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干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现状及干预措施

黄美琴

黄美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妇幼保健所204101)

【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362-01

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定期儿童健康检查,对儿童进行生长监测,早期发现儿童生长缓慢现象,及时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儿童身体健康。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率和服务质量,已成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健康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流动儿童群体越来越庞大,主要存在以下情况:一是流动儿童的家长主要来自农村,工作以打工为主,经济收入普遍较低,居无定所,流动性大,无暇顾及儿童的健康检查;二是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健康意识薄弱,卫生文化知识差,缺乏对儿童健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家长“重治轻防”的老观念、老思想,认为自家小孩未进行常规检查,同其他孩子一样长的白白胖胖,好好的,儿童健康检查产生的社会效益未能被充分认识;四是各级政府、卫生服务机构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不到位,流动儿童家长根本不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不了解儿童健康检查和计划免疫一样有政府承担一些费用,以为儿童健康检查和成人体检一样,需要增加自己经济负担,主动要求健康检查的流动儿童家长很少;五是有些流动儿童是计划外生育,儿童家长怕罚款而拒绝为儿童健康检查。

二、针对流动儿童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干预措施

1、政府重视,公安、教育、卫生和计生等多部门合作,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动态的流动儿童数据,流动适龄儿童无论何地出生和是否计划外生育,都由暂住地辖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完整的流动儿童保健册,享有与户籍儿童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供儿童保健健康管理服务。

2、广泛深入宣传政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普及儿童保健知识,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宣传,多方位的反复宣传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流动儿童家长的卫生文化知识,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参与儿童保健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

3、加强流动儿童的信息报告及信息资料的共享。主动搜索服务对象,每月与医院产科接产登记和派出所暂住人口登记的信息核对,尽早掌握流动儿童信息情况。通过互联网数据尽可能的做到信息共享和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4、培养合格的儿童保健人才队伍。传统单一、简单的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欣时期儿童保健的工作需求,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水平,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提升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不但具有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技能,又要具备对个体病人进行躯体临床疾病的诊治技术。增加家长对儿童保健体检结果的信任度,扩大儿童保健在家长心目中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5、依托中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金卡系统),及时与儿童家长信息沟通。国家计划免疫规划实施时间较长,有一定的影响力,大多数家长对疫苗接种认可度比儿童保健管理高,因此,面对第一次来本地接种的儿童,对所有适龄儿童全部纳入儿童系统管理,了解儿童的出生史、家属病史,全面进行儿童体格检查,掌握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一方面预防接种前对儿童的健康情况有个了解,筛查出预防接种的禁忌症;把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家长联系方式录入金卡系统,同时把详细咨询电话打印给家长,以方便家长咨询,同时利用该系统的短信平台对所有的儿童每周发送短信通知预防接种,避免家长遗忘。

流动儿童是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方法,如何提高儿童保健管理率,仅仅依靠妇幼保健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各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对流动儿童进行有效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