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清梅毒抗体梅毒疾病诊断中应用。方法收集临床梅毒就诊病人血清标本100人份,将其冰冻于-20摄氏度以下的冰柜中;对收集完整的100份血清标本统一进行ELISA法血清梅毒抗体检测及TRUST血清试验;统计不同方法的试验结果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报告。结果试验得到4种结果,分别为①TRUST-,ELISA-可基本排除梅毒。极早期梅毒(无任何抗梅毒抗体产生)。极晚期梅毒,艾滋病病人合并梅毒感染。②TRUST+,ELISA+现正梅毒,应考虑治疗。③TRUST-,ELISA+、极早期梅毒、晚期梅毒、治愈的早期梅毒(应询问病人是否有既往的梅毒感染和治疗史;若病人否认有既往史)。解释漏检。④TRUST+,ELISA-TRUST假阳性结论诊断梅毒需要依靠梅毒实验室的检测,所以选择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便,适于早期筛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敏感性强,特异度高,常用作梅毒血清确认试验。缺点是不适合疗效观察。

  • 标签: 梅毒抗体 梅毒 TRUST试验 ELISA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UST(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TR-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我院66例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验,实施检测时需根据试剂说明书表述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对检测结果予以正确判断。结果检测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早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时,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均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其中检测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TPPA。TRUST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显著低于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P<0.05)。结论相比TR-ELISA检测与TRUST检测,TPPA检测是现下检测梅毒确诊的首选方法,可适合检验TR-ELISA和TRUST检测后阳性标本。若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能使误诊与漏诊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

  • 标签: TPPA TRUST TR-ELISA 梅毒
  • 简介: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所感染的一种危害较大的性传播疾病,也是通过血液传播性疾病。我院对受血者输血前、手术前备血以及拟行微创检查者均进行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梅毒抗体是其必须检测项目。2003年9月起我们改用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ELISA)替代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梅毒抗体。1年多来共检测10573例。现将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ELISA法检测 梅毒抗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双抗原夹心法 血液传播性疾病 梅毒螺旋体(TP)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TP)IgM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0年7月-2021年6月开展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研究,将70例梅毒患者纳入研究,采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TP-DNA检测,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TP-IgM检测。分析不同梅毒分期患者检出结果。结果 TP IgM与TP DNA对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1%及84.3%。TP DNA及TP IgM检测在不同梅毒病理分期中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P IgM与TP DNA进行TP IgM抗体检测,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检出率,可对不同病理分期的疾病有效检出,利于提升临床诊疗的准确性。

  • 标签: 梅毒 TP IgM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中老年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及其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某院8224位符合患者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梅毒检测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法、文献法和数据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假阳性结果高达57.1%,SLE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也达到25.50%,而骨折、肺囊肿的患者梅毒假阳性比例则为零,因此中老年人梅毒假阳性现象与其自身所患基础疾病有关。结论:抗梅毒抗体假阳性分布与患者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假阳性率越高,且肿瘤、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对梅毒抗体检测均会产生影响。临床在检测中老年抗梅毒抗体时应保持警惕,提高诊断准确性,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及复诊,减少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 标签: 中老年人 抗梅毒抗体假阳性 密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对110份梅毒患者血清和890份健康人血清进行检测比较。结果TP-ELISA共检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09份、TPPA共检出108份阳性,两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9.1%和98.2%。TP-ELISA从890份健康体检者中检出2份阳性,TPPA未检出阳性,后经确认2例为假阳性,TP-ELISA的假阳性率为0.22%。结论ELISA和TPPA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法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方法(P>0.05)。

