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我国青少年研究的重点集中于青少年现状与特征,犯罪原因及预防,以及未成年被害人这几个方面。学者们多依据青少年的现状总结犯罪特征;对犯罪原因的探究总体上仍是因循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四因素分析模式,也有学者运用经典犯罪学理论解释青少年原因;在犯罪预防及对策方面,综合治理仍为多数学者所主张,同时研究呈现出多角度、深入化的趋势;在未成年被害人方面,儿童性侵、虐待以及校园安全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学界的探讨也有突出的热点问题,即青少年涉网犯罪及防治和流动青少年、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现状与特征 原因与对策 综述
  • 简介:案例:被告人刘某1995年出生于农村的一个单亲家庭,小学辍学后,一直无正当职业。没有经济来源的她,跟着表姐刘某某开始从事卖淫行业。2009年9月,刘某的朋友严某等人在上海开洗头房,要招聘“服务员“,想通过刘某和她的表姐介绍一些女孩,并告诉她们只要带到人就能赚钱。在利益的刺激下,刘某竟打起了好同学的主意。

  • 标签: 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 2009年 单亲家庭 服务员
  • 简介:案例16岁的中学生刘某是高二学生,从小就娇生惯养,在学校不求上进,几乎每天都出入网吧并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花钱如流水,父母知道他的恶习,便严格控制他的经济来源。一天,他趁父母外出之机,将家里的5000元现金偷走。一个多月后,刘某的父母发现5000元现金被盗,很快就怀疑到他,于是追问儿子有没有拿家里的钱。

  • 标签: 案例分析 青少年犯罪 高二学生 中学生 恶习 现金
  • 简介:2000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基本上在全国每一个县都建设了一所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各地校外联办及相关单位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北省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有163所,配备了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科技、体育等大量的设备设施,组织参加校外活动的学生数达百万人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更好地发挥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服务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河北省青少年校外教

  • 标签: 校外活动 校外教育 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 外联办 一所
  • 简介:2000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基本上在全国每一个县都建设了一所综合性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各地校外联办及相关单位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河北省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有163所,配备了包括音乐、舞蹈、美术、科技、体育等大量的设备设施,组织参加校外活动的学生数达百万人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

  • 标签: 校外活动 校外教育 发展规划 教育改革 外联办 一所
  • 简介:青少年是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希望所在。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懂法律的一代新人,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青少年问题的研究,总结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趋势和特点,积极预防和控制青少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预防 教育 对策
  • 简介:家庭是导致青少年的重要因素,其中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探讨了与依恋有关的犯罪理论,并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针对青少年的家庭预防提出了四点建议:保持家庭的完整性、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倡导民主的教养方式和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 标签: 亲子依恋 青少年犯罪 家庭预防
  • 简介:2015年5月23-24日,由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法律系与台北大学犯罪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社区矫正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海峡两岸犯罪学者对话”。在开幕式上,郭翔先生应邀到会致辞。已主动淡出学术机构领导职务和学术活动多年的郭翔先生为参加这一学术盛会,身着笔挺深灰色西服,与海峡两岸学者欢聚一堂、开怀畅谈。耄耋高龄的郭翔先生虽久经沧桑,但身体健康、步伐沉稳,念着亲自撰写的会议致辞,铿锵有力。

  • 标签: 犯罪研究 开拓者 青少年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 海峡两岸
  • 简介: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象、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青少年网络被害人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对策四个方面。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末-2001年)和兴起阶段(2001年至今)。在兴起阶段,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具有建构色彩。目前,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定义缺失、将青少年网络犯罪妖魔化、研究方法单一、研究成果大量重复的弊端。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研究综述
  • 简介:研究以昆明最大的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F社区)中的预防流动青少年的社区服务为个案,探索如何从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出发,通过提升流动青少年的抗逆力,促进其正面成长,积极融入城市生活,减低违法犯罪的风险。通过实施行动研究,本研究发现流动青少年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缺乏社区公共服务;学校教育质量差;家庭支持不足,亲子关系不佳;人际关系不佳,同伴支持不足;缺乏自尊与自信等问题。通过开展以抗逆力建设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辅导、家庭、学校和社区文化建设等社会工作服务,能有效改善流动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减低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本研究还认为,在流动人口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促进青少年与环境的正向互动是预防犯罪的前提;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预防犯罪的重点;唤起偏差行为青少年的“耻感”,是预防其落入犯罪深渊的关键。

