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法医毒物学角度对一例体内含多虑平的坠楼死亡者体内多虑平的含量与死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多虑平 死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系毒物的检验方法。选取两种正丁醇、异丁醇。方法参考GBZ/T160.48-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醇系毒物采样、解吸,采用DB-WAX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确立气相色谱条件,并对方法学中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检测限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结果两种成分在11分钟内测定并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在12.5~2024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方法的解吸效率93.6%~95.1%,相对标准偏差0.52%~0.87%,检出限0.09~0.14ug/mL,当采样体积为1.5L时,最低检出浓度0.06~0.09mg/m3。结论DB-WAX毛细管色谱柱能够同时有效分离醇系毒物,且分离度好,准确,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醇系毒物的测定。

  • 标签: 毛细管柱 气相色谱法 空气
  • 简介:为了确定浸矿菌耐氟的机制,在氟化物存在的条件下,驯化铀矿浸出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TCC23270,研究溶液中含不同氟浓度、不同pH值时铀矿浸出菌的活性变化,以及有无蛋白酶K处理时铀矿浸出菌细胞内氟浓度的变化情况。采用铂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测量氧化还原电位,以作为细菌不同活性的参照指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细胞内的氟浓度。结果表明,真正影响铀矿浸出菌活性的是HF,溶液pH值增加以及溶液中与氟有较强络合能力的离子浓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耐氟菌假象的出现。浸矿菌的耐氟能力可能与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一些蛋白密切相关。

  • 标签: 氟毒性 生物浸出 铀矿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 简介:新一代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在固相萃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崭新的萃取技术,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Rawlisyzn于1990年首创,被评为20世纪最具潜力的100项技术发明之一,随着各国学者不断完善,已发展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我国此项技术的应用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本文拟就固相微萃取技术在刑事技术药毒物提取分析中的应用作以简要介绍.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 法医 医药毒物提取分析 刑事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告了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技术对临床上3起服用毒物自杀的中毒患者尿、胃内容物等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样品经酸化和碱化、乙醚抽取,油状物样品用甲醇溶解稀释,然后进行CGC—MS分析。固体样品用氯仿反复洗涤后烘干,KBr压片做FTIR分析。结果检出和确证了患者服用的毒物分别为敌敌畏加糖、速可眠加鲁米那和鲁米那加安定。本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医院临床抢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毒物快速分析 尿 胃内容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毒物清除效果。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分别为(3.07±1.14)d、(1.42±0.3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5±1.22)d、(2.01±0.58)d(t=3.543、4.697,均P<0.05);观察组阿托品用量[(252.57±28.44)mg]明显少于对照组[(282.61±29.82)mg](t=3.993,P<0.05)。治疗12 h、24 h后,观察组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1 128.64±152.49)U/L、(1 422.08±184.68)U/L,均高于对照组的(912.73±144.61)U/L、(1 165.32±173.27)U/L(t=5.627、5.553,均P<0.05)。治疗1 d、3 d后,观察组有机磷毒物浓度分别为(1.08±0.30)mg/L、(0.62±0.1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0.35)mg/L、(0.84±0.27)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2、3.713,均P<0.05)。观察组反跳、中间综合征、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分别为3.33%(1/30)、6.67%(2/30)、13.33%(4/30),均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23.33%(7/30)、36.67%(11/30)(χ2=5.192、3.278、4.356,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提高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清除血液毒物浓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血液灌注 胆碱酯酶类 毒物 中间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阿托品
  • 简介:化学学科创建于1979年,是我校创办最早的学科之一,现拥有5个本科专业和2个专科专业,2011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 标签: 化学学科 本科专业 特色专业 陕西省
  • 简介:200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较前有大的变化,这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载体就是课程改革,具体体现则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修订教学大纲,改编课本,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的根本改变,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时代要求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中学将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例如把物理、化学、生物合在一起设置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态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 标签: 化学 教育改革 招生考试制度 初中毕业 分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简介:认真审题要重题意,例如,题目中明确要求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就不要填写无机物。要求填'可溶物''微溶物'或'不溶物',就不要填写不溶。要求填'>'或'<',就不要填写大于。书写标准1.注意核心概念和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独有的学科语言,书写时也要严格遵守第一个拉丁字母大写、第二个拉丁字母小写的规则。注意字迹要干净整洁,特别留意o和c、a和u在书写上的差别。

  • 标签: 实验探究题 拉丁字母 化学学科
  • 简介:一、总体评价(一)命题指导思想高考既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要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高考命题是考试科学、公正的重要环节.必需保证试卷达到教育测量基本要求的指标,即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试题具有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考什么?对中学教学影响很大,也对大学新生的知识结构及其相关的

  • 标签: 高考 化学试卷 试卷设计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 简介:化学学科试题共7个选择题(题号为7~13);4个大题,其中包括必修3个(题号为26、27、28),选修1个(题号为36、37、38)。

  • 标签: 高中 化学教学 试题 阅读材料
  • 简介:2009年高考辽宁省理综合化学试卷整体有很大变化,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分值变化。化学部分的分值在2006~2008年的高考中均为108分,2009年调整为100分,较往年有所下降。

  • 标签: 化学试卷 辽宁省 化学部 高考 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