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DX保存与甘油保存对人角膜基质透镜的保存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取出的中高度近视患者30例60眼的完整角膜基质透镜标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DX保存保存1 d组、DX保存保存1周组、甘油保存1 d组、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每组10个标本。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不同保存方法角膜基质透镜细胞死亡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基质透镜形态结构的完整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保存的角膜基质透镜超微结构。结果DX保存保存1 d组、DX保存保存1周组、甘油保存1 d组、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细胞死亡数分别为(53.1±14.2)、(50.8±9.8)、(70.4±13.6)、(172.8±31.7)和(182.8±14.2)个/视野,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7,P<0.05);DX保存保存1 d组与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透镜死亡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保存1 d组细胞死亡数明显少于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甘油保存1周组死亡细胞数明显多于DX保存保存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角膜基质透镜胶原纤维排列规则;DX保存保存1 d组和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较完整,甘油保存1 d组角膜基质组织水肿,细胞核裸露,随着甘油保存时间的延长,组织内胶原纤维逐渐变疏松。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DX保存保存1 d组和DX保存保存1周组角膜基质组织紧密,胶原纤维致密,细胞核完整;甘油保存1周组细胞分布稀疏,细胞结构不完整,甘油保存2周组细胞分布明显稀疏,细胞结构破坏。结论人角膜基质透镜用DX保存保存1周可有效保存角膜基质组织和维持细胞结构。DX保存对角膜基质透镜的保存效果优于甘油保存

  • 标签: 激光角膜手术 组织供体 角膜基质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角膜基质透镜 DX保存液 甘油保存液
  • 简介:摘要扩大标准供肝是缓解目前移植供肝短缺的重要举措,但由此产生移植术后并发症增加及移植物存活率下降,促使供肝质量优化方式诞生及发展。尤其是机械灌注的发展,对改善供器官质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器官保存的研发尤为重要,本文就供肝低温保存的发展历程及具体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移植 器官保存 持续低温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保存温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制剂中干细胞存活率指标的影响,为干细胞制剂的保存与运输提供合理的温控建议。方法新鲜脐带取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华兴医院行剖宫产的健康胎儿,均由产妇自愿捐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分离hUC-MSCs后进行培养并传代及制剂制备,之后在4 ℃、10 ℃~15 ℃、25 ℃、37 ℃温度下对细胞存活率进行测定。不同保存温度下各组间细胞存活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细胞传代到第5代时,流式鉴定显示CD73、CD105和CD90阳性表达达到95%以上,CD45、CD34、CD14、CD19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在0~1%。细胞三向分化能力呈阳性。在25 ℃保存温度下,放置10 h时,细胞活率为86.61%,与保存在4 ℃、10 ℃~15 ℃温度比较,细胞活率下降较快(t=3.065,P<0.01)。在37 ℃保存温度下,放置4 h时,细胞活率为84.92%,细胞活率下降速度最快(t=5.178,P<0.01)。结论hUC-MSCs制剂的适宜保存温度为4 ℃~15 ℃,该温度下的最长保存时间为10 h。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制剂 保存温度 细胞存活率 长距离运输
  • 简介:摘要在卵母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冷冻保护剂的高毒性及其高渗透性,常造成卵母细胞内的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特别是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增加。褪黑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及自由基清除剂,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和细胞信号转导,显著降低卵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同时也发挥清除细胞内自由基的作用,实现冻融过程中抑制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减轻卵母细胞在冷冻保存过程中的低温损伤,最终提高冷冻卵子的囊胚形成率及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褪黑素应用于卵母细胞冷冻对于女性生育力保存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褪黑素在卵母细胞冷冻过程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褪黑素 卵母细胞 冷冻保存
  • 简介:摘要脑脊髓(CSF)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为CSF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技术可获取CSF中单个细胞的表达谱,有利于CSF中细胞类群和异质性的研究以及低丰度细胞的发现。近年来CSF单细胞测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感染性疾病、神经炎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膜转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脊髓液 单细胞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种不同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八种商业化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分别将新冠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和禽流感病毒样本加入保存中,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在保存温度为24 ℃和37 ℃条件下,保存时间为0 h、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提取各保存中的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逆转录数字PCR方法(RT-d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四种商业化病毒保存A、E、G、H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明显。