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冯可鑫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科技教育》 2019年第2期
  • 机构:家庭是个体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个体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当我们谈到“儿童”和“家庭”时,我们首先碰到的就是“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儿童一生的成长发展。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它决定父母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采用,与儿童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从而影响和作用于儿童,影响儿童的发展,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这是由PTR中国提供的2010年"实战对抗技巧"月刊系列专栏的第四篇文章。每一篇专栏文章都会教授基于如何提高实战表现而开展的各种训练方式,让您更快提高场上的实战水平,享受网球所带来的快乐。PTR是世界最大的国际性网球教练员组织,为网球教学专业人士和教练提供高质量的培训、全球认证以及卓越的会员服务,在全球122个国家拥有超过14,000名会员。PTR组织旨在推动网球运动的发展,致力于让世界变得不同。

  • 标签: 儿童 练习 网球运动 父母 球拍 建议
  • 简介: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问题受到媒体和学者的关注。父母外出打工将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母亲外出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低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这是由于父母不在家,特别是母亲不在家的儿童更倾向于同"后进同辈"交往,形成了不利于学习的同辈亚文化,最终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因此,应该从家庭、学校、农村社区三个层面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同辈交往,促成积极向上的同辈关系,激励留守儿童学业进步。

  • 标签: 农民工 同辈群体 留守儿童 学业成绩
  • 简介:当在城市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流动儿童认可了城市群体的优势地位,并认为通过自身努力能进入该群体时,他们会以未来身份掩盖当前的不利处境,或将当前生活与原来的农村生活比较,获得相对的满足感。同时,流动儿童还可能选择更具包容性的维度来模糊城乡间的差别,或是通过彰显自身所具有的品质来强调自身作为城市居民的资格。当流动儿童意识到在城市空间内所属群体的边缘地位,且认为现实生活中缺乏或没有充足的通道实现流动时,则可能会通过其他策略达到对高自尊的追求。

  • 标签: 流动儿童 社会认同 策略性 城市群体 农村生活 文化熏陶
  • 简介:摘要在计划免疫工作中,流动儿童管理可以说是重难点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接受免疫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免疫空白的情况,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机率,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积极进入社区进行排查,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强化流动儿童的管理,保证流动儿童接种工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就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情况进行论述与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社区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措施。方法应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儿保科接收的户籍地人口儿童流动人口儿童检查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比分析6月龄贫血病率、保健管理率与其差异原因。结果流动儿童管理率明显低于户籍儿童,6月龄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户籍儿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卫生保健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诱导因素为不重视、流动性大及家庭收入低等,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一致。

  • 标签: 流动儿童 卫生保健 保健管理
  • 简介:流动儿童已成为学校教育面对的一个特殊群体,流动儿童归属感缺失的影响因素及主要表现在于身份边缘、遭遇拒斥、教育不公、备受歧视、适应困难、文化混血等方面。全社会应从提升关注度、消除城乡二元壁垒、营造家庭氛围、缩短学校适应期、发展社区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帮助流动儿童建构归属感。

  • 标签: 流动儿童 归属感缺失 归属感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保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市流动儿童共500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流动儿童的保健情况,并与本市儿童保健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市儿童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疫苗接种率及保健建卡率,均优于流动儿童,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本市儿童的母乳喂养率,与流动儿童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动儿童保健情况主要受到经济因素与保健信息缺乏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流动儿童保健问题,给予一定的支持。

  • 标签: 流动儿童 保健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发达地区。每年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带来了大量的外来流动儿童。由于该类人群流动性大,造成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量加大,给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与服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管理好具有流动性高,家长文化水平偏低、保健意识较差,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等特点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是我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目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 标签: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 社区管理模式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来,随着苏州城市的发展,外来民工子女在我们这样的城郊结合部的学校中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外来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在语言、生活、学习习惯和受到的家庭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以至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状况。

  • 标签: 文化教育 儿童成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外来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社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驹桥镇大杜社地区流动儿童基本信息和查漏补种现状,旨在提升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早日实现麻疹消除目标.方法严格根据?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强化查漏补种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在实现地区卫生院和辖区村委良好协作的基础上,掌握辖区流动儿童实际情况,及时发送疫苗接种通知单,告知儿童家长定时前来查漏补种.结果我地区流动儿童数量主要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且与此同时,补卡补证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总体来说,疫苗漏种率呈现出升高趋势.结论地区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流动儿童数量的变化,虽然当前我地区流动儿童接种情况得到了改善,但还存在儿童疫苗接种不够及时以及接种合格率较低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流动儿童查漏补种体系,从根本上控制麻疹.关键词流动儿童;查漏补种;控制;麻疹;效果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13-01

  • 标签:
  • 简介:王毅杰、史秋霞在《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寻求一种积极的、正面的认同。研究发现,在客观社会通道相对封闭、自身信念系统呈多元化的前提下,流动儿童可能会通过转换比较方向与比较维度、扩大城乡间的差距等策略,来追求高自尊并获得正面的认同。

  • 标签: 社会认同理论 流动儿童 策略性 《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 多元化
  • 简介: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伴随着父母一起流入到其父母务工经商的所在地,大多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自我”概念形成过程呈现出特殊性。本文将围绕流动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分别对这个过程中存在的利弊进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以期最终达致对流动儿童群体的清晰认识,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 标签: 流动儿童 自我 形象标签化 生活场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市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间的240例流动儿童流动组)及196例户籍儿童(户籍组),对比两组儿童的主要保健指标,并分析其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除母乳喂养率外,其余保健指标均显著低于户籍组(p<0.05)。结论保健认知缺乏及经济因素是流动儿童保健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相关部分需加以重视,并给予流动儿童家庭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及给予经济上的扶持。

  • 标签: 流动儿童 保健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控江中学校长张群提出,对于许多城市而言,现在要较好地解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负担依然沉重问题,建议流出地政府也要承担起一定责任。流出地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教育券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流入地政府更好地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

  • 标签: 流动儿童 教育券 政府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 全国政协委员 中学校长
  • 简介:泉州是海西重要的制造业及港贸城市,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在促进泉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十一五”期间泉州流动儿童教育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流动儿童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 标签: 泉州市 流动儿童 教育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