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运动功能与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分成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15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良好恢复,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两组数据差值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及时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尽早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护理依从性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在当下,我国拥有数量很多的特殊儿童群体,并且这些儿童也越来越收到社会及多个相关部门的重视,针对不同儿童的具体问题也相应制定了恢复康复计划以及运动和保健课程等。这些举措都会让特殊儿童接受到更多的关心,并且有更好的机会可以让自己变得和普通人一样。

  • 标签: 特殊儿童 运动与保健 课程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接收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其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早期气管切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被动运动和制动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7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35~78岁[(62.7±3.2)岁]。中度撕裂(1~3 cm)36例,小撕裂(<1 cm)31例,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撕裂(PASTA)11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43例术后立即开始被动康复运动(活动组);35例术后采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6周,第7周开始被动活动康复训练(制动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术后12个月采用超声评估肩袖愈合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6个月[(13.7±1.3)个月]。活动组和制动组分别为7例肩关节活动僵硬(16%、20%)(P>0.05)。活动组与制动组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VAS、SST评分及Constan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制动组[(124.9±12.9)°、25(20,30)°]比较,术后6周活动组的前屈、体侧外旋活动度[(136.6±16.7)°、30(25,40)°]有明显改善(P<0.05)。活动组与制动组术后3个月、12个月前屈、体侧外旋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与制动组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内旋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肩袖损伤均愈合。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内置物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中度撕裂、小撕裂和PASTA的关节镜下修补,与制动比较,术后早期被动康复运动对肩关节活动度改善仅在早期有优势。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差异消失,而在术后疼痛、肩关节功能改善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关节镜检查 肩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新生儿早期水中有氧运动结合抚触护理对于新生儿的后期生长发育影响以及具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案例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所接生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新生儿数量为100例。通过针对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早期水中有氧运动结合抚触护理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新生儿不采用早期水中有氧运动结合抚触护理方式,仅仅针对其进行传统的洗浴,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以及实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体重差异无明显差别,即(p>0.05),但是新生儿出生五天之后,观察组新生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即(p

  • 标签: 早期水中有氧运动结合抚触护理 新生儿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抽选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超早期康复护理)。就运动功能(FAM)、NIHSS评分和满意度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于干预后,其NIHSS分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FAM分值上升幅度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纳入本组研究,按照案例排列数字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占36例。对照组所在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所在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其负性情绪(SAS、SD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B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或提高,且观察组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能够帮助其控制负性情绪,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教育对幼儿园提出更高层面的教育要求,需要对幼儿实施多方面的引导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与生活习惯的培养,让他们能养成基本的自理能力。基于幼儿呈现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成长需求,幼儿园应该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重点对留守儿童开展自护能力的培养,保障幼儿可以得到健康和安全生活的支持。所以农村幼儿园需要对留守儿童开展多方面的安全教育,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在生活中进行自我保护。

  • 标签: 安全视域 幼儿 户外运动 自我保护
  • 简介:摘 要:本文结合汽车(商务车)滑移门理论分析及实践经验,着重阐述了如何通过仿真运动校核、产品结构特性、产品功能特性来排查和分析滑移门运动干涉的原因,并根据验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在设计阶段有效发现和防止滑移门运动干涉提供了有效的运动校核点检方法。

  • 标签: 滑移门 运动校核 干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天麻钩藤饮对早期帕金森病运动症状与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将82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6例)及观察组(46例),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4.57±2.20)岁;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4.38±2.11)岁;正常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4.79±2.05)岁。对照组接受美多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记录正常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同时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并评估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运动症状。结果正常组血浆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及观察组,甘氨酸(Gly)水平低于对照组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Gl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Glu、Asp、GAB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Gly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Glu、Asp、GABA水平分别为(67.51±3.15)μmol/L、(25.97±1.72)μmol/L、(287.49±5.0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45.73±5.10)μmol/L、(8.95±1.10)μmol/L、(211.87±5.19)μmol/L,Gly水平为(155.68±10.20)μmol/L,低于对照组(257.65±30.15)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69.44%(2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 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UPDRS Ⅲ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UPDRS Ⅲ评分为(15.09±1.14)分,低于对照组(20.62±1.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可取得理想疗效,并促进运动症状及血浆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显著改善。

  • 标签: 天麻钩藤饮 早期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血浆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6例脑出血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2月-2021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加早期运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的TT指标、PT指标和aPTT指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的下肢DVT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脑出血患者早期运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预防下肢DVT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运动护理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13例患者纳入单纯压力手套组[男9例、女4例,年龄(31±6)岁],14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男11例、女3例,年龄(30±5)岁],16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9±5)岁]。3组患者均行手背部植皮术,创面愈合后6~8 d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优良比例,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瘢痕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cNema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Kruskal-Wallis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治疗前分别为2/13、2/14、3/16,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4/13、6/14、14/16。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仅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手瘢痕评分均相近(F=0.598、0.035,P>0.05)。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t=-5.295、-7.252、-15.342,P<0.01),手瘢痕评分均明显降低(t=13.361、16.982、40.334,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结论手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可显著改善手关节活动度,能较好地恢复手功能并改善手瘢痕情况,其效果优于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烧伤 瘢痕 康复 手持续被动运动系统 功能训练 关节活动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户外运动是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受到多数园所的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如何提升幼儿安全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区域创设、鼓励支持、分享交流、安全保障、合力推进五个层面入手,为幼儿户外运动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科学规划 混龄形式 故事分享 常规检查 家园合力
  • 简介:摘要:安全管理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安全问题多发区、易发区。安全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进步,以人为本,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重视。在建筑领域,如果安全管理工作做不好,势必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血的事实,泪的教训面前,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社会进步,思想转变,科技跨越,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急需科学的管理方式,超前的防患意识才能满足现代安全管理的需要。

  • 标签: 安全管理,科学,理念
  • 简介:摘 要:由于不同运动群体对于游泳这项运动的认知不同,在游泳过程中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本文以游泳中发生损伤率较高的肩部损伤为例,针对产生损伤的原因、症状及康复治疗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唤起运动者的防范意识,降低在游泳过程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

  • 标签: 运动损伤 游泳 运动康复
  • 简介:摘要:国民经济部门发展中运动控制发挥重要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后, 运动控制领域不断变换,很多新的控制策略与技术逐渐在各工程中被应用。自半导体技术不断发展,半导体设备日渐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复杂设备进行合理控制,就复杂设备运动控制系统而言,本文介绍几种控制法,这些控制方式以及实现方法可以有效增加对复杂设备的控制能力,从而提升复杂设备各个部件的工作协同能力,从而提升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

  • 标签: 运动控制 先进策略 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入住ICU的104例脑梗死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a组常规治疗,B组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A组的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 脑梗死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