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近1O年胆管病例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24例胆管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根治性切除率为30.1%,(6/19),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刺为57.8%、26.3%、15.7%;姑息性切除率10.7%(2/19)),非手术组中最长生存期为9月,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组。结论外科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治疗的关犍。

  • 标签: 胆管癌 引流术 根治性切除
  • 简介:摘要: 胆管( HC )是一种罕见的胆管上皮细胞肿瘤。按照解剖部位可将胆管分为胆管胆管和远端胆管,其中胆管最常见,约占 50 %。胆管,也称为 Klatskin 肿瘤,发生在左右管汇合处。它是一种罕见的,破坏性强的,高度恶性的胆管疾病。在胆管早期,完全边缘阴性( R0 )切除比晚期更有效。在晚期,肿瘤可能接近或侵入胆管周围的主要血管结构,例如门静脉,动脉和实质。最常见的是,肿瘤侵入门静脉,极大的增加了手术切除的难度。根治性手术 R0 切除与保守治疗相比,它提供了更好的长期生存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胆管的患者在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此疾病仍然是肝胆外科医师最具难度的挑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胆管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生存期为8~30个月,胆肠内引流的生存期2-15个月。结论胆管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以根治切除疗效最佳,不能切除者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诊断方法,提高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对76例胆管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根治性切除术23例,姑息性切除20例,内引流22例,外引流11例。结果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达到98%。手术切除率56.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30.3%,姑息性切除26.3%,内引流率28.9%,外引流14.5%。手术病死率9.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生存时间根治性切除43个月、姑息性切除19个月、内引流15个月、外引流4.1个月。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管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较高。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胆管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以内引流为首选治疗方法,可明显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对胆道阻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胆管癌 诊断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10例胆管切除术的患者,从术前访视、物品准备以及术中严格执行无瘤、无菌操作等多环节护理措施的研究。结果10例胆总管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未发生并发症,且康复良好,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室护理表示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熟悉手术护理要点,掌握术中配合步骤和特殊器械的应用,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高度的责任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根治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根治切除术后切缘阳性者三维适形放疗效果。方法对34例胆管根治切除术后切缘阳性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23例接受术后放疗(S+RT组),11例未进行术后放疗(S组),S+RT组术后2-4周开始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剂量56-66GY。平均随访36个月(5-62个月)。结果放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6%65.2%47.8%和54.5%36.4%18.2%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管术后切缘阳性患者术后放疗对生存影响有显著意义。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10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胆管扩张的患者,仔细观察肝胆管内部情况并存储动态超声图像;对以上患者存储图像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Ⅰ型胆管36例,Ⅱ型14例,Ⅲa型4例,Ⅲb型2例,Ⅳ型6例,术后病理诊断78例为胆管,其中Ⅰ型胆管42例,Ⅱ型18例,Ⅲa型6例,Ⅲb型2例,Ⅳ型10例,彩超定位诊断准确率达79.5%,其中硬化型52例,外生型26例。结论彩超对胆管诊断准确率高,定位准确,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胆管癌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的超声图像特征及术前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5例超声检查时发现左右胆管扩张的患者,观察肝胆管内部情况并存储动态超声图像;患者存储图像总结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分析。结果彩超诊断Ⅰ型胆管18例,Ⅱ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1例,Ⅳ型3例,术后病理诊断39例为胆管,其中Ⅰ型胆管21例,Ⅱ型9例,Ⅲa型3例,Ⅲb型1例,Ⅳ型5例,彩超定位诊断准确率达79.5%,其中硬化型26例,外生型13例。结论彩超对胆管诊断准确率高,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胆管癌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2例胆管的分析,总结其CT表现特点,评估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分析12例经CT诊断的胆管病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8岁。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采用GEBrightspeed多排螺旋CT全部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层厚5㎜,层距5㎜。其中7例作了增强薄层扫描,层厚3㎜,层距3㎜。结果12例胆管总管5例,管分叉7例;胆管扩张12例,区肿块5例。增强扫描能更清楚显示内外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结论本病的CT表现特点是胆管及左右管明显扩张,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及区小肿块,肿块增强扫描延时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CT是检查胆管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门区 胆管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管病人的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从我科收治的胆管病人中选取30例进行分析研究,在术前和术后均做好各项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未发生一例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23.20±4.39d。结论对胆管病人进行精细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能显著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时间。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护理 术前 术后
  • 简介:目的:探究胆管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经手术切除的40例胆管组织及旁组织为实验标本,选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实验标本中PIWIL4蛋白表达情况,并探究其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胆管组织中PIWIL4蛋白阳性率60.0%,显著高于旁组织(P<0.05);胆管组织中PIWIL4蛋白表达水平均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WIL4基因在胆管组织中呈高表达,且PIWIL4蛋白表达上调在胆管中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将其作为判断胆管病情进展的主要指标之一。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PIWIL4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管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患者进行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胆管早期无特征性症状,临床上多以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就诊,可伴腹胀、纳差、皮肤瘙痒、消瘦等症状。胆管腔内发现实性肿块时,诊断较容易。肿块不明显时,需结合多种声像表现,并应仔细观察胆管阻塞端及周围血管改变。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胆管患者根治术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胆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参考组(30例),参考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胆管根治切除术围术期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激发其生存希望,对疼痛缓解及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术 围术期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胆管切除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胆管切除术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37例术后行肠外营养(PN)。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胆瘘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黄疸指数、术后体温、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EN组比PN组肠功能恢复早(P<0.05)、胆瘘发生率低(P<0.05)、术后体温恢复快(P<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胆管切除术后是安全可行的;它既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又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胆瘘发生率。

  • 标签: 胆管癌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并分析ERAS理念在胆管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面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胆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ERAS理念下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AS理念下加强胆管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ERAS理念 肝门胆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胆管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B超检查对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的诊断率高,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PTC检查可见胆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梗阻、充盈缺损或突然中断等现象,ERCP对胆总管的诊断价值略逊于PTC。CT和MRI能显示扩张的内外管外,还能分辨病变的大小、部位和性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司显示乳头附近黏膜受侵犯的征象,十二指肠液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诊断
  • 简介:目的验证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前应用抗菌药物能否降低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方法选择胆管需行ERCP治疗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7例)与对照组(71例)。试验组于ERCP治疗前30min静脉注射头孢哌酮1.0g;对照组按常规操作,不应用抗菌药物。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RCP术后,试验组胆管炎发生率为34.33%(23/67),对照组为26.76%(19/71),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52)。结论对高感染率的病种行ERCP治疗,仅通过术前单剂量应用抗菌药物来降低ERCP治疗后胆管炎发生率,效果不甚理想。

  • 标签: 肝门部胆管癌 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管炎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