另外四种保存保护效果较差:保存B和C在37 ℃条件下12 h后保存效果变差,保存D的保存效果在24 ℃和37 ℃下6 h后均明显减弱;保存F对病毒核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病毒保存的保护效果差会导致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建议开展核酸检测时对使用的病毒保护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病毒保存液 禽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假病毒标准物质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数字PCR
  • 简介:摘要实体器官移植保存受到污染是受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潜在因素,病原体可通过保存转移至受者体内,从而造成感染。对器官移植保存培养阳性与受者术后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指导。

  • 标签: 器官移植 保存液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标本均行细胞蜡块制作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学标本由2名及以上经验丰富的组织病理学医生阅片后给出病理报告;细胞学样本首先由初级细胞学诊断医生阅片进行初筛,再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阅片,结合临床症状给予细胞学病理报告。结果细胞学HE染色鳞癌多大小形状不等,单个散在,可呈多边形、圆形,染色质均匀分布,核仁不明显;细胞学HE染色腺癌常聚集成实性团,胞质丰富,细胞大小规律,细胞核多呈圆形,染色质较细,并且核仁较明显;细胞学HE染色小细胞癌多松散聚集成堆,胞质稀少如裸核状,核深染,部分带棱角或呈短梭形。细胞学制片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传统涂片(χ2=4.874、4.512,均P<0.05)。细胞学制片鳞癌阳性率(72.88%)和腺癌阳性率(85.29%)高于传统制片(54.24%和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6.031,P<0.05);而两组小细胞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P>0.05)。细胞学制片Ⅰa期阳性率(86.48%)高于传统制片(6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P<0.05);而两组Ⅰb期阳性率和Ⅱa期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癌症早期检测 支气管镜检查 细胞学技术 敏感性与特异性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1例54岁男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接受甲钴胺、艾地苯醌、辅酶Q10等治疗,治疗1周后因患者双上肢无力,胸闷、憋气等无明显改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胞磷胆碱钠胶囊及维生素E胶丸。使用依达拉奉注射第10天,患者出现头颈部出汗增多,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25,中性粒细胞计数0.4×109/L,考虑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能与依达拉奉有关。停用该药,其他药物继续应用,同时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150 μg皮下注射1次。2 d后复查,白细胞计数9.6×109/L,中性粒细胞0.72,中性粒细胞计数6.9×109/L。

  • 标签: 自由基清除剂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减少 依达拉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组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ovarian tissue oocyte-in vitro maturation,OTO-IVM)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行卵巢组织冷冻(ovarian tissue cryopreservation,OTC)并同时行OTO-IVM的27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OTO-IVM的临床结局,包括成熟卵母细胞数、成熟率、成熟时间;IVM来源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和胚胎发育情况;探讨卵巢组织获取前短期使用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在OTO-IVM中的应用。结果81.48%(22/27)的患者至少有1枚卵母细胞成熟,成熟卵母细胞中位数为3.00 (1.50,7.00)枚,成熟率为38.81%(104/268)。4.85%(13/268)的卵母细胞在24 h内成熟,14.93%(40/268)在24~36 h之间成熟,16.79%(45/268)在36~48 h之间成熟,仅有2.24%(6/268)卵母细胞在48 h后成熟。4例患者的41枚卵母细胞行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授精,受精率为85.37%(35/41),卵裂率为94.29%(33/35),可利用胚胎率为54.29%(19/35),优质胚胎率为34.29%(12/35)。术前短暂使用Gn患者的IVM率63.16%(48/76)显著高于未使用者[29.17%(56/192),P<0.001]。结论OTO-IVM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卵母细胞与胚胎,可作为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的补充方法。卵巢组织获取前短暂使用Gn可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由于样本量尚少,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Gn在OTO-IVM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恶性肿瘤 生育力保存 卵巢组织冷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保存期末的凝血因子活性及血栓弹力图(TEG),为指导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提供参考。方法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日照市中心血站采集的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为研究对象。