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卒中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肺炎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

  • 标签: 脑血管意外/护理 肺炎/预防和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362例(其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患者132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感染有132例,感染率为36.46%;机械通气发生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年龄≥65岁,与相对应的项目比较,P均〈0.001;132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18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29株(70.49%),革兰氏阳性菌30株(16.39%),真菌24株(13.11%),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与其他菌株比较,P〈0.05.药敏监测,除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个别耐药)等药品不耐药外,对其他药品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结论本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几率较高,主要感染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 简介:摘要临床治疗中进行机械通气,成为重症医学领域生命支持的主要措施,但机械通气治疗会导致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ed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明显增加。而口腔定植菌作为引起VAP重要的致病菌,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对重症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VAP发生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口腔护理的具体方法,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口腔护理 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为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9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VAP的发生率,归纳其中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药敏情况。结果本组VAP的发生率为41.0%,病死率为31.3%。随着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的延长,VAP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1.8%,前三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8.8%。结论尽可能缩短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有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革兰阴性菌为主是VAP的病原学特点。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龄脑卒中患者相关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防治措施。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7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是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一时期内由我院收治的,回顾性分析这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和相关肺炎情况,并对所有患者均行对症治疗,总结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结果78例患者中共有5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典型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约占总数的67.9%;痰培养检查示共有72例患者存在致病菌,约占总数的92.3%;胸部X线片检查示共有43例患者为双肺病变,约占总数的55.1%。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或好转的患者共有56例,约占总数的71.8%;治疗无效及死亡的患者共有22例,约占总数的28.2%。结论高龄脑卒中常并发相关肺炎,临床上需及早预防和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高龄脑卒中 相关性肺炎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指患者行机械通气48h以后而发生的肺部感染。VAP是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因。国外文献报道,在重症监护(ICU)病房,VAP发生率达9%~27%,死亡率高达20%~50%,在抗生素治疗不当的病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例其死亡率可达70%。现将VAP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肺炎/护理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的最新诊断和治疗进展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检索收集 VAP 诊断标准、治疗措施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标准导致 VAP 的临床诊断相对困难,有效的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 VAP 的发生率。抗感染是 VAP 治疗的关键,早期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能显著降低 VAP 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结论:目前 VAP 的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较多问题,早期诊断和有效预防非常关键。

  • 标签: VAP 诊断标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呼吸机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临床病例记录确定其是否发生VAP,主要通过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统计分析发生VAP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所有选入的患者中出现23例VAP,发生率为33.82%;单因素分析时,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年龄、呼吸机上机时间、意识状态、合并症或并发症,均与VAP的发生相关联 (P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危险因素,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照组(n = 43)和观察组(n = 43)按照随机双盲法的原则对我院86例相关病人进行分配。选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对患病者采用全面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包含定位护理,无菌护理,防治感染等。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标签: 护理干预,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呼吸机相关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以及经济负担,病情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采取有效的呼吸机相关肺炎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关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因此本文对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防治提供借鉴。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防止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26例,占比21.67%,机械通气时间为2-45天,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3.56±1.37)天。结论:通过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可以更好的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出现的概率,进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机 肺炎 发生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输入营养液成分一致,观察组采用持续24h肠内营养泵行鼻饲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50ml注射器间断推注营养液,3次/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胃内容物反流、口咽分泌物误吸、VAP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状态(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4.230,7.348,4.592,6.916,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内容物的反流率、误吸率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42,5.186,4.04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86,5.64,4.13,4.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鼻饲患者应用营养泵输注可明显降低胃内容物反流率、口咽分泌物误吸率,降低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鼻饲 营养泵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录入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总计49例。时间:2020.08~2022.05。抽签法分组。24例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参照组。25例接受预见性护理,选入试验组。分析各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带机、住院时间均更短,血气指标波动幅度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且还可促进ICU患者病情改善。

  • 标签: ICU患者 预见性护理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2022年8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ICU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MV时间、ICU住院时间,降低血清CRP、IL-6水平,减少VAP发生、喂养不耐受症状发生,提高7d撤机成功率。

  • 标签: 早期营养支持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重症新生儿的生存率,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高危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14年我科收治的机械通气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 标签: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关因素
  • 简介:肺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病情恶化和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被称为脑卒中相关肺炎。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脑卒中急性期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以为预防和控制该并发症提供一些依据。

  • 标签: 卒中 肺炎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使用呼吸机〉48h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VAP的发生率为58.9%(53/90),病死率为26.4%(14/53)。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带机体位、与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带机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经鼻胃管、胸背部物理治疗和误吸等与VAP的发生相关,与性别及口腔护理有关。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改善患者营养,患者尽量采用半卧位,正确的翻身拍背,缩短带机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吸痰、雾化吸人和误吸等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66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对上述患者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66例E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有15例,VAP发生率为22.7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大体包括: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3d、气管切开以及联合应用抗生素≥2种等。结论 急诊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临床护理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降低VAP的发生风险。

  • 标签: E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因素分析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