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慢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分别为(2.85±0.63)L、(2.93±0.75)L、(86.07±5.89)L;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慢阻肺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养阴清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慢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前的25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并纳入对照组,2019年1月后联合养阴清汤的2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3周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100.00% vs 76.00%),临床症状中的喘息持续时间、啰音持续时间及咳嗽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养阴清肺汤 西药 联合治疗 老年慢阻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在慢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优越性。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慢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联合康复治疗。将两组的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6min步行距离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VC、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动脉氧气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患者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患者功能及血气分析的改善,提高运动耐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慢阻肺 肺康复治疗 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相比较,来探讨和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理论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6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之间,选取对象为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稳定期患者,随机性的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30例,采用抽签的方式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临床护理,护理方式分别为基础护理和康复护理。通过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相比较,来探讨和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实施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指标更优,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两组组间比较可得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炎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阻肺稳定期 肺康复护理 肺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本院于2020年01月-2021年03月纳入的60例老年慢阻患者依照随机分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性康复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老年慢阻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阻缓解期患者行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收治的慢阻缓解期患者9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功能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各项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65.47±3.52)%、FEV1/FVC(73.66±3.62)%、6MWT(433.68±35.57)m,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25±3.04)%、(67.00±3.33)%、(385.33±28.75)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缓解期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康复训练护理方法,能促进患者功能的有效改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慢阻肺缓解期 肺康复训练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对住院老年慢阻护理的作用;方法:研究选取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综合性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性肺康复护理 住院老年患者 慢阻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给予高龄慢阻患者全面功能康复护理对其通气指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全面功能康复护理。结果:2组护理前FVC、PEF、FEV1相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SF-36评分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慢阻患者全面功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通气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阻肺 高龄患者 全面肺功能康复护理 肺通气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8例肺炎患者,其中细菌性肺炎48例,非细菌性肺炎40例,另选取同期40例非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BALF中HBP、降钙素原和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肺炎患者BALF中HBP、IL-6水平均较非细菌性肺炎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ALF中HBP和白细胞介素-6(IL-6)诊断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930、0.893,敏感度分别为88.5%、82.7%,特异度分别为92.5%、92.5%,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942,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95.0%。BALF中HBP、IL-6检测鉴别诊断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890、0.777,敏感度分别为80.8%、71.2%,特异度分别为91.7%、75.0%,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902,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79.2%。结论BALF中HBP及IL-6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二者联合检测临床诊断效能更优。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炎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群落差异等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回顾性研究方法采集9例肺炎型肺癌、11例结节型(最大径≤3 cm)早期肺癌患者与7例健康人的BALF,提取BALF菌群的总DNA,经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高通量二代测序(NGS)分析后,分析微生物菌群分数量及分布特征,并比较肺炎型、结节型肺癌患者及对照组3组间BALF中微生物菌群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肺炎型肺癌诊断预测价值。结果肺炎型组患者BALF中中位细菌序列数量为9 235(3 498,30 743),高于对照组[382(98,2 508)]及结节型组[486(96,780)](P值均=0.001);中位细菌菌种种类肺炎型组[9(6.5,10.5)]高于对照组[2(2,6)]及结节型组[4(2,7)],肺炎型组较对照组和结节型组细菌菌种增多(P=0.015及P=0.021);肺炎型组中肺炎链球菌属、普雷沃菌属的检出阳性率(9/9,100.0%)、(8/9,88.9%),均高于对照组(3/7,42.9%)、(2/7,28.6%)及结节型组(4/11,36.4%)、(4/11,36.4%)(P值均<0.05);肺炎型组检出占优势菌黑普雷沃菌8例(8/9,88.9%),较结节型组3例(3/11,27.3%)及对照组1例(1/7,14.3%)优势患者占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产黑普雷沃菌序列数为2 392(521.3,11 715)高于对照组(219)及结节型组[48(9,498)](P值均<0.05)。以普雷沃菌属序列数占比为37.3%或产黑普雷沃菌序列数263为临界值,预测肺炎型肺癌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663,1.000,P=0.004 7)和0.92(0.785,1.000,P=0.000 5)。结论肺炎型肺癌患者下呼吸道微生物菌属菌种、数量较健康人复杂,微生物菌群种群分布与局部早期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其中以普雷沃菌属及产黑普雷沃细菌分布较为普遍,占明显优势,普雷沃菌属占比及产黑普雷沃细菌序列数对肺炎型肺癌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预测价值。

  • 标签: 肺肿瘤 肺炎 序列分析,蛋白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微生物菌群 普雷沃菌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 HBP)检测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8例肺炎患者,其中细菌性肺炎48例,非细菌性肺炎40例,另选取同期40例非感染性肺部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BALF中HBP、降钙素原和IL-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指标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肺炎患者BALF中HBP、IL-6水平均较非细菌性肺炎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ALF中HBP和白细胞介素-6(IL-6)诊断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930、0.893,敏感度分别为88.5%、82.7%,特异度分别为92.5%、92.5%,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942,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95.0%。BALF中HBP、IL-6检测鉴别诊断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890、0.777,敏感度分别为80.8%、71.2%,特异度分别为91.7%、75.0%,二者联合检测AUC为0.902,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79.2%。结论BALF中HBP及IL-6检测对细菌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二者联合检测临床诊断效能更优。

  • 标签: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炎 肝素结合蛋白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镇静为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在儿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的200例患儿为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镇静为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T2、T3、T4、T5时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aCO2、HR均低于对照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镇静为目标导向的护理干预能够维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 标签: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镇静为目标导向 护理干预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集束化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8例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分组,各39例,均对其实施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对患儿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后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及一秒率(FEV1/FVC)的变化情况、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1个月后试验组的MVV、FVC、FEV1、FEV1/FVC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发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心率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明显较短,相较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集束化护理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难愈合伤口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期间护理干预的实践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取自我院40例骨科难愈合伤口病例,入院登记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患者均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持续灌洗治疗,展开病例抽签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主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以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护理干预后,该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创面愈合时间较快,VAS所测分值较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较大优势,(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持续灌洗 骨科难愈合伤口 临床护理路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号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化痰和吸痰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子支气管镜下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结合肺泡灌洗治疗法,可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重症肺部感染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疗法改善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8年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包含健康指导、氧疗、呼吸生理治疗和运动训练的康复疗法。于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估,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2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百分比(FEV1%),并分别采用6 min步行训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比浊法评估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L、FEV1%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CRP、IL-6、TNF-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Q评分总分和情感、疲劳、喘息、病情控制能力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疗法可有效地改善COPD患者的功能指标、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

  • 标签: 肺康复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能力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性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本院150例间质性疾病稳定期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更高,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间质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阻急性发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慢阻治疗的患者共8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氧疗、止咳和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配合加味升陷苓桂术甘汤进行治疗,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于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两组数值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整体功能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30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稳定期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治疗,观察两组功能、运动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