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与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咳嗽积分、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计算FEV1/FVC、PEF/预计值*100%(PEFpred%)]、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总IgE及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不良反应及半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FEV1/FVC及PEF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咳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及PEFpre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总IgE及EO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TNF-α、总IgE及EO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半年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对患儿的咳嗽、肺功能、血清TNF-α、总IgE及EOS的改善效果更佳。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儿童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麻醉效果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35例和对照组 35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 ( T1) 、麻醉诱导后即刻 ( T2) 、气腹 5 min( T3) 、气腹 20 min( T4) 时间点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在麻醉 T2、 T3、 T4 时段 LF分别为( 36.25±8.83)、( 39.26±11.05)和( 36.05±11.03)显著高于观察组的指标、 HF分别为( 17.83±6.83)、( 16.86±6.29)、( 18.25±2.3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 LF/HF分别为( 1.86±0.55)、( 2.26±1.30)、( 1.83±1.2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稳定,起到稳定患者心率变异性作用,保障了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 ]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高血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效果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16例,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及既往史及血糖情况分为冠心病组(CHD组)4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CHD+T2DM组)33例及正常组35例。对入选对象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测定血清Hcy水平,进行HRV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三组间比较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冠脉病变程度增加,HRV(包括SDNN、SDANN)水平下降(P<0.05);(2)CHD+T2DM组Hcy水平及Genisi评分在三组中最高;(3)通过对单支、双支、多支分组比较发现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cy水平升高,HRV下降;(4)Gensini评分和血清Hcy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和HRV变化对冠脉病变程度有评估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 心率变异性 Gensini 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
  • 作者: 杜以利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山东省军区莱阳干休所杜以利【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率变异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是否伴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依据,分为甲(不伴随)、乙(伴随)两组,再选取同时期5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3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动态心电图参数以及睡眠呼吸参数。结果乙组患者“非杓形”血压患者构成比高于甲组与对照组,昼夜血压值大于甲组、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频域指标、时域指标均高于甲组、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AHI值高于甲组、对照组,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低于甲组、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夜间血氧水平降低,心率变异明显增强,AHI增加,血压昼夜节律主要呈现为非杓型。
  • 简介: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Lo-Vo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SYBRGreenPCR法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5′-Aza-CdR处理前后HT-29和LoVo细胞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TaqMan探针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T-29和LoVo细胞中p16蛋白在药物作用后异常甲基化得到逆转;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到0.5、1.0、1.5μM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mRNA和蛋白均重新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LoVo中p16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表达下调甚至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CdR能够较成功的逆转结直肠癌细胞HT-29和LoVo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能恢复mRNA及蛋白重新表达。

  • 标签: DNA甲基化状态 5′-氮杂-2′-脱氧胞苷 HT-29 P16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及血浆hs-CRP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91例,均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肺功能及血浆hs-CRP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EF25%、FEF50%、FEF7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