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肺部感染患者病原体分布、药敏及药敏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为急诊肺部感染抗生素的合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9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体情况、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前后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59例患者检出76株致病原,细菌株数49株,占比64.4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球菌分别19.74%、44.74%;肺炎支原体5株,占比6.58%;真菌13株,占比17.11%;巨细胞病毒9株,占比11.84%;革兰阳性菌中粪肠球菌敏感抗生素为青霉素G,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为苯唑青霉素,溶血葡萄球菌敏感抗生素为四环素;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抗生素均为美罗培南,药敏试验前后抗生素使用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率分别为27.58%、100.00%。结论革兰阴性球菌是急诊肺部感染中主要病原菌,对常规一线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其敏感抗生素大多为广谱、合成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建议尽早对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明确感染病原体的种类,为临床医生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改善预后效果。

  • 标签: 肺部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患儿耐受力相对较差,这为儿科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患儿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儿很容易哭闹,躁动等,往往导致护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造成家长的误解,从而影响了医患关系。为了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本文展开了相关研究,探讨抽屉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 标签: 抽屉式管理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情镜教学法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笔者医院儿科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4名进行实习的护理学生随机分组,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情境教学法,对两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评分、实践操作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科护理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科 护理教学 情境式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穿孔微创术在胃穿孔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胃穿孔患者50例,均采用胃穿孔微创术治疗,统计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胃肠动力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0例胃穿孔患者术中出血量为(85.80±12.40)ml,手术用时为(74.10±10.30)min,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7.10±3.01)h,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2.80±2.10)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12±0.28)d,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结论给予胃穿孔患者胃穿孔微创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用时短,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功能。

  • 标签: 胃穿孔 胃穿孔微创术式 胃肠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并比较悬吊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68例在我院行悬吊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68例同期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退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退热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悬吊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是住院费用相对的比较高,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悬吊式腹腔镜 开腹 子宫肌瘤 效果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血骨科手术应用回收自身输血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在骨科实施手术患者100例,随即将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回收自身输血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异体输血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dPCV、RBC以及Hb指标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RBC,PCV和Hb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证控制好患者进行无血骨科手术时间的同时,要想有效避免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红细胞标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议将回收自身输血技术用于患者手术治疗中,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 无血骨科手术 效果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随机抽取106例脑瘫患儿,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观察组施行引导教育理念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干预后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康复护理中采用引导教育理念护理,不但能提高患儿的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改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走动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倾听护理人员、手术医生及手术患者的倾诉,引导护理人员关注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团队协作意识,改善手术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方法2018年1月开始实施走动管理,护理管理者深入临床一线,在不断走动过程中发现临床存在问题,及时制定并指导实施改进措施,巩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结果2017年该工作模式实施前,患者满意度为97.46%、手术医生满意度为93.27%、护士体验与满意度为94.7%、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为96.3分。2018年实施走动管理模式后相应得分分别99.83%、97.76%、97.9%、9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得到了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的认可。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走动管理模式,有利于护理管理者直接获取临床一线的问题,及时针对性干预,达到护理人员团结协作目标,主动参与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及管理者管理水平,改善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采用“CSE-E-XX型血液回收机”将术中出血回收,经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分离、净化处理后回输。结果50例颅脑手术中35例因失血过多,在输注自体血基础上输异体血500ml-1000ml,术中、术后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自体血在颅脑外科应用效果较好,既解决血源紧张,又避免疾病传播,特别适用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脑外科手术,因快速将患者血液回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血 颅脑手术 应用及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1年内收治的60例翼状胬患者,按照其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目液功能无影响,在有效治疗的过程中可降低其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液压提升上颌窦底并植入种植体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待修复的患者4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随机分成两个组,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实验组采用改良液压提升上颌窦提升术治疗,同期植骨植入种植体。术前术后CBCT评估上颌窦提升效果,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骨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有效人数为16例,无效人数为4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有效人数为19例,无效人数为1例。结论改良液压提升上颌窦底同期植入种植体可以获得较好的短期临床疗效,与传统术相比,患者创伤小、感染率低,安全系数高、舒适度高,临床优越性高,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可作为一种新颖术进行推广。

  • 标签: 上颌窦提升术 改良液压式 穿牙槽嵴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方法以2018年1-12月收治的64例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康复护理,32例观察组给予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LQO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患者给予反馈早期康复护理,全面提升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反馈式 早期康复护理 出血性脑卒中 术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提拉缝合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5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分析组采用宫颈提拉缝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血浆输入量,术后止血率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采用宫颈提拉缝合的分析组术中出血量,血浆输入量,术后止血率及切口愈合时间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展示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宫颈提拉缝合的止血效果显著,且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较好。

  • 标签: 宫颈提拉 缝合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宫颈管 顽固性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导诊护理过程中采用“互动+不定期走动”管理方式的效果与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互动+不定期走动”,护理1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比较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工作质量以及患者就诊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工作质量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92.56%(P<0.05)。结论将“互动+不定期走动”管理方式用于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让患者更放心,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ldquo 互动+不定期走动式&rdquo 管理 患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实施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纳入我院妇产科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给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治疗,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阴道出血情况、止血效果及子宫切除情况、产妇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切除率及产褥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中开展改良子宫背带缝合术联合宫内球囊压迫及阴道塞纱,能够有效提高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及产褥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难治性产后出血 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宫内球囊压迫 阴道塞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后出血患者,在垂体后叶素加缩宫素治疗的同时并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计84例,随机分为采用垂体后叶素加缩宫素治疗对照组(n=42)与采用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实验组(n=42),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止血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在垂体后叶素加缩宫素治疗的同时并行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可明显提高止血效果,可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缩宫素 改良式B-Lynch子宫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