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与卒中相关的环状RNAs(circular RNAs, circRNAs)被广泛研究,其变化涉及卒中的多个病理生理学环节,包括血管生成、神经可塑性、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等。进一步探明特定circRNAs在急性缺血卒中后的变化及其涉及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开发可能的新型药物靶点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文章对急性缺血卒中后发生变化的主要circRNAs以及circRNAs的作用机制、功能检测方法及目前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RNA,环状
  • 简介: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2组均采取常规脱水降压、降糖、降血脂、降血压及对症处理,基础用药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丁苯酞治疗,对照组辅以阿司匹林片,疗程均为3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1d分别测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ESS)。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1、21dADL评分及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4/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31/50)(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老年缺血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安全性
  • 简介:卒中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缺血卒中占其中的60%-80%。众所皆知,缺血卒中拥有高复发的特性,且复发事件的危害更严重于首发事件,目前研究已证实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的药物和措施能有效减少脑卒中复发事件的发生,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病睛和卒中类型不同,每个患者间的卒中复发危险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的预测量表来预测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临床上分层管理患者,更好地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再发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肠病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2年5月22例缺血肠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结肠缺血通过结肠镜或B超48小时内确诊(1例行血管造影确诊),另5例小肠缺血中3例在48小时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而确诊,2例通过B超、胃肠X线及内镜在10天内拟诊.18例使用罂粟碱及丹参治疗后缓解,4例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或缓解.结论缺血肠病的症状无特异性,腹部B超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手段,应早期进行扩血管治疗.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肠系膜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结肠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8月~2012年12月住院的缺血结肠炎患者4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结肠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42例缺血结肠炎患者,28例(67%)病人症状在发病48h内消失,39例(93%)病人症状在发病1周内消失,其余病人于发病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缺血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长期便秘有关。临床表现多有腹痛、腹泻及便血,结肠镜检查有特征性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Clinical analysis of ischemic coliti
  • 简介:摘要凡因血运障碍导致骨小梁缺血、囊性变、塌陷、硬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最终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为缺血骨坏死。骨坏死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骨坏死,如骨髓炎、骨结核等,可造成骨组织炎症、坏死、吸收、分离,一部分形成死骨。人体的骨骼、肌肉、神经、脏器所有组织器官的营养都是由血液来输送的,哪里的血液不足,就意味着哪里的营养缺乏,没有营养,坏死便随之而来,此类坏死叫做缺血坏死。当坏死是在无细菌的条件下发生的时,又叫做无菌性坏死。骨坏死可发生在人体的很多部位,发生在股骨头的叫做股骨头缺血坏死。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血肌挛缩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缺血肌挛缩治疗原则是早期保守观察,待畸形固定期做矫形,以恢复肢体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肌挛缩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缺血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当前脑血管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群,患者脑部神经组织损伤后,临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中药在缺血脑卒中治疗方面可起到显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保护其脑组织、减少自由基等重要作用,其临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本研究针对缺血脑卒中中药治疗相关学术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 进展
  • 简介:【摘要】缺血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当前脑血管常见疾病,其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群,患者脑部神经组织损伤后,临床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中药在缺血脑卒中治疗方面可起到显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保护其脑组织、减少自由基等重要作用,其临床应用效果令人满意。本研究针对缺血脑卒中中药治疗相关学术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应用进展。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采取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分别观察治疗6月前后两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辅助常规抗缺血治疗能够是患者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曲美他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5月~2015.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溶栓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如下两组①无HT组;②有HT组,经Ligistic回归分析后总结缺血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HT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无HT组,HT组溶栓前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Li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早期CT缺血改变、溶栓时间>3h、是继发H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缺血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HT的主危险因素为早期CT缺血改变、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值偏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h。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较好的生化标志物,在缺血脑卒中表达升高。本文就近年来IMA在缺血脑卒中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血管再通治疗是急性缺血卒中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有时血流再灌注不但未能恢复脑功能,反而会导致神经元进一步坏死和凋亡,从而加重患者的脑组织损伤和脑功能障碍,即再灌注损伤。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 RIC)是通过对远隔器官(通常为四肢)给予多次短暂性缺血处理,可起到保护脑组织、改善脑血流、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作用,是一种简单、安全、便捷和易于应用的方法。文章对近年来RIC在急性缺血卒中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缺血预处理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神经保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是卒中高危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esterol, LDL-C)水平可降低缺血卒中发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和PCSK9抑制剂均可有效降低LDL-C水平,但有些患者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而PCSK9抑制剂则价格昂贵。动物实验显示,依折麦布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增加自噬,从而保护神经组织。临床研究表明,依折麦布可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缺血卒中风险,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但是,对于年龄≥75岁、LDL-C升高且没有冠心病的老年人,依折麦布则不能降低卒中发生率。目前,依折麦布用于缺血卒中二级预防的相关研究较少,其作用尚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依折麦布 降血脂药 抗胆固醇血症药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结肠炎临床与内镜下的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研究并分析42例缺血结肠炎的临床、内镜、病理及治疗等相关病历资料。结果该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腹部剧痛、腹泻和血便,内镜下表现为局限性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溃疡;经治疗,33例痊愈,7例明显好转,2例死亡。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和肠镜检查可及时确诊缺血结肠炎,通过合理的治疗其预后良好。

  • 标签: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对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缺血脑卒中组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HDL-C、apo-A显著低于正常值。对75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种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青年缺血卒中患者中前5位危险因素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其次是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结论青年缺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一级预防消除可控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