  • 标签: ELISA TPPA 梅毒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TP-IgM)抗体梅毒血清固定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85例梅毒患者中病程1年以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且血清固定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P-IgM抗体。结果285例梅毒患者中,28例发生血清固定,经TP-IgM检测,阳性8例,阴性20例;28例血清固定患者中,17例二期梅毒患者TP-IgM抗体阳性5例,阴性12例;11例潜伏梅毒患者中TP-IgM抗体阳性3例,阴性8例;无一期梅毒。结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感染并活动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 标签: 血清固定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 免疫印迹法 RPR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在诊断梅毒中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的应用效果。方法:以 2018.7~2019.8我院收治的 68例确诊为梅毒的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均进行 TP-DNA检测、 TP-IgM检测,比对两组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不同时期梅毒患者 TP-IgM检出率。结果: TP-IgM检测法阳性率高于 TP-DNA检测法,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05);采用 TP-IgM检测中二期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一期梅毒、三期梅毒,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在梅毒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对二期梅毒患者检出效果更优。

  • 标签: 血清梅毒螺旋体 IgM型抗体 梅毒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不同凝集法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比较。方法分别用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法)和用红细胞凝集法(TPHA法)检测692份样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PPA法和TPHA法的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梅毒均符合临床需要。

  • 标签: 梅毒 凝集法 包被载体
  • 简介:梅毒确定试验的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FTAABS)试验和苍白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不能用于区别活动性感染和已愈的梅毒。检测苍白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除了能解决上述问题外,还能用于早期诊断及确定新生儿宫内感染,判定重复感染与用脑脊液作标本诊断神经梅毒。由于IgG类抗体的竞争抑制对结果有干扰,这类试验的关键是首先把血清中IgM类抗体分离出来。国外用高压液相色谱或IgG/IgM分离柱分离血清中IgM。我们建立了简便的分离IgM的方法,分离后标本再用TPHA试剂检测(以下称本法)获较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TPHA 苍白螺旋体 试剂检测 特异性 竞争抑制 IgG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PPA、ELISA和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集的354例血清样本进行研究,采用TPPA(明胶颗粒凝聚集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和CLIA(电化学发光法)对样本进行检查,统计三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结果354例血清样本中,应用RIBA确诊为梅毒的样本有29例,TPPA诊断梅毒抗体的符合率为96.55%(28/29)、ELISA为93.10%(27/29)和CLIA为100.0%(29/29),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特异性指标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符合率与TPPA与ELISA类似,但是诊断敏感度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可以作为主要检测方式与其他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

  • 标签: TPPA ELISA CLIA 梅毒抗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P-ELISA、RPR和TPPA在老年人梅毒检测中的应用,及老年人群梅毒发病情况分析。方法对来我院的老年人群患者(≥60岁)同时采用3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且分不同年龄阶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性率检测结果为RPR法高于TP-ELISA法,TP-ELISA法高于TPPA法,且老年人群中梅毒血清学阳性率偏高,年龄越大阳性率越高。结论TPPA法目前是梅毒检测的理想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老年人群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结果异常偏高,临床上要慎重对待老年人梅毒试验阳性结果。

  • 标签: 梅毒抗体 老年人 RPR TP-ELISA TPP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梅毒抗体感染及分布情况,为梅毒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对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住院患者80 478例进行梅毒抗体初筛,初筛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认,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确定滴度,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 478例住院患者TP-ELISA法初筛阳性1 326例(TPPA确认阳性1 223例,弱阳性101例,阴性2例)。2015年、2016年、2017年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1.62%(445/27 394)、1.72%(490/28 412)、1.58%(389/24 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患者阳性率分别为2.02%(689/33 985)、1.37%(635/46 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0)。≤18岁、>18~59岁、>59~79岁、>79岁年龄段阳性率分别为0.32%(7/2 161)、1.44%(765/53 001)、2.31%(488/21 163)、1.50%(62/4 153),>59~79岁阳性率最高,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7.08、67.05、10.80,均P<0.01)。TP-ELISA阳性患者中,TRUST效价阴性患者占54.90%(728/1 326),效价≤1∶8占36.50%(484/1 326),其他占8.44%(112/1 326)。结论住院患者梅毒检测男性阳性率高于女性,>59~79岁阳性率最高,老年病例增加较快,应重视梅毒的防治工作,有效阻止梅毒的传播。

  • 标签: 住院病人 梅毒 抗体 梅毒血清诊断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凝集试验 假阳性反应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抗体检查用于行输血治疗患者的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 2015年1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