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单克隆抗体药物自发行后,便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促进了医药行业的进步,目前主要用于体外免疫组织研究,在生物组织评估交叉反应,但试验中需要一定的质量控制标准。因此本文从试验质量标准规定出发,提出了试验的设计思路,又提出了对报告书写以及相关组织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单克隆抗体药物 组织交叉反应 试验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达雷妥尤单克隆抗体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护理措施,以供参考借鉴。方法 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达雷妥尤单克隆抗体治疗,采用不良反应术语评定标准进行评分和分级,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 总共217例次达雷妥尤单克隆抗体静脉滴注后,共发生不良反应26例次。首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74%,第2次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为2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多为1~2级,3级仅2例次(

  • 标签: 达雷妥尤单克隆抗体 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抗CD38单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次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特点及试验干扰处理措施。方法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三种介质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用DTT处理抗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处理后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测定抗-CD38抗体效价。结果5名患者经CD38单抗药物治疗后ABO血型和Rh血型为A型、CCDee 2例,B型、CcDEe 2例和O型、CcDEe 1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3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用0.2 mol/L DTT处理抗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后,抗体筛选、鉴定及主次侧配血在微柱凝胶卡法中均变为阴性。结论抗-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干扰患者的血清学试验,掩盖同种抗体的检出。因此在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应选择合适手段去除干扰并运用多种血清学试验方法排除干扰和避免抗体漏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抗-CD38单抗 DTT 交叉配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HIV诊断中应用抗体和核酸检测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明确诊断为HIV阳性的70例HI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抗体和核酸检测,针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的检查结果,总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6月期间,我院输血前患者共4098例。检查方法:微柱凝胶法。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结果显示有36例阳性,阳性率为0.8%,其中影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相关因素有既往输血史、药物史、妊娠史。结论:对有输血需求的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大幅度提升输血的安全保障性,将可能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在临床上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筛查 微柱凝胶法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诊断中抗体和核酸检测的优势。方法:抽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间在我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为艾滋病病毒阳性的14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在全部140例艾滋病毒阳性者中,艾滋病早期感染者92例、艾滋病中晚期感染者48例。全部研究对象经抗体检出129例(92.14%),经核酸检测则检出136例(97.14%),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发现无意义(P﹥0.05);在早期艾滋病感染者中,经抗体检出78例(84.78%),经核酸检测则检出88例(95.65%),组间差异较大(P﹤0.05);在中晚期艾滋病感染者中,经抗体检出47例(97.92%),经核酸检测则检出39例(81.25%),诊断准确率为,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抗体及核酸检测在艾滋病病毒诊断中均有着优质的效果,能够精确的甄别患者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是,抗体及核酸检测在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诊断中各有优势,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应合理选择检测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诊断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抗体检测 核酸检测 优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按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接种狂犬疫苗后抗体的生成情况。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小板抗体在反复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始年限:2022年7月,截止时间:2023年7月;选择于我院收治的41例反复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视为探讨组,选择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41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视为普通组。两组均行血小板抗体验。比较组间血小板抗体性质、探讨组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输血相关指标。结果:探讨组血小板抗体阴性率低于普通组,(P<0.05)二组存在统计学差异。探讨组抗体阳性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高于抗体阴性,抗体阳性输注1hCCI、输注24hCCI低于抗体阴性,(P<0.05)二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反复输血患者应用血小板抗体取得一定临床价值,及时发现血小板抗体阳性现象,可以为输血提供临床指导,建议广泛推广。

  • 标签: 血小板抗体检测 反复输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发性流产以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本院遗传室开展复发性流产检验的146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其中开展ACA检测1413例、AsAb检测170例、EMAb检测138例;并选择同期本院内无不良孕产史的健康女性(已经生育)1460例作为参照对象(纳入对照组),并控制不同检测项目的女性例数与观察组一致。比较两组三项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AsAb、EMAb、ACA检测阳性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AsAb、EMAb、ACA阳性率与复发性流产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复发性流产诊断中,AsAb、EMAb、ACA检测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筛查患者复发性流产发生原因,利于后续诊治。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抗精子抗体检测 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 抗心磷脂抗体检测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中核酸检测抗体的准确性 。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020 年我中心 HIV-1 确证的 120 例 HIV 感染患者资料进行评价, 120 例患者分别接受抗体、核酸检测,分析检测情况。 结果 : 核酸检测( 96.30% 、 79.49% )的 HIV 感染的 早期符合率高于抗体( 86.42% ),而晚期符合率低于抗体( 94.87% ),且数据均存在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HIV 感染诊断中,核酸检测更适用于早期感染患者,抗体更适用于晚期感染患者,为保证检测准确性,可联合两种 检测方法进行确证检测

  • 标签: HIV 感染 核酸检测 抗体检测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对抗环瓜氨酸抗体进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确诊患者5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6例,分别定位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上述两项指标测定结果和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上述两项指标检测结果的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在发病之后会呈现异常升高的状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的病情诊断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抗体 类风湿因子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