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尽管其优于透析,但持续存在的器官短缺仍然是一个主要缺点。从扩大标准捐献者(extendedcriteriadonors,ECD)和心脏死亡捐献者(donatedaftercirculatorydeathdonors,DCD)中获得移植物可以增加供体库的来源。尽管边缘移植物的移植表现出可喜的结果,但已有部分报道原发性无功能增加,移植物功能延迟以及移植物存活率降低。由静态冷保存(staticcoldstorage,SCS)引起的冷缺血性损伤是预后不良的重要风险因素。

  • 标签: 机械灌注 SCS 移植肾 DGF HMP NMP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随着我国肝移植事业的不断发展,供肝短缺、质量参差不齐及保存运输技术落后等诸多问题逐渐凸显。近年来,新一代器官保存运输技术常温机械灌注逐渐得到发展,同时在修复扩大标准供肝、评估供肝质量、体外干预治疗等方面展现出不凡的优势,将对肝移植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肝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 作者: 张诗辰 姚翰林 杨志坚 叶啟发 王彦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04期
  • 机构:43007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71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10013 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大鼠卵巢体外低温机械灌注(HMP)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方法26只雌性8~10周龄SD大鼠,供体组、受体组、正常对照组和卵巢摘除组各6只,另有2只大鼠HMP结束后留取卵巢标本以备检测。供体组和取材大鼠获取卵巢和肾脏后置于0~4 ℃林格氏液中保存2 h,再行HMP 2 h。供体组大鼠卵巢组织HMP结束后移植至受体组大鼠左肾包膜下,移植7 d后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同时获取移植卵巢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及Ki67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卵巢摘除组和受体组大鼠血清AMH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受体组卵泡计数以及Ki67和CD3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HMP后的卵巢组织血管未见明显扩张,受体组大鼠移植7 d后的卵巢组织卵泡结构完整,成熟卵泡数为(7.0±0.6)个,低于正常对照组(26.3±3.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3,P<0.05)。受体组血清AMH为(4.63±0.87)ng/mL,高于卵巢摘除组(2.55±0.16)ng/mL,低于正常对照组(7.39±1.04)ng/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移植7 d后受体组大鼠卵巢组织Ki67和CD3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9.0±2.4)%和(12.3±1.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1.9±3.8)%和(12.6±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34和0.178,P均>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大鼠卵巢体外HMP模型,方法简单,可短时间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为卵巢器官保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 标签: 大鼠 卵巢移植 低温机械灌注 卵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体外循环术后灌注肺的机械通气治疗,总结护理经验,以期改善体外循环术后发生灌注肺病人的低氧血症,有效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方法我科采用机械通气加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治疗,经过严格的呼吸道护理,PEEP通气的监测,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环系统的观察等方面的积极抢救和治疗,28例患者治愈17例,治愈率67.6%,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衰竭,2例因上机时间较长家属放弃治疗,1例死于重症感染。结论机械通气加用呼吸末正压呼吸及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纠正灌注肺病人的低氧血症,提高手术病人的治愈率。

