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直肠癌发病率的逐渐上升,要做永久性结肠的病人日益增多,是外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由于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对其本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者的护理及社会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肠造口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我科行的病人96例,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更换口袋产生的费用、更换口袋次数。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更换口袋产生的费用、更换口袋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标签: 肠造口 集束化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面对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精准护理也必将成为趋势。有研究者提出,精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针对合适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实践,应用在症状学、慢性病管理、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可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自我管理方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效果。患者因排泄方式改变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生活质量较低。鉴此,笔者对39例永久性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精准护理 自我效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患者电话咨询情况,为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开通24h电话咨询热线,由专人负责接受患者主动电话咨询,统计分析190例(300频次)电话咨询患者的年龄、时间、咨询内容等项目。结果68.4%电话咨询为61~80岁患者;术后1年内患者电话咨询频次较高(占80.0%)。咨询内容主要为用品信息、周围皮肤、排泄物渗漏、心理和日常生活问题。结论患者出院后有较多护理问题需要解决。根据患者电话咨询常见问题,充实健康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延伸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 标签: 肠造口术 电话咨询 健康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选入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0例,采用抽签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35,延续护理)与对照组(n=35,基础护理),分析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延续护理法,有助于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与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肠造口 延续护理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直肠癌结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使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V4.0)中版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失眠、疼痛、疲劳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等方面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肠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对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0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的负面心理通过相应的干预后,恢复了健康的心态,促进了身体的恢复。结论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心理分析 应对护理
  • 简介:【摘要】数据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提升,恶性肿瘤的致病因显著增加,其中结直肠肿瘤患者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手术是较为普遍的结直肠肿瘤治疗手段,但是手术会带来并发症风险。为此,需尽早采取预防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缓解患者痛苦感。基于此,文章将并发症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阐述护理干预工作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肠造口 并发症 护理干预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湿性愈合敷料在瘘术后并切口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29例接受干性传统敷料的设为对照组,其余29例接受湿性敷料的设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而对照组时间较长,对比结果(p

  • 标签: 湿性愈合敷料 肠造瘘 肠造口 切口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接受瘘手术治疗的患儿护理干预中,给予患儿改良式口袋粘贴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58例接受瘘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相关对象,所有患儿在术后需要接受口袋护理,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患儿接受常规口袋粘贴,研究组患儿则需要接受改良口袋粘贴处理,对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传统组患儿,且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传统组,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瘘术后患儿的护理当中,对口袋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肠造瘘术 满意度 粘贴 造口袋 改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口径相差悬殊的先天性闭锁使用提吊式术后对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38例新生儿闭锁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3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普通手术组(15例)和提吊式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提吊式组患儿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2)d、(6±3.2)d、(12±4.1)d,较普通手术组患儿(13±2.8)d、(12±2.8)d、(18±4.3)d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普通手术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后再次行吻合,预后良好;提吊式组出现拔管时断管1例,1 d后自行排出。结论吻合口径相差悬殊的先天性闭锁患儿使用提吊式有利于患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闭锁 新生儿 肠造口术
  • 简介:作为结直肠吻合口的预防性,袢式回肠与横结肠均可有效地转流粪便,减少吻合口漏所带来的危害,适用于具有高吻合口漏风险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患者,特别是接受新辅助治疗者。两种各有利弊。本文总结了关于这两种的大部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袢式横结肠术后的并发症率相对较高,主要包括脱垂、旁疝、伤口感染、还纳术后切口疝等。袢式回肠的主要缺点是高排便量、脱水以及术后肠梗阻风险。另一方面,由于部位等原因,袢式横结肠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结直肠减压,更适用于无法进行肠道准备如急诊手术等情况。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或可有效地减少脱垂等并发症,充分发挥袢式横结肠的优势。

  • 标签: 结肠造口术 回肠造口术 直肠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按照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康复状况。结果对照组引流管管理、胃管管理、早期经进食、早期下床活动、限制补液合格率分别为42.55%、70.21%、48.94%、44.68%、40.43%,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9.17%、93.75%、95.83%、85.42%、81.25%(χ2=9.25、10.26、8.89、7.32、9.51,均P < 0.001);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3.12±1.09)d,明显长于观察组的(2.42±1.13)d(t=6.93,P < 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12)。结论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技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造口术 围手术期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 健康教育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对患者自护能力、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30例,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护能力、健康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规范其健康行为,以此保证疗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自护能力 肠造口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