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全的家庭结构能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反之,就会潜伏下青少年的危机。本文试从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成员行为、家庭经济因素等方面阐述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的关系。并在最后提出了从家庭着手预防青少年的几点建议。

  • 标签:
  • 简介:青少年的理论和研究的历史上,反复不定的“破缺家庭”经历了认可和否定的阶段。从文献上看,破缺家庭的重要性,早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是广泛地被接受的。但是在后来的二十年中,却被否定了(或者说,至少被忽视了)。对破缺家庭变量的认可和否定,似乎主要取决于文化和思想意识情况的变化,而不是科学上的证据。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家庭 思想意识 否定 三十年 经历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我们必须利用社会的力量,形成职责明确、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网络,切实做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立足社区,可以把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家庭青少年等群体有针对性的管理起来,强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同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预防工作整合起来,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运机制.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区预防 社区矫正 社区治安治理
  • 简介:青少年是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因为它不仅关乎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现阶段,青少年还处于上升趋势,并且还呈现出新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分析现阶段青少年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立有效的青少年的防控机制,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原因 特点 预防 控制
  • 简介:小东门街道地处上海市南市区东北角的十六铺地区。全街道现划分15个居民委员,32介户口段,共17582户、50188人,其中12岁~25岁的青少年共3972人,占街道现有人口总数韵7.91%,男、女青少年人数基本相同。该街道现占地面积为0.67平方公里(其中约0.2平方公里是仓库),人口密度为74907人/平方公里。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上海市 街道 现象透视 环境 居民委员会
  • 简介:青少年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共同问题.英国的青少年研究工作起步较早,成果较丰.[加]曼克尔·普莱克先生的一书,对英国青少年研究的亚文化特征作了简单概述,对我们研究青少年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国青少年研究的亚文化特征,曼克尔·普莱克先生是从四个方面进行概述的:一、社会生态学与工人聚居区的青少年;二、反学校文化与青少年的集群性;三、道德恐慌与青少年行为异常;四、青少年的亚文化特征.

  • 标签: 英国 青少年犯罪 亚文化 道德 学校文化
  • 简介: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矛盾突显期,原有的社会问题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青少年问题也不例外。青少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然而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青少年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分析阐述我国青少年的特点,运用当代犯罪学和社会学理论剖析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而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提出青少年问题的防控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犯罪原因 犯罪社会学 优势视角
  • 简介:以“国家亲权”和“康复”理念为特征的美国少年法院及少年司法制度在20世纪80、90年代青少年率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逐步转型,趋于硬化,并逐渐向成人刑事司法制度靠拢,传统的少年法院的福利性基础遭到动摇。然而,少年法院的理念已深深植入美国的法律文化当中,并且除了该制度的模式外,目前美国还没有更有效的替代机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2005年和2012年对罗珀诉西蒙斯和米勒诉阿拉巴马州两案所作的判决或将对美国少年法院未来的走向和青少年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美国少年法院 美国司法制度 犯罪控制 国家亲权 未成年人保护
  • 简介:检察官如果认为专门的青少年帮教机构已经对该青少年进行了充分的教育措施,青少年帮教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执行绝大部分的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及纪律约束措施绝大部分不是由法律规定

  • 标签: 优先德国 德国青少年 犯罪追诉
  • 简介:在时代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青少年形成了早熟、早知、见多识广和思维活跃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到不良思潮,不良文化以及自身素质缺陷等方面的影响,青少年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原因,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问题,引导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青少年 犯罪原因 心理特征 预防措施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一个长期被社会淡漠了的问题——青少年的问题,却悄然涌到了人们的面前。日趋严重的青少年,不仅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会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 简介:<正>把握青少年的整体趋势,对于提高综合治理青少年的自觉性、科学性、主动性,更加积极地预防犯罪、减少犯罪,争取早日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做好趋势分析,我们开展了各面的调查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分析。一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市“文革”前的几年是治安秩序较好的一个时期。当时刚刚度过了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综合治理 预防犯罪 趋势分析 社会治安 打击犯罪
  • 简介:流动人口青少年是一个具有边缘特征的群体,其行为、思想、生活状态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本文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入手,分析其特征,得出对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治理,应更多地从犯罪预防和控制的角度去分析,从根源上减少犯罪发生的可能性。

  • 标签: 流动青少年 犯罪成因 预防与治理
  • 简介:文章分析了青少年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的对策,并对青少年自身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为青少年第一课堂的积极作用,加强磨练教育;二是学校和老师应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树立自尊与自信;三是家长和学校要避免孩子和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以防孩子学坏.同时建议青少年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我保护,培养一种到两种健康的爱好.

  • 标签: 青少年 犯罪 现状 对策
  • 简介:199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进展与突破,经济建设出现高速度发展的新时期。当我们精神振奋地步入1993年的时候,面对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各行各业的开拓都有一些急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治安、犯罪青少年防治也而临一些必须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

  • 标签: 犯罪防治 青少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文章 改革开放 社会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