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在制备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所制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痰脱落细胞的检查。对我院2013年~2014年间对患者的痰脱落细胞进行总结。痰一般性状检查,细胞形态进行分析。以细胞学为基础,在痰脱落细胞诊断肺癌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痰液脱落 细胞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保存条件与澄明度不合格的关系。方法将不同批次不同类别合格注射留样产品,取样分为三组,保证每组中均包含留样条件为常温贮存和阴凉贮存的产品各5批次,其中对照组10批次,观察组1(模拟高温天气贮存)10批次,观察组2(全部按阴凉贮存)10批次,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注射常规(根据产品要求贮存,常温产品存放于常温通风房间,阴凉产品贮存于阴凉室)保存,观察组注射按模拟高温天气或阴凉要求保存。对三组产品每月抽样检查澄明度,对检查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考察时间共6月。结果观察组2阴凉保存的注射产品,其澄明度优于对照组按规定保存产品合格比例;观察组1高温保存的产品,澄明度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按规定保存的产品。结论注射产品的保存条件,对产品澄明度影响较大,特别对于对温度和光照有要求的产品;产品至少应按其规定条件保存,在运输、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影响,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 标签: 注射液 保存条件 澄明度 产品质量
  • 简介:摘要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的介入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依据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上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由于制片的原因,致使多数病例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失败或对判读无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制片来支持。细胞学标本行电镜检查是一个好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关键性的证据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多方位和多视角地解决诊断问题是今后细胞学的课题和方向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临床查找病因、了解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目前,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仅依靠细胞形态学诊断,由于受到标本性状、制片水平、阅片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反应性间皮细胞呈现非典型性时与腺癌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交叉,鉴别时会很困难。我院应用细胞学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 液基细胞病理学检查 提高细胞学癌症分型中的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输血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红细胞输血,观察组采用去白细胞细胞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去白细胞细胞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输血 红细胞悬液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护理。方法观察35例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患者回输的不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除1例患者回输时病情变化转重症病房外,其余患者均干细胞成功植入。结论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过程风险大,需严密观察及对症处理,确保患者输入安全高效的干细胞

  • 标签: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深低温保存 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护理。方法观察35例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患者回输的不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除1例患者回输时病情变化转重症病房外,其余患者均干细胞成功植入。结论深低温保存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过程风险大,需严密观察及对症处理,确保患者输入安全高效的干细胞

  • 标签: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 深低温保存 回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移植有效冷冻保存和分离造血干细胞方法。方法采取普通、改进两种不同采血袋,采取两步离心法将脐带血的有核细胞分离、浓缩,采取常规程控降温进行冷冻,温度为-196℃的液氮之中,使用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对脐带血里CD34+细胞、造血组织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使用改进采集方法分离,红细胞、有核细胞的回收率为86.6%、45.2%,普通采集袋中为78.5%、50.2%;可见其方法可有效提高红细胞、有核细胞回收率。结论改进采集袋可有效将有核细胞的回收率提高。两步离心法、两种冷冻保存方法,可有效将保存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

  • 标签: 脐带血 分离 冷冻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技术(TCT)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1386份标本的TCT检测结果及病变者的病理学结果。结果1386例中TCT检查出宫颈鳞状细胞呈阳性者有257例(18.54%),其中ASC-US有87例(33.85%)、LSIL有74例(28.79%)、HSIL有59例(22.96%)、ASC-H有24例(9.34%),SCC有13例(5.06%),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3.10%、82.43%、89.19%、83.33%、100%。结论在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病变中应用细胞学技术具有无创、准确率高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鳞状细胞病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混悬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站制备的0.9%生理盐水混悬(保存期为24小时)和MAP红细胞保存混悬(保存期同悬浮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共计505袋进行研究分析,将两种混悬的洗涤红细胞各取24袋作为质量抽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上清蛋白含量,分析两种混悬的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两种洗涤红细胞加班制备次数;将临床供应的两种混悬的洗涤红细胞共计457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9%生理盐水组的血红蛋白含量(29.45±0.15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7±0.02g/U)均与MAP保存组血红蛋白含量(29.39±0.22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8±0.04g/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生理盐水组加班制备次数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0.9%生理盐水组的临床发放量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0.9%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与MAP红细胞保存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适应性均高,但MAP红细胞保存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加班制备次数明显较少,且制备血量逐年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混悬液 制备 洗涤红细胞 临床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宫颈细胞学(Thinprepcytologictest,TCT)检查假阴性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因各种指征行阴道镜检查患者1000例,分析镜下活检病理结果阳性而TCT阴性病例,探讨TCT假阴性原因。结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假阴性原因出血涂片占26.67%,重度炎症占23.33%,病灶与宫颈管>1cm占20.00%,无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占13.33%,细胞量<40%占10.00%,医师误诊6.67%。结论影响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因素较多,提升临床医师诊断水平,规范各个环节操作行为,对可疑病例进行复查,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宫颈疾病 液基细胞学 假阴性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活检病理与细胞学结果间相关性。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7例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根据宫颈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和细胞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77例患者中5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涂片阳性,其中ASC-US的患者比例6.5%、ASC-H患者比例9.1%、HSIL患者比例2.5%、ISIL患者比例2.5%、AGC患者比例3.9%。经过宫颈活检病理结果可知,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5例,AGC患者7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基本吻合。结论宫颈活检与细胞学检测效果比较明显,能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进行诊断,将两种检测技术联合应用,优势更显著,能及时发现原位或者上皮细胞的异常现象。

