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的困惑,寻找一个医生和检验师都认可的报告方式.方法取适量的阴道分泌物加2滴生理盐水混合涂片,高倍镜检查,按照所含白细胞或脓细胞、上皮细胞、阴道杆菌、杂菌的多少,分成Ⅰ~Ⅳ度.结果在2017例受检的阴道分泌物检查报告中,完全符合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的只有645例(32%).其余的1372例白细胞小于或等于15/HP的标本以A、B两组不同的方式报告.A组将含有少量的念珠菌、部分线索细胞的标本判为Ⅱ度;B组将阴道杆菌少至无、杂菌出现时只要查出念珠菌、滴虫、≥20%线索细胞中的一种和多种的标本均判为Ⅲ度.因此,A组判断为Ⅱ度895例,总检出率为44.4%,Ⅲ度477例,总检出率为23.6%;B组判断为Ⅱ度512例,总检出率为25.4%,Ⅲ度860例,总检出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阴道清洁度判断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困惑,本人建议检验师报告所有检查的相关指标,取消清洁度的报告.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清洁度 判断标准
  • 简介:摘要对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的缓泻剂效果进行研究。肠道准备是在进行肠镜检查术前进行的重要步骤。在实施肠镜检查术前,如果准备不足会导致粪便污染镜面,影响手术时的观察,甚至有可能会导致漏诊和误诊。肠镜前的准备方法较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选择一种清理较好地方法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影响,有利于肠镜检查的进行。清洁的肠道是顺利进镜,结直肠黏膜观察,准确取活检组织、标本和结肠息肉切除等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为保证病人肠道准备的效果良好,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护理是十分重要的1。

  • 标签: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肠道清洁率 护理
  • 简介:摘要分诊护士通过培训掌握肠道准备未充分的风险因素及相关知识,在肠镜预约时主动有针对性详细指导,提升肠道准备清洁度。

  • 标签: 护士 培训 肠道准备 清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和不同时间段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清洁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我内镜中心20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针对不同时间段干预指导口服恒康正清进行肠镜检前肠道清洁准备,观察其服药后肠道清洁程度和耐受程度情况。结果C组在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有很显著的肠道清洁效果,并且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对肠道有良好的清洁效果,此外不同时段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的清洁度和患者的耐受度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清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试论阴道炎五联检验法检测阴道环境、病原体及白带清洁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追溯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阴道炎126例对位研究对象,以五联检验法检测阴道环境、病原体及白带清洁度。结果五联检验法对126例阴道炎患者阴道环境、白带清洁度、阴道病原菌的检验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镜检法(P<0.05)。结论在阴道炎检验中,五联检验法检测阴道环境、病原体及白带清洁度时不仅能有效的提升细菌性阴道炎检出率,还能正确的反映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内部的机身菌群情况,因此五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炎 五联检验法 阴道环境 病原体 白带清洁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以及研究分析细菌快速检测与传统培养方法结果对比。方法:使用细菌快速检测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细菌总数检测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细菌总数检测结果统计中,传统培养法 48 h是细菌正常生长,细菌快速检测直到 72 h才有菌落出现;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统计中,传统培养法 24 h是大肠菌群正常生长,细菌快速检测直到 36 h才有菌落出现。结论:细菌快速检测虽操作简便快捷,但是灵敏度较低。

  • 标签: 细菌快速检测 传统培养方法 对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与各环节要点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 2019年 12月 ~2020年 3月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 7例新冠病毒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进行临床检验。结果 取咽拭子样本及深部痰样本的病毒核酸检出率之间有明显差异,咽拭子样品中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低于深部咳痰;普通棉签拭子的核酸检出率明显低于带病毒保存液的植绒拭子 (P<0.05)。结论 核酸检测对新冠病毒临床检验具有重要意义,各临床实验室应在现有研究报道及文件和指南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及合理的优化。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检测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针对Hough变换方法在星空背景下弱小目标运动轨迹检测中所存在的短线段被淹没、峰值模糊化和线段无端点信息问题,对Hough变换算法中参数空间量化方式进行了改进,引入非均匀量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的非均匀Hough变换的轨迹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继承了传统Hough变换鲁棒的优点,同时又较好地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的不足,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星空背景图像中弱小运动目标轨迹检测问题。

  • 标签: 目标检测 轨迹检测 非均匀量化 HOUGH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实验室检测梅毒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分析其优缺点,并对阳性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P-ELISA法对7256例标本进行筛查,用胶体金层析法及RPR法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查。对7134例住院病人所在的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7256例住院及门诊标本,TP-ELISA法检测阳性164例,阳性率为2.26%;胶体金层析法对164例标本进行复查,结果阳性156例,RPR法复查结果阳性24例。梅毒患者在临床各科分布不同,其中妇产科及ICU室比率较高。结论TP-ELISA法,胶体金层析法及化学发光法一致性较高,RPR法阳性率较低,不宜用于筛查。梅毒患者在临床各科都有分布。

  • 标签: 梅毒 TP-ELISA 胶体金层析试验 RPR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疗器械清洁度的检测方法方法将440件已经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全部放入半自动清洗机中彻底清洗,之后用清水将医疗器械反复冲洗,再在55°的酶洗涤剂中浸泡40min,浸泡后再用清水、离子水清洗。将清洗后的440件医疗器械分为两组,对照组220件,通过目测法检测清洁度;观察组220件,使用杰力试纸检测清洁度,比较两组医疗器械清洁度的检测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共有204件达到洁净标准,合格率92.7%;对照组医疗器械共有132件达到洁净标准,合格率60%(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目测方法,使用杰力试纸法检测医疗器械的清洁度更加客观、科学,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洁度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LR)和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及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检测495例梅毒可疑患者血清。结果检测4195例,RLR阳性者201例,阳性率为40.6%;TPHA阳性者185例,阳性率为37.3%。其中RLR、TPHA均为阳性者174例,TPHA阴性而RPR阳性者27例,TPHA阳性而RPR阴性11例,TPHA和RLR均为阴性者283例。结论RLR、TPHA能快速检测梅毒螺旋体,灵敏度高,但TPHA结果更准确,假阳性率低。RPR为定量检测,TPHA为验证检测,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

  • 标签: RPR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方法学比较 TPHA法 梅毒密螺旋体血凝试验 梅毒螺旋体
  • 简介:目的评价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在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RI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份患者血清标本中癌胚抗原浓度和质控品及标准品中的CEA浓度,作精密度和线性分析及比对分析。结果RI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8);RIA法的线性范围和精密度不及ECLIA。结论RIA法CEA结果与电化学发光法结果一致,而RIA法费用低,符合医院的临床要求。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血清癌胚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ELISA方法筛查出的185例阳性标本通过TRUST、RPR及TPPA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RUST与ELISA符合率75.14%,RPR与ELISA符合率67.03%(124/185),TPPA与ELISA符合率97.84%。结论ELISA和TPP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是较理想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诊断方法

  • 标签: 梅毒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为NSCLC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但用药前必须依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选择治疗对象。因此EGFR基因突变成为肺癌患者应用TKI有无疗效的关键因素。探索和建立快速准确检测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方法,有助于筛选出适合治疗的人群,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EGFR 突变 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