  • 标签: 流动青少年 青少年犯罪 抗逆力
  • 简介:青少年是当今我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为预防青少犯罪,应建立正确引导青少年行为的奖惩机制;强化家庭、学校对青少年的有效管理;净化社会环境,加强犯罪行为的预防。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成因分析 社会心理学
  • 简介:从文化心理学视角来看,我国青少年的生成机制是重"身"轻"心","权威"与"孝"、"功名"心态、"关系"意识等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预防青少年,我们应选择的文化心理治理路径有:转变重"身"轻"心"的心理,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放下"权威"思想与姿态,与青少年平等对话;淡化"功名"心态,激发青少年潜能;弱化传统的"关系"意识,培养青少年的公共意识。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生成机制 治理路径 文化心理学
  • 简介:近年来,青少年案件数目不断攀升,犯罪的类型不断变化,其中青少年弑亲类型案件尤其值得关注。亲人尤其是直系亲属,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青少年面对自己的亲人可以痛下杀手,惋惜之余,更值得深入思考。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青少年弑亲案件,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弑亲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当前我国青少年弑亲这一特殊犯罪现象的特征、原因,运用控制理论浅析其预防对策。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弑亲 控制理论
  • 简介:一架直升机超低空掠过广袤的非洲原野,原野上的大象们仍安逸地吃着草。这种情况它们见得多了,人类离它们越来越近,它们正在慢慢适应这种变化。可是,这一次,它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人类是以万物主宰的身份出现的,他们希望通过人类的有效干预,来达到自然的平衡。非洲是野生大象的天堂,有40万~60万头大象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野生大象的急剧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头大象每天要吃掉270千克植物,如果过多的大象集中生活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少非洲国家野生动物园正面临着这一危机。他们决定有选择地将那些年老体弱的大象杀掉,以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植物,让健壮的和年幼的大象更好地生存下去。

  • 标签: 大象 少年犯 野生动物园 非洲国家 生态环境 有效干预
  • 简介:8月17日上午,省法学会犯罪研究2015年度理事会议在福建警察学院召开。省法学会犯罪研究会长、福建警察学院院长刘瑞榕主持会议、副会长张昌荣教授向与会理事通报了研究2014年工作情况及理事调整增补事项,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意见思路。

  • 标签: 犯罪学研究 理事会议 法学会 副会长 学院 警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一个关系青少年全面发展、造福民族未来的崇高事业。在当今新的社会发展时代,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已成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与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为推进青少年社会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于2015年4月24日-26日在京召开"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研讨。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余逸群研究员主持。

  • 标签: 发展研究 教育科学 教育事业 研究中心 教育载体 文化环境
  • 简介:当前,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增加、网络犯罪的出现,以及网络黑客、网络婚恋、网络诱骗等网络伦理问题在青少年中的突显,无不与网络问题息息相关。而与青少年网络侵害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青少年上网成瘾,这不仅导致许多青少年无法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是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直接诱因。本文对英美国家与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展现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英美国家与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做出相关比较。

  • 标签: 英美国家 青少年犯罪 网络犯罪 分析与比较
  • 简介:当前,在英美国家和我国青少年的主要类型中,青少年犯罪逐渐成为"第四种类型"。在对英美国家女性青少年犯罪研究发现,卖淫、性虐待成为女性受害的重要原因。青少年前科、早年吸毒等事件与卖淫之间有着更强的联系;缺乏家庭关爱或者与家庭缺乏紧密关系也都与卖淫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儿童性虐待增加了卖淫的可能性,也增加了离家出走、药物滥用和其他违法行为发生的风险。而在我国,性犯罪青少年的常见和多发类型,性犯罪案件增长的比例、绝对数量都居于首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表现为:犯罪手段趋于成人化;团伙性、暴力性犯罪案件增多;呈现出低龄化倾向;女性犯罪数量增多;性犯罪的耻辱感日趋淡化等。

  • 标签: 英美国家 青少年犯罪 性犯罪 分析与比较
  • 简介:首先,向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各位同志表示欢迎和问候,对论坛胜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在全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投身依法治国伟大实践的大好形势下,中国预防青少年研究举办“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坛”,这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域的一件大事。来自全国各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途径与对策。江西作为承办方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刚才,江西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周萌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预防 论坛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专家学者 途径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