  • 标签: 灌注肺 机械通气 呼气末正压呼吸 护理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近年来,为缓解供器官短缺,边缘供肾在肾移植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对供肾保存提出了更高要求。肾脏低温携氧机械灌注(HOPE)技术具有减轻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的作用,受到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重视。本文就HOPE对供肾的作用和机制、氧合方式等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争议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移植 器官保存 机械灌注 氧合
  • 简介:摘要本文就机械灌注的发展以及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介绍,指出供器官短缺是目前移植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是机械灌注技术的出现为器官保存提供了新的视角,尤其在扩大标准供者、高风险供者及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者的应用上发挥优势,提高了供器官质量,并在扩大供体池方面体现出巨大的潜能和前景。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器官捐献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肾移植需求的增加,扩大标准供者(ECD)供肾开始应用于肾移植手术,这对供肾保存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温携氧机械灌注(NMP)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器官保存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肾脏在机体内的生理状态保存供肾。大量研究证明,NMP有修复ECD供肾质量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肾脏常温灌注在器官保存及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 标签: 肾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缺血再灌注损伤 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 纳米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温机械灌注(HMP)时肾血管阻力(RR)的影响因素及血管弹性对其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期间脑心双死亡供体(DBCD)中1例左肾肾小球和肾血管通畅,右肾血管阻塞;及另一例肾小球硬化的3例废弃肾脏进行机械灌注并检测其血管阻力,同时建立兔肾间质纤维化(RIF)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获取肾脏后进行机械灌注,观察灌注前各组的组织形态及记录灌注后血清肌酐值、RR和流量值的改变并探讨肾血管阻力的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的比较。结果废弃的3个肾脏在低温机械灌注12 h后,血管通畅和肾小球硬化的肾血管阻力明显低于血管阻塞的废肾[0.25 mmHg/(ml·min)比0.80 mmHg/(ml·min),0.40 mmHg/(ml·min)比0.80 mmHg/(ml·min)]。在动物模型中,出现肾间质纤维化和急性肾衰竭的兔肾血管阻力显著低于添加去甲肾上腺素的兔肾[(1.830±0.020) mmHg/(ml·min)比(2.000±0.010) mmHg/(ml·min),(1.830±0.020) mmHg/(ml·min)比(2.000±0.010) mmHg/(ml·min),t=13.17、13.17,P<0.05]。结论良好的血管弹性可以减轻低温机械灌注时的肾血管阻力。

  • 标签: 肾脏移植 血管阻力 指标 血管弹性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是世界肝移植第二大国,为解决供肝短缺的瓶颈问题,扩大标准供肝的修复和功能提升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面向未来,基于医工信交叉融合创新平台,探求干细胞命运调控、器官修复与组织再生的基础理论突破,开展全国多中心、引领性的临床研究至关重要。由此,笔者综合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最新研究成果及临床经验,基于“机械灌注+”的新理念,探索多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纳米靶向递送技术等与传统机械灌注技术相结合的新模式,以期实现实时、无创、智能化的供肝质量评估和检测,建立扩大标准供肝修复与功能提升的技术新体系,安全、有效地拓展供肝来源,降低移植后并发症风险,改善受者预后,从而推动我国肝移植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 标签: 普通外科 肝移植 扩大标准供肝 机械灌注 器官保存
  • 作者: 徐玮晨 周大为 梁峻滔 叶啟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肝胆疾病研究院,武汉大学移植医学中心,国家人体捐献器官获取质量控制中心,移植医学技术湖北省 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天然高分子生物肝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天然高分子基医用材料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1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肝常温机械灌注(NMP)的相关临床研究和其作为供肝评价工具、肝损伤及治疗平台和胰岛移植研究平台的应用价值,以期明确肝NMP系统在肝移植中的使用现状并进一步扩大肝NMP系统在其他领域应用价值,提出其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器官移植 肝移植 常温机械灌注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最新文献,对机械灌注在移植肾保存及器官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景进行综述。机械灌注除了在保存供肾及评估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外,还在修复边缘供肾、提高供肾质量、降低移植肾功能延迟(DGF)以及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NF)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此外,机械灌注作为一个独特的器官研究平台,在新兴器官医学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肾移植 机械灌注 器官修复 器官评估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建筑业的发展也随之成为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点项目,科学技术的进步又进一步带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机器代替了传统的建筑施工全靠人力的模式,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改善了施工效率,成为建筑业增加收益的主要来源,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机械成孔灌注桩技术进行的讨论和分析主要包括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施工方法。本文就是针对建筑施工中的机械成孔灌注桩技术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对于提高我国建筑施工机械成孔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建筑施工 机械成孔 灌注桩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械成孔灌注桩的特点以及施工要点,并结合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探讨,最后总结钻孔灌注桩孔桩施工质量控制应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控制各个关键环节重点控制,旨在为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机械成孔,灌注桩,质量控制,钢筋笼吊装,清孔,水下混凝土浇筑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加速,深基础施工在众多的工程项目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经典的深基础施工方法,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的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结合地条件及施工现场地理环境,并提出相应的钻孔机械设备的选择,旨在为实际工程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钻孔灌注桩 深基础 施工技术 地质条件 承载能力
  • 简介:[摘要] 桩基是建筑工程基础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和使用寿命,增强施工质量极为重要。如未能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可能会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多个质量隐患,对后续施工和使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桩基工程在建筑工程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备受关注,并且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研究。鉴于灌注桩施工工艺的连贯性良好,先前工序的施工对最终工序的质量产生关键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为了提升建设水平,需要加强对各工艺技术的管理,并且实施施工监理,以保障施工质量达到要求。为了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应当积极改变管理理念,并加大对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本研究的目的是改善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应用,提高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 标签: [] 旋挖桩 机械成孔灌注桩 应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跟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各种相关技术层出不穷。现阶段跟着科学相关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相关技术以其特有的优越性得到遍及使用。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机械成孔灌注桩施工流程、相关技术关键、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其防治进行了讨论,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建筑施工 机械成孔 灌注桩 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发展十分迅速,其不仅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而且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而机械成孔灌注技术是一项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其对土建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并可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进行土建工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将机械灌注施工技术有效的应用于施工中,并根据施工的实际地层特点选择合适有效的钻孔机器,进而使土建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 标签: 土建 施工 机械 成孔灌注桩 施工方法
  • 简介:摘要机械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进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建施工质量。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在隐蔽工程中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技术,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有效观察。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土木工程质量,进一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更有效的措施。