去白细胞血小板采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及其配套管路耗材采集。分别于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保存前、(22±2)℃振荡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对其血小板计数、FⅧ活性、FⅨ活性和TEG进行检测。对以上指标3个不同保存时间点的总体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研究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0.8±0.5)×1011/L、(8.7±1.1)×1011/L、(8.2±1.5)×1011/L,FⅧ活性分别为(105.9±38.2)%、(57.2±22.4)%、(30.5±17.5)%,FⅨ活性分别为(97.8±27.5)%、(54.9±19.7)%、(38.4±12.4)%。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上述3项指标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90,P<0.001;F=126.16,P<0.001;F=141.04,P<0.001);保存第5天与保存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10.52,P<0.001;LSD-t=10.13,P<0.001;LSD-t=11.76,P<0.001),保存第7天与第5天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2.34,P=0.020;LSD-t=5.53,P<0.001;LSD-t=4.50,P<0.001)。② 65人份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前、保存第5天和第7天时,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依次分别为(8.8±0.5)min、(14.1±0.7)min、(16.1±0.6)min,(1.7±0.1)min、(1.8±0.5)min、(1.9±0.6)min,(69.7±3.4)°、(69.1±1.8)°、(69.2±2.6)°,(86.7±2.6)mm、(82.2±3.1)mm、(80.5±3.3)mm;R值、K值、MA值分别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 522.59,P<0.001;F=3.15,P=0.045;F=73.42,P<0.001)。其中,保存第5天与保存前比较,R值显著升高,MA值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49.90,P<0.001;LSD-t=8.51,P<0.001);保存第7天与第5天比较,R值亦显著升高,MA值亦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t=18.83,P<0.001;LSD-t=3.22,P=0.002)。结论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于保存期末,即(22±2)℃振荡保存第5天时,其凝血活性成分明显损耗,凝血功能有所下降。临床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时,应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使用不同保存期的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 标签: 血小板去除法 血液凝固因子 因子Ⅷ 因子Ⅸ 血栓弹力描记术 血小板输注 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阴道细胞学假阴性诊断的可能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测的灵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宫颈/阴道细胞学标本检测结果,将6个月内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或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2及以上病变,且细胞学检测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NILM)视为细胞学假阴性。细胞学假阴性涂片的复阅,由2位高年资(主治以上)细胞学医师共同完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评估年龄、病变位点、病变程度3个因素对细胞学检测假阴性诊断的影响,并结合复阅结果分析假阴性诊断不一致的原因。结果1 009例CIN2+和VAIN2+病变中,180例(17.8%)细胞学结果为NILM。复阅涂片后,123例(68.3%)判读为NILM;57例(31.7%)判读为细胞学异常。患者年龄≤30岁组的假阴性率最高(20.8%),其风险是31~60岁年龄组的8.85倍(P<0.001),是年龄≥60岁组的9.26倍(P<0.001)。以宫颈多点病变为参照,宫颈息肉或宫颈管内病变的细胞学假阴性率最高为50.0%;阴道壁或阴道断蒂的假阴性率为13.0%;宫颈单点病变的假阴性率为22.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原位腺癌的假阴性率为13.7%,恶性肿瘤的假阴性率为3.9%。复阅结果为细胞学异常病例,细胞类型以中表层鳞状细胞(38.6%)及外底层鳞状细胞(24.6%)异常为主,异常细胞全部散在分布最常见(59.7%),涂片中异常细胞数量<10个多见(31.6%),核增大浅染常见(42.2%),背景有炎性病变或伴角化性改变最多见(59.7%)。结论患者的年龄、病变位点和病变程度等因素可导致细胞学假阴性诊断的发生,总结取样经验和提升取样技巧,将有利于减少假阴性病例的发生。细胞学阅片医师更加细致地鉴别涂片中一些轻微异常形态学的改变,不断积累阅片经验,将有助于减少假阴性诊断的发生。

  • 标签: 假阴性反应 宫颈肿瘤 癌前状态 液基细胞学
  • 作者: 范林 高芳 付贞 熊艳 兰佳男 叶啟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滨州市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滨州 256610,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 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 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13
  • 简介:摘要为缓解供肝短缺、降低肝移植等待患者名单的死亡率,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边缘供肝,如脂肪变性供肝。脂肪供肝耐受力差,常导致移植肝原发性无功能、早期功能不良、移植后血管和胆道并发症。部分研究表明,在严格筛选受者的前提下,中度和重度大泡型脂肪供肝可用于移植。本文主要总结各项技术,如静脉系统氧合、低温携氧灌注、亚常温机械灌注、常温机械灌注脂肪供肝保存效果,提升供肝质量以及脂肪变性供肝移植前景。

