: 癌痛 阿片类药物 便秘 乳果糖
  • 简介:目的:观察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46例,患者经脱水、镇静等常规治疗后仍有血压明显升高,治疗前平均收缩压(SBP)≥225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以恒速输液泵持续静脉滴注尼莫通,初始剂量3ml/小时,根据血压调整输液速度,直至达到目标血压170~180/100~110mmHg后维持静滴24小时.结果:用药后30min、60min、2hr、3hr的平均血压降至218/115mmHg、205/110mmHg、198/108mmHg,188/105mmHg,4小时后达最大效应,血压为175/100mmHg,并稳定至用药结束时的173/98mmHg,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尼莫通静脉滴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降压作用平稳,安全性高.

  • 标签: 尼莫通 急性脑卒中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首次接受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1次灌注治疗,6周后延迟至每月1次,治疗1年,观察组术后5周左右进行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后续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大量出血、电切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达到了100%,在随访期间内,观察组仅有8例患者复发,占2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8.57%)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电切术相比,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表浅性膀胱肿瘤同样安全、有效,肿瘤的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次经尿道电切 粘膜下注射 吡柔比星 表浅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普通双极电凝镊对照1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传统结扎方法对照2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术后1天、7天、1月、3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和血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1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2组患者比较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中发现甲状旁腺的枚数较参对照2组多,P<0.05,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1组患者的18.5%和对照2组的38.5%,P<0.05。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39)分别应用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和传统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口咽部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芯多孔口腔吸痰管吸痰町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口腔粘膜损伤出血和气管导管气囊上分泌物滞留量,对气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多孔吸痰管 机械通气 气道护理 保护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的肾上腺素能作用对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去甲肾上腺素(NE)0.5mg/kg和NE1.0mg/kg,一日两次,连续15天.在体同步记录各组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复极90%的时限(MAPD90)、跨比复极离散度(TDR)及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再静脉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6μg/(kg·min),观察急慢性肾上腺素能重叠效应对程序刺激诱发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1)三组之间MAPD90及TDR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中层心肌的MAP2期拱顶消失.(3)程序刺激下,早期后除极(EAD)或/和延迟后除极(DAD)及室性早搏在实验组均有增加.静脉给予Iso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均有增加,但仅高剂量组P<0.05.结论:增强的肾上腺素能作用可引起兔心室肌复极电活动改变,并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增加,但对三层心肌的MAPD90和TDR影响不明显,其致室性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EAD/DAD增加有关.

  • 标签: 增强 肾上腺素能 室性心律失常 程序刺激 心肌单相动作电位 注射生理盐水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亚低温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结果,研究证实,亚低温不但可以减轻脑梗死后的损害程度,而且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对于顽固性高颅压患者在进行亚低温的同时,加用冬眠药物,疗效更佳.现主要就缺血后6h内亚低温的脑缺血保护作用综述如下.

  • 标签: 低温冬眠 保护作用 冬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