  • 标签: 土建 机械成孔灌注施工 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对临床弃肾的长时间保存的价值及修复作用。方法收集1例临床弃用供肾,用回收血液对其进行体外持续NMP 9 h,记录此过程中肾脏外观、灌注液前后血气和生化以及肾脏病理的动态变化。结果NMP的第2~5小时,肾脏外观呈现粉红色,体外NMP评分(ex vivo normothermic perfusion assessment score,EVNP)为Ⅰ级;第6小时及之后,肾脏外观呈现暗红色,EVNP为Ⅲ级。NMP的前6 h,肾灌注血流量都能很好地维持150 ml/min以上;而第6小时之后,肾灌注流量大幅度降低,到结束时,肾灌注流量仅为50 ml/min。灌注的整个过程中,尿量均能维持在100 ml/h左右。在灌注的前5 h PO2都能保持100 mmHg以上,从第6小时开始,PO2已经下降至人体正常生理值(80 mmHg)且持续下降,至灌注结束时PO2已经接近0 mmHg。在NMP的前5 h,血液和尿液中的K+浓度变化有着很好的一致性,但乳酸水平却一直在不断上升。此外,病理结果发现,灌注第4小时与灌注前零点穿刺的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改变,并且肾小球内的纤维素性血栓较灌注前有所改善;而灌注第6小时和灌注结束前肾组织病理较之前有明显的恶化,肾小球血管内有大量的血栓形成,同时出现了肾小管萎缩和肾小管急性坏死。结论NMP可以实现对扩大标准供体供肾移植前的评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NMP在肾脏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其修复潜能。同时,NMP也为扩大供肾来源和体外器官预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 标签: 肾移植 血液灌注 器官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 扩大标准供肾
  • 简介:摘要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为弥补供者器官的短缺,扩大标准供者供肾的使用比例,明显影响肾移植的近期和远期疗效,CO2、H2S等治疗性气体、基因、干细胞和纳米颗粒在修复损伤、抗炎以及治疗免疫排斥等方面的优势受到关注。但是全身给药后到达靶器官的能力差,疗效不佳,在目前广泛使用的低温器官保存条件下难以实施以及无法评估治疗效果等问题限制了上述治疗的应用。常温机械灌注(NMP)技术为这些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平台,为修复供肾损伤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NMP作为治疗平台的最新基础研究进展。

  • 标签: 肾移植 常温 机械灌注 基因治疗 干细胞 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