  • 标签: 肝移植 脂肪供肝 保存方式 机械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多形核细胞(polymorphonuclear cells,PMN)比例的变化趋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1年7月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9例(92膝)患者,男13例(20膝)、女46例(72膝),年龄(65.17±7.49)岁(范围48~79岁),体质指数(27.64±3.74)kg/m2(范围17~36 kg/m2)。单膝26例,双膝33例;左侧46膝,右侧46膝;诊断为骨关节炎54例(84膝),类风湿关节炎5例(8膝)。患者住院后均未使用抗生素,术前30 min、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检测术中(反映术前正常水平)、术后第2、5和35天关节WBC计数和PMN比例,分析其变化规律。术中取切开关节囊后未混血的关节,术后第2、5和35天以髌骨外上缘为穿刺点抽取关节。研究终点为诊断为急性假体周围感染或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完成90 d的随访。结果术后关节WBC计数和PMN比例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术前、术后第2天、第5天、第35天关节WBC计数分别为0.222(0.100,0.567)×109/L、20.011(14.573,29.129)×109/L、6.080(3.676,8.797)×109/L、0.533(0.394,0.749)×109/L,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34,P<0.001);关节PMN比例分别为19.9%(15.0%,30.0%)、96.0%(95.0%,97.0%)、91.0%(89.0%,93.0%)、20.5%(15.6%,26.9%),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52,P<0.001);术前和术后第35天关节WBC计数与PMN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WBC计数和PMN比例短期内快速升高,然后以不同速率下降至术前水平。急性应激期(术后5 d内)参考肌肉与骨骼感染协会推荐阈值诊断感染可造成假阳性;术后第3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可作为排除早期感染的依据,关节PMN比例可能比WBC计数更具诊断价值。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滑液 白细胞计数 假体相关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对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肝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表达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15例(45.45%),对照组恢复正常6例(20.00%),两组ALT恢复正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N[(156.74±30.52)ng/ml]、HA[(179.56±25.32)ng/ml]均低于对照组[(210.58±39.42)ng/ml、(203.75±28.79)ng/ml](t值分别为18.236、12.184,均P<0.01);治疗前后两组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Th17水平及Th17/Treg均升高而Treg细胞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h17水平[(1.32±0.18)%]及Th17/Treg(0.23±0.04)高于对照组[(1.21±0.17)%、0.20±0.03](t值分别为3.201、1.087,均P<0.01),而Treg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0、IL-17、IL-6、TGF-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可改善肺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同时调节患者机体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辅助用药。

  • 标签: 肺肿瘤 肝硬化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及其条件培养对人非小细胞肺癌多倍体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采用1 μmol/L多西他赛诱导24 h后,更换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继续培养3 d,建立多倍体A549细胞模型。分离与培养hUC-MSC,制备hUC-MSC条件培养。正常培养的多倍体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条件培养培养的多倍体A549细胞为条件培养组;hUC-MSC与多倍体A549细胞共培养,细胞总数比分别为2∶1(MSC 1组)和5∶1(MSC 2组)。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8 h或72 h。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倍体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迁移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多倍体A549细胞模型,分离培养出hUC-MS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结果示,培养48 h时对照组、条件培养组、MSC 1组、MSC 2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 695±305、2 020±85、1 259±35、1 35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0,P<0.05);72 h时分别为1 052±77、1 309±24、864±201、1 103±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0,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培养48 h时对照组、条件培养组、MSC 1组、MSC 2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52±9)个、(57±12)个、(68±8)个、(75±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16,P<0.05);各实验组迁移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条件培养组、MSC 1组、MSC 2组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5.53±4.27)%、(13.77±1.75)%、(3.60±0.50)%、(2.3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36,P<0.05);条件培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 1组和MSC 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条件培养组、MSC 1组和MSC 2组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上调。结论hUC-MSC可提高多倍体A549细胞的迁移和抗凋亡能力,在化疗损伤修复过程中hUC-MSC可能会影响肿瘤细胞的存活。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培养液,条件性 癌,非小细胞肺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