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父母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论父母教育观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冯可鑫

家庭是个体最初的生活环境,是个体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当我们谈到“儿童”和“家庭”时,我们首先碰到的就是“教育”问题。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最根本、最持久的,甚至能够决定儿童一生的成长发展。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是父母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在依据和基础,它决定父母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的采用,与儿童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从而影响和作用于儿童,影响儿童的发展,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一、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

(一)父母教育观念的内涵

当今社会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家庭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会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色和需要,与此同时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二)父母教育观念的构成因素

父母的儿童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社会角度看儿童,父母把儿童看作独立的社会成员,另一种是从家庭的角度出发来看“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和权利,继而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持有相应的观点。

1.儿童观

我们可以把父母的儿童观概括为两种类型:一是“自主型”,认为儿童是独立的社会成员,儿童有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并且有独立的个性和发展的潜能;另一种是“依附型”,认为儿童对父母是依附的关系,儿童只能依附父母,无视儿童个性发展的潜能。父母的儿童观还表现为父母能否正确认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特征。

2.教育观

我们可以把父母的教育观概括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父母认为儿童的发展依赖教育,信奉教育为主导作用,这种父母对孩子能精心培养,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也可能受“教育万能论”的影响,夸大教育的作用,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培养孩子。第二种父母虽然承认孩子需要教育,但认为应该有社会分工,父母只需负责养育孩子,而教育孩子则是幼儿园、学校的事情,不愿意承担家庭教育责任;第三种父母否认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持有只是抚养却不教的态度,相信“树大自然直”,这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3.人才观

父母的人才观主要指父母对子女将来能否成才,成什么样的才,对人才价值的理解。它影响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其对子女的看法、期望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行为。父母的人才观也潜在的受到父母个人的生活经验、所从事的职业、社会经历等影响。

4.亲子观

父母对子女的看法各不相同,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我们将其概括为三类:一类是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他们的教育动机可叫做为国教子,这样的父母一般比较理智;二类是父母教育孩子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他们的教育动机是为了孩子自身,这类父母对孩子都比较宽容,教育方式也比较民主;第三类是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叫做为己教子,有这种想法的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亲自给孩子制定了奋斗目标,根本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或符合孩子的兴趣,因而常常违背孩子的意愿,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父母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家庭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观念与儿童发展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仅制约着父母素质的发挥,还决定着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标、态度与方式,并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最终影响孩子的发展。

二、我国父母的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新时期父母的教育观念出现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加之社会竞争力的激烈,父母的教育观念也相应的随之发生变化。目前看来,父母的教育观念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人才观与教育观倾斜

人才观,主要指父母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看法和期望。人才观的倾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才=成“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现在父母的普遍心态,这当然也是无可非议的,父母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有些父母对孩子抱有的“期望”太高,认为孩子只有成为“大家”才算有出息。他们忘记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同样的天赋,父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特长,这样不仅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反感,还会造成亲子关系对立,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2)成才=高学历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没有知识和文化科学素质,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大多数父母认为,孩子必须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了大学文凭,甚至更高的学历才是唯一的出路。有的父母自己没有接受过高等的教育,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孩子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他们不顾及孩子的自身具体情况,一味的让孩子朝着上大学的目标奋斗,给孩子施加了过重的心理压力。

2.儿童观与亲子观偏颇

儿童观直接影响父母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家长错误的儿童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是“大小人”

普遍父母把孩子看成是“大小人”,他们对子女的能力评估始终低于孩子的实际水平,常常把“少年”看成“儿童”,把“青年”看成“少年”。在父母的心里儿童在身心成熟之前是十分脆弱的,处于懵懂期,因此在家庭中父母有责任安排好一切。这种观点忽视了孩子的能力和发展。

(2)儿童的个性相同

有的父母认为儿童的个性都一样,别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应该能做到,兴趣爱好也应该都一样。其实每一个儿童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都是各不相同的。

(二)我国父母教育观念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分析

1.人才观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母对人才片面的理解,导致缩小了人才的范围,阻碍了孩子的个性等全面的发展。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甚至不切实际,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并且由于父母的要求过高,子女也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父母也会自然而然因此感到失望,随着时间会产生极不耐烦,教育方式也就难免粗暴。

2.教育观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不管是棍棒式教育、溺爱式教育还是放任式教育,这些错误的教育观都是有危害的,都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棍棒式教育会使孩子感觉家庭氛围较压抑,父母较专制的限制子女的行为;溺爱式教育父母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会使孩子依赖性强,缺乏主见,习惯于被安排,同时会阻碍儿童的个性发展;放任式教育是任其孩子自由发展,如果孩子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不能及时的接受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会导致恶性发展。更加会使孩子没有生活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3.儿童观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母没有正确的儿童观会很容易造成对子女盲目的教育。一种是想对子女实行超前教育,但是孩子并没有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感觉到很有压力,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甚至恐惧的心理。另一种是低估孩子的能力,否定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结果只能是阻碍孩子的发展。

4.亲子观错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父母把孩子当作家庭的私有财产,不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必然会同父母的专制产生对立或反抗,极容易产生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子女专制态度的父母,强迫孩子做其不愿意做的事,这样会使子女依赖性强,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还有对孩子控制干涉过多,会使孩子丧失自主能力。

三、我国父母教育观念错位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传统陈旧思想观念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受封建思想影响十分严重,封建礼数和陈腐思想更是一直左右着家庭教育观念。这是家长儿童观、人才观、亲子观和教育观产生问题的“遗传”因素。

(二)社会现实问题的困扰

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父母的生活方式、心理特点、价值观及可接受行为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目标和方法也存在着差异。随着社会经济转型速度加快,对社会成员要求不断提高,人才竞争激烈,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父母自身的问题

关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水平同其文化程度的关系,家长文化程度愈高,其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愈高,反之亦然。很多家长文化修养不高或者没有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等家庭教育必须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家庭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不能正确对待孩子和评价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导致本来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问题依旧出现。

四、改善父母教育观念的建议

(一)父母教育观念更新的重点

首先,正确的儿童观是父母教育观念形成的基础。父母要承认儿童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独立个体,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个体。儿童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其次,正确的教育观是父母教育观念形成的关键因素,父母要承认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承认儿童的发展是先天与环境作用的结果。

最后,家庭教育的重要理念就是有平等的亲子观,它是科学教育观念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良好关系的确立是父母教育观念转变的前提。

(二)帮助父母教育观念更新的建议

父母教育的观念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的内在需要进行更新。

1.父母教育儿童要因材施教

父母要把握好“因材施教”就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个性特点对其教育,这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较好的影响。

2.父母对儿童期望要合适

父母要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潜能,给予适当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堪负重的压力。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去接触自然和社会,让其在真实的生活中锻炼各方面能力,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3.父母要创设平等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谦虚、主动地向孩子学习可以不断地强化孩子的自尊感。父母要放平等地与孩子交往,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意愿。这样不仅家长能从孩子那汲取无限的活力,孩子也能在家长的重视、尊敬和请教的激励中形成内在成长机制,增加自我成长动力。

4.父母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父母的文化修养是影响儿童个体社会化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家庭因素。父母的文化修养,决定着父母对儿童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儿童的期望水平等,所以父母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父母不断的更新知识,运用合乎当代孩子成长需要尤其是丰富精神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手段来教育,从而使家庭教育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