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27
/ 2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冯芳芳

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中西医结合科 ,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

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抽选2019年2月到2021年2月收治的6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超早期康复护理)。就运动功能(FAM)、NIHSS评分和满意度展开观察。结果 观察组于干预后,其NIHSS分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FAM分值上升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依次是:97.06%、82.35%,P<0.05。结论 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患融入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将其运动功能、NIHSS评分作全面优化,对应的满意度佳,预后好,应进一步推进并大力宣扬。

关键词 超早期康复护理;老年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满意度


缺血性脑卒中于临床中极为普及,隶属脑血管病,脑组织供血异常是致病的关键因子[1]。该病致死、残率颇高,患病后病患肢体、语言、感觉等均会存在一定障碍,易滋生诸多负向情绪,会降低康复训练结局,为家庭、社会均会带去较大负担。临床中为该类病患单纯给予治疗,最终疗效不佳,而配合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症状。故而本文中就为该类病患融入超早期康复护理对应的结局展开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抽选68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每组34例。对照组男、女各19例、15例;年龄61-83岁,中位(73.06±2.49)岁。观察组男、女各18例、16例;年龄60-83岁,中位(73.11±2.48)岁。入选所有病患临床资料均齐全;经检查全部同缺血性脑卒中相吻;病患、家属同意参与本实验,并签署同意书,且依从性佳。将①心肝肾等关键器官出现严重病变;②神经功能存在可逆性受损;③精神异常;④配合度低下者全部排除。各组一般资料,经汇总P>0.05。

    1.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做好病况监测,清洁病室环境,根据病况给予基础服务等。

观察组:超早期康复护理。①患肢位摆放。于急性期,应指导病患多处坐、卧位,使患肢时刻处功能位,并对患肢提供按摩,带动患肢做被动训练。于前期恢复时,鼓励病患坚持训练,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训练意识,并重视环境营造。②穴位按摩。选取足三里,阳陵泉,命门,曲池等穴,对肩胛处行按摩时可从上至下进行推揉,对腿部可从上至下进行按揉,臀部应行抱揉。单次按揉时长是20min,每日行2次[2]。③功能训练。指导病患对上下肢、肘关节展开运动,可进行伸展和耸肩训练,于训练期间,必须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不能抱有急于求成心态,单次训练时长为15min,每日2次。同时对病患日常功能展开训练,先从最基础的穿衣、进食、如厕开始训练。后结合病症好转状况,视情况进行站立和转移等训练,训练其平衡力,依次向爬楼梯等高难度项目过渡,以此加快其康复进程。④心理方面。该类病患受病症影响,不免会存在诸多负向情绪,并且病症愈合进程缓慢,患病期间,其身心健康难免会遭受打击,必须高度重视其情绪状况。主动同病患交流,于交流期间对其情绪变动展开密切观察,多鼓励病患,给予大量关爱,引导其将负向情绪尽数消解,拥有乐观心态,能够正确看待病症,将依从性提升。⑤健康宣教。向病患全面普及与康复训练有关的内容,让其能够充分认知该方面内容,高度重视康复训练对应的积极意义。同时为其展开积极指导,引导病患将不正确生活习性尽数改正。同时于出院前再次向其普及健康指导,并详细讲解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院外做好随访调查,叮嘱其定期做康复检查。

    1. 观察指标

①NIHSS、FAM评分:分别参照简洁版NIHSS、FAM评估表,对病患神经、运动功能展开评估,其中分数同神经功能间关系是负相关,而分数同运动功能间关系是正相关[3]。②满意度统计。

    1. 统计分析

本统计软件版本:SPSS23.0,计量资料(60ff9f824bd64_html_44499fe42dae45b7.png ),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60ff9f824bd64_html_f638a4b23cce3ee5.png 检验,统计结果参照P<0.05。

2 结果

2.1 NIHSS、FAM评分

观察组于干预后,其NIHSS分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FAM分值上升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NIHSS、FAM评分(n=34,分)

组别

NIHSS

FAM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2.11±3.39

8.12±1.02

15.36±5.33

21.03±3.37

对照组

12.09±3.41

9.55±2.11

15.37±5.29

18.69±3.48

t

0.024

3.558

0.008

2.187

P

0.981

0.001

0.994

0.006

2.2 满意度

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依次是:97.06%、82.35%,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n=34)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20

13

1

33(97.06)

对照组

11

17

6

28(82.35)

60ff9f824bd64_html_4e8f46847cff7a8a.gif

/

/

/

6.792

P

/

/

/

0.009

3 讨论

脑卒中也称作中风,病患脑部血管破裂、阻塞会损害脑组织是关键病理学,患病后对应的表现是精神障碍和行动困难等[4]。该病隶属血管病,中老年群体多发,主要发病部位是脑部,大脑所管控的功能较多,如神经和认知等,脑部发病会对其神经和认知功能造成较大损伤,会直接对病患正常生活产生负向影响[5]。在对该病医治期间,于康复期的各项医务工作应得到高度重视,将治疗和干预相互结合,使疗效、预后得到全面优化。

康复护理是全面参照病患实际状况所提供的相关康复指导,不仅能够将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可加快病症康复进程。其中超早期康复护理则是在最佳康复时间段内,提供相应康复指导,使康复效果得到全面优化。有临床经验显示,该干预模式不会对病症进展产生任何负影响,可使患肢早日恢复正常功能,有助于优化其生活质量[6]

本文中观察组于干预后,其NIHSS分值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而FAM分值上升幅度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对照组满意度依次是:97.06%、82.35%,P<0.05。进一步证实本文研究干预模式存在诸多优势,不仅会优化病患运动功能,而且能够同病患间维持良好关系,赢得其满意和认可。具体实施中将患肢合理摆放,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其展开功能训练,配合穴位按摩,加快病症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患融入超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将其运动功能、NIHSS评分作全面优化,对应的满意度佳,预后好,应进一步推进并大力宣扬。


参考文献:

[1]汤之梅.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自护行为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2):2210-2213.

[2]彭锋, 乐碧芳, 郑碧霞. 超早期床边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 v.41;No.491(01):137-138.

[3]朱启凤, 刘巧林.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 v.27(S2):129-130.

[4]吴丽华. 24 h内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及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v.26;No.540(17):254-256.

[5]周金金.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v.31;No.305(05):168-169.

[6]陈丽珍.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017(020):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