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脑卒中临床特点、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0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临床病例。结果研究对象中男78例,女22例,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及家族史相关,吸烟者比例较大,占67.5%。结论急性缺血脑卒中的病因以早发性动脉硬化为主,其次有栓塞性血管病、血管狭窄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和家族史是急性缺血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肥胖是公认的卒中危险因素。但是,许多研究显示,与体重正常和不足的患者相比,肥胖或超重的缺血卒中患者死亡风险更低,功能转归更佳,提示在缺血卒中患者中存在肥胖悖论。与之相反,在接受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并未观察到肥胖悖论。因此,缺血卒中是否存在肥胖悖论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证据来澄清体重与缺血卒中转归的相关性。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肥胖 人体质量指数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缺血肠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缺血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60岁以上27例(87.1%);腹痛25例(80.6%),便血20例(64.5%),恶心、呕吐、腹胀11例(35.5%),呕血4例(12.9%),大便隐血全部阳性;结肠镜检查,病变位于降结肠13例(41.9%),乙状结肠11例(35.5%),其他部位共7例(22.6%)。结论缺血肠炎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腹痛便血为主,病变部位多位于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合B超、结肠镜、肠系膜血管造影可确诊缺血肠炎。

  • 标签: 缺血性肠炎 临床特征 结肠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缺血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的坏死所致的脑软化,是神经内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昏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此类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与照顾。我院在2005年10~12月共收治缺血脑梗死病人5例,通过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认为做好心理护理和基本的生活饮食及症状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并发症有很大帮助。

  • 标签: 缺血性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冠心病的最佳最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09年1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35例缺血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选取了常见的缺血冠心病选择96例有S—T段压低缺血心肌病人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治疗,根据心电图的改变将S—T段压低缺血冠心病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但治疗组的效果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S—T段压低缺血心肌病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S—T段压低缺血心肌病,药品价廉,效果可靠可行。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硝酸甘油 S&mdash T段压低 缺血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全方位护理对缺血肠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300例缺血肠病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意愿将300例患者平均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0例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150例患者经全方位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66%;对照组150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76.6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肠病患者运用全方位护理,护理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升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患者满意度 常规护理 全方位护理
  • 作者: 杨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阆中637400)【中图分类号】R47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5-01人的脑部是维系我们正常生活的首要保障因素,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较为普遍的脑部疾病,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如粥动脉样硬化,即患者脑部血管组织硬化而导致脑动脉缺血。此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据相关调查,由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致死的病患占据神经内科患者总例数的82%。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知缺血性脑卒的发生原因,结合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此类疾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脑部疾病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供血不充分,进而导致患者颈、椎动脉组织发生闭塞情况,会直接引发患者颅内组织供血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也较为复杂,且此类病症并不会直接导致其他脏器病变,但会仍会出现一定头晕、偏瘫现象;病情发作后,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重度昏迷的症状,且不排除有直接致死现象。同时,此类疾病会导致大脑血管、皮质发生癫痫,为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总之,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情况,且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决定了此类疾病的严重度。2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有哪些?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脑血栓或脑梗死更引发的脑部血管组织动脉硬化。此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三高”(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情况,且诸多患者血管还伴随一定血管狭窄或堵塞。同时,诸多缺血性脑卒的患者的大脑组织纤维的发育不健全,某些患者还会伴随有多重综合症等症状。此外,某些患者可能患有心源性堵塞,而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心脏功能组织较差,使患者心脏部位出现栓子掉落情况,引发患者血管组织斑块出现脱落,都会直接引发此类疾病。供血问题也会导致此类疾病频繁发生,而供血问题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管组织过小或某一动脉过于狭窄,促使患者脑部重要组织部位出现血栓,进而导致患者脑部供血量达不到基本水平。患者脑动脉出现组织坏死、堵塞、神经细胞失活等情况,都会引发此类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进而促使患者脑部血液电解质压差失衡,且自由基代谢缓慢,使患者脑部血液无法供应至相应部位,出现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或神经坏死现象。在临床中多用“溶栓&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氧性肝炎的生化、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认识。方法对17例缺血肝炎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缺血肝炎患者血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值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轻度升高。缺血肝炎的诱因主要为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后等。结论缺血肝炎患者生化改变多以ALT、AST、LDH为主,呈显著升高趋势,病因纠正后可快速下降。缺血肝炎死亡率较高,应提高临床认识,及早诊断与治疗。经积极治疗,存活患者的肝功能常能快速恢复。

  • 标签: 缺血性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氨酶 临床分析
  • 简介:缺血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和致残性疾病。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高。大多数研究资料均支持高血糖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促进卒中发病,加重卒中患者的病情,影响其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有关高血糖的危害,已有较多基础研究,但临床研究则相对较少。文章就高血糖与缺血卒中关系做了综述。

  • 标签: 高血糖 缺血性卒中 患者 临床研究
  • 简介:缺血卒中占全部卒中的60%-80%。缺血卒中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对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探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别从神经元、胶质细胞、内皮细胞、血脑屏障、血管神经单元等角度建立起可靠的研究缺血卒中的研究平台。本文对各种缺血卒中的体外模型的制备方案及应用方法的最新进展展开综述,为缺血卒中的研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法选择。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体外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引言业已证实,低温在急性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实验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尽管其神经保护机制尚待完全阐明,但低温能影响脑缺血过程的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缺血核心(不可逆性受损的神经元)及其周围低灌注区(即“缺血半暗带”)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尽管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出现功能障碍,但如能及时恢复灌注,仍可恢复正常。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低温治疗 病理生理学机制 缺血半暗带 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保护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肠病的护理要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至2012年确诊为缺血肠病的患者的心里护理、饮食、用药等观察。结果患者能积极配合,情绪稳定,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提高了病人对本病的认识,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 标签: 缺血性肠病 护理 用药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