  • 标签: 宫颈活检病理 液基细胞学 检查形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涂片和基薄层细胞制片在宫颈脱落细胞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以寻求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最好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传统涂片的4513例和3777例行基薄层细胞制片的体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细胞学诊断采用TBS(theBethesdasystem)分类诊断系统。结果基层细胞学在良性改变和正常、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ASCUS,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方面优于传统涂片,对微生物的总体检出率不如传统涂片,但对滴虫、人类乳头瘤病毒(HPV,humanpapillomavirus)和疱疹病毒(HSV,Herpesvirushominis)的检测方面优于传统涂片。结论基薄层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上优于传统涂片。

  • 标签: 传统涂片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分类诊断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宫颈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和巴氏涂片(CS)对宫颈病变的检查效果,探讨T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采用TCT检查的1605例患者和采用CS检查的973例患者的检查资料,分析检查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符合率。结果在1605例TCT检查结果中,阳性202例;在973例CS细胞检查结果中,阳性有202例;分别占检查组患者的12.59%和20.76%;两组符合率比较表明,TCT组CINII以上的结果高于CS组约4.12(?),TCT检查组结果明显更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医院要可根据自身实际使用。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 宫颈细胞巴氏涂片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且经阴道镜下宫颈活体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为宫颈病变的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先行传统巴氏涂片检查,后行TCT检查,对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在上皮细胞异常检出率上,TCT检查检出率为98.50%,显著高于巴氏涂片检查的81.50%(P<0.05);TCT检查涂片质量不满意显著低于巴氏涂片检查(P<0.05)。结论将TCT检查应用于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可促进病变检出率得到有效提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疗效及预后的提高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对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做TCT检查的2644例采用TBS诊断报告系统进行诊断,对不明确的非典型磷状细胞(ASC-US)以上患者进行统计,并同时对部分病例进行组织学对比验证。结果ASC-US108例占4.08%,ASC-H26例占0.98%,LSIL27例占1.02%,HSIL11例占0.41%,AGC6例,占0.23%,SCC1例,占0.04%。对48例细胞学异常病例进行了组织学检查,TCT检出明确诊断HSIL-H和SCC12例,其中11例与组织学检查相符合,两者的符合率为91.67%(11/12).结论TCT检查有效的用于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它可提高异常细胞的检出率。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TBS诊断系统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350例受检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tct技术,诊断按tbs标准。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350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达83.1%,其中良性病变228例(占65.1%),宫颈上皮内病变78例(占22.3%),对78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3.3%。结论tct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TCT) 宫颈癌 上皮细胞病变 446tb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层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意义。方法于2009年5月~2010年10月我院对3312例患者行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将细胞学检查阳性者303例与活检病理作对照,以观察薄层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价值。结果1、TCT阳性患者中,35岁以下占22.83%,年轻人占较大比例。2、TCT阳性检出率9.15%,大大高于巴氏涂片。3、薄层细胞学存在漏检及假阳性病例。结论1、年轻妇女宫颈病变发生率较高。2、TCT技术的广泛应用能使宫颈疾病得到早期的诊断与治疗。3、薄层细胞学检查存在漏诊率。

  • 标签: 液基细胞学(TCT) 宫颈病变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