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应用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接受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70例平均分入研究组(规范化护理流程)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应用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妇科抗肿瘤治疗是治疗妇科癌症的关键手段之一,然而,与之相关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带来了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妇科抗肿瘤治疗相关并发症的护理研究。本文对常见的化疗、放疗、手术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概述,着重探讨了这些并发症在护理实践中的挑战,包括疼痛管理、情绪支持、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本文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有益的护理经验和指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推动妇科抗肿瘤治疗护理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妇科抗肿瘤治疗 妇科癌症 并发症
  • 简介: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有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特别是增长旺盛的细胞(如骨髓和黏膜上皮)也具有同等的杀伤作用,同时许多药物对心肝肾等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积极有效的防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是病人顺利地完成正规化疗疗程,以及尽快恢复机体功能,增强疗效进而提高治愈的关键。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化疗过程 不良反应 护理 肿瘤治疗 正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其防护措施。方法 将近两年来我院收集的100例抗肿瘤药物危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明药剂使用不科学52份,溶剂用法不当25份,给药速度不当9份,药物使用不合理7份,给药顺序不合理4份,给药剂量不科学3份。结论 抗肿瘤药物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关医护工作者需要和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尽量减低药物危害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中心 危害
  • 简介:根据联合国2008年发布的WorldPopulationProspects,对中国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进行预测:在未来20年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和病死数均呈现上升趋势,每10年发病数和病死数将各增加约100万例。2010年发病例数接近300万,预计2030年发病例数将接近500万。

  • 标签: 抗肿瘤病毒 Ⅰ期临床试验 护理
  • 简介:邮编:4412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的职业安全防护有效性。方法: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研究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对比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及抗肿瘤药物配制差错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中实施优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减少药物配制中差错和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护理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取2022.01~2022.12我院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30例,统计分析其中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原因。结果: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记录中,溶媒选用错误最多,其次分别为为溶媒剂量不合理、给药速度不合理、剂量不合理以及顺序不合理。结论:针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配置药师、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沟通与反馈,以保障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不合理使用 溶媒选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设置为参照组,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设置为试验组,对两组不合格医嘱、失误、排药时间、配制时间、审方时间、周转天数及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不合格医嘱、失误、排药时间、配置时间、审方时间、周转天数相比,试验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用药护理人员满意度为76.67%,试验组为96.67%,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质量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不仅可以促进抗肿瘤药物配制效率提升,还降低失误率,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配制质量 抗肿瘤药物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化疗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降低患者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化疗护理流程 肿瘤化疗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晚期血液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所收治的320例晚期血液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8例,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162例,需在其基础上施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远低于对照组,在生存质量及工作满意度上则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晚期血液肿瘤 舒适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疏导及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作用。方法: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总结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采取的心理疏导及护理方法。结果:心理疏导对于接受化疗过程中妇科恶性肿瘤病人产生的恐惧、悲观绝望等心理均得到有效调整。结论:发挥心理疏导作用,重视个性化护理干预,强化围化疗期的宣教,改善其心理状态,可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危机,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疏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气健脾在中医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治疗的肿瘤患者共12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患者62例,对比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也就是进行甲地孕酮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在对比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药联合治疗的方式加以治疗,中药治疗的主要原则为益气健脾。两组患者在进行连个月的连续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记录,并且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结果: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加以有效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患者有24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例数为34例,患者治疗无效的例数为4例,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21%,对比组患者治疗显效的例数为16例,患者治疗有效的例数为32例,患者治疗无效的例数为14例,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中医益气健脾和西医甲地孕酮综合治疗的时候,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有效改善,同时对于患者的生活状态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使得患者的疼痛感得到有效减轻,这一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益气健脾 中医肿瘤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过程。在骨肿瘤的治疗和康复中,营养调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营养不良常是骨肿瘤患者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调理,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治疗耐受性,并促进康复进程。

  • 标签: 营养调理 骨肿瘤患者 康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案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及在降低其副作用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肿瘤放疗患者,选取的研究时段为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达标的样本数共计60例,采用盲选法将其中的30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剩余研究对象则归属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个实验小组在副作用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放疗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方案的科学干预后,副作用较少,患者较为满意,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肿瘤放疗 综合护理 副作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安宁疗护用于肿瘤的价值。方法:2020年3月-2022年2月本院接诊肿瘤病人64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护士安宁疗护,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从舒适度上看,试验组(91.57±3.68)分,和对照组(72.54±4.96)分相比更高(P<0.05)。从满意度上看,试验组96.87%,和对照组78.12%相比更高(P<0.05)。结论:肿瘤用护士安宁疗护,病人舒适度更高,满意度更好。

  • 标签: 肿瘤 满意度 安宁疗护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疗小组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采用PICC置管进行肿瘤化疗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静疗小组护理干预,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疗小组的干预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采取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对于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1日-2023年1月31日期间来我院接受恶性肿瘤疾病治疗的120名病人。这些病人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60人。其中的对照组病人采取的是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的病人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组病人的心理质量进行评分,以及病人的实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的心理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护理之后实验组病人的评分指数要明显的低于常对照组的病人。并且实验组病人的整体护理满意度也要优于对照组的病人。结论,针对于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病人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的水平,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64例肿瘤患者参与本试验,病例入选时间均来自2018.3—2019.11,根据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分别开展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就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其心理健康,并提升其生活质量,此干预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时间定在2021.1月至2022.1月,从这一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化疗患者中挑选5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分别干预下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8%,P<0.05。结论:胃肠肿瘤化疗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可减少他们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满意护理人员工作,值得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肠肿瘤 化疗 不良反应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