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意义。利用多参数FCM检测54例初治B-NHL患者的骨髓标本,并结合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FCM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单克隆B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肿瘤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结果表明,在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方面,FCM的检出率最高(27.5%,14/54例),其次为分子生物学方法(22.2%,12/54例),而形态学检出率最低(5.6%,3/54例)。3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将B-NHL患者淋巴瘤骨髓受累的检出率提高至38.9%(21/54例)。FCM方法诊断淋巴瘤骨髓受累的14例患者中,骨髓B淋巴细胞kappa/lambda轻链比值远超过诊断界值。FCM在早期患者(3/26例)中亦能检测到骨髓受累。在3例形态学诊断骨髓受累的患者中,FCM均检测到单克隆B细胞。FCM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0.4%(38/54例,p=0.14)。结论:对于B-NHL患者,运用FCM检测骨髓中单克隆B细胞,在诊断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方面敏感性高、准确性好。B-NHL早期患者也存在骨髓受累的可能,应及时在治疗前评价骨髓是否受累。采用FCM、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能提高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诊断效率。

  • 标签: 非霍奇金淋巴瘤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单克隆B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分型与流式细胞检测抗原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利用骨髓涂片染色观察两组各形态的分析,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分型与流式细胞检测抗原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析研究患者中患者应用CD45/SSC配合CD38+/CDl38+设门证实可疑瘤细胞比例为1.0%~75.4%。CD38(100%)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均值为88.91%,CD56(54.0%)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均值为68.72%,CD138阳性表达率均值为69.43%。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形态分型会影响预后的效果,由于骨髓瘤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分析患者其他临床指标从而进行评估预后。经过相应技术表明,细胞形态与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结合在一起,对诊断有好处,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临床中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形态 流式细胞 抗原表达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结合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和流式细胞术两种方法,对大鼠外周血突变型红细胞进行富集和检测,优化大鼠外周血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方法用20、40和80mg/(kg·bw)剂量的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连续3d给予SD大鼠,在染毒前、染毒后第7、14和28天分别采集大鼠外周血,经免疫磁性分离柱富集RETCD59-和RBCCD59-,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免疫磁珠分离柱前和柱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进行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NU各剂量组的RETCD59-和RBCCD59-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后,可以在3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Pig-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的RETCD59-或RBCCD59-细胞数量分别最高可达2×104个或9×104个。结论本研究联合运用免疫磁珠分离术和流式细胞术,建立并优化了大鼠体内Pig-a基因突变试验方法,实现了高通量检测,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 标签: Pig-a基因突变 免疫磁珠分离 流式细胞术 N-乙基-N-亚硝基脲 大鼠 外周血红细胞
  • 简介:摘要过敏性疾病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随着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basophil activation test,BAT)作为一种体外激活试验,已成为诊断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新型方法。将BAT标准化,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及过敏机制的探索这一过程非常重要。该文就BAT的主要原理及其在过敏性疾病诊治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 过敏性疾病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最瞩目的成就之一,流式细胞术(FCM)在CAR-T细胞的设计构建、患者入组、CAR-T细胞产品的性能检测、治疗后疗效评价、免疫功能评价、复发机制研究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广与规范FCM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组织了“流式细胞分析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专题报道,多篇文章分别涵盖FCM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应用的多个方面,包括专家共识、继续教育、专家述评、微小残留病检测、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检测等,以期促进FCM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应用的规范化,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大的帮助。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受体 嵌合抗原 T细胞 免疫治疗
  • 简介:为了研究现有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处理效果,评价水体安全状况,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对病毒核酸物质染色,结合流式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对某饮用水净化厂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中水样的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利用流式细胞法评估水样中病毒含量,对水样的固定、染色和稀释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随着戊二醛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高温染色(80℃)可有效防止低估水样中的病毒含量;利用Milli—Q纯水作为稀释液所产生的背景值较小,有助于病毒群落的分离。仪器对病毒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4counts/mL(R2=0.99),实现了利用流式细胞法对水样中病毒含量的快速有效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病毒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净化厂的活性炭一超滤膜工艺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病毒,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的病毒含量低于检测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工艺中水样病毒量突增,这可能是由于作为病毒宿主的细菌含量升高而导致,全套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病毒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和改善。

  • 标签: 环境学 病毒 流式细胞法 饮用水 污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应用的复检标准制定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12月选取60例进行尿液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这6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流式细胞仪进行尿液检测,并以显微镜检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显微镜检共检出52份尿液标本为阳性,需进行复检,复检率为86.67%;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8.08%、87.50%、96.67%、3.33%、1.67%。结论在尿液复检中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有效筛选出需要进行复检的尿液标本,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干化学 流式细胞仪 显微镜检 尿液复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流式细胞学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及生物安全管理方案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日~2021年4月30日我院1101例行流式细胞学检验的患者。其中甲组551例患者开展常规标本管理模式,乙组550例患者实施全程质量控制联合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评估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乙组检验合格率为99.64%,显著高于甲组98.37%;乙组生物安全不良事件总发生率(0.00%)明显低于甲组0.91%(P<0.05)。结论:全程质量控制联合生物安全管理方案应用于流式细胞学检验中,可提升检验合格情况,降低生物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流式细胞学 检验 质量控制 生物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检测HLA-B27在临床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去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5例确诊为AS患者(AS组)、95例疑为AS患者(非AS组)和45例健康体佥者(对照组)外周血进行HLA-B27表达的检测。结果AS组HLA-B27荧光强度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怍AS组和健康对照组[158.0±24.0比94.8±30.5和89.1±18.9、93.33%(70/75)比5.26%(5/95)和1.44%(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B27检测在诊断AS的敏感度为93.3%(70,75),特辛度为94.7%(90/95),诊断正确率为94.1%(160/170)。结论HLA-B27与AS高度相关,流式细胞检测HLA-B27在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流式细胞术 HLA-B27抗原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领域新的免疫治疗明星治疗技术,2017年至今已经有5款CAR-T细胞产品获批上市。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良性、快速、高效的互动也发现并解决了很多新的科学问题,大大拓展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的应用领域。MFC贯穿了CAR-T细胞制备、改进和功能评价、质量控制、体内存续、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评估监测全过程。CAR-T细胞高精度的靶向治疗所带来的新的临床问题,对流式细胞术从业人员采用MFC进行肿瘤准确免疫分型和微小残留病监测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疾病阶段,全面评估机体精细免疫功能状态的需求。靶向治疗时代,实验室和临床的及时沟通交流,对于获取正确MFC检测结果、辅助临床个体化诊疗尤为重要。

  • 标签: 受体 嵌合抗原 T细胞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 肿瘤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ll例SARS恢复期病人及32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ARS病人恢复期外周血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绝对数及CD3^+、CD3^+CD4^+CD8^-、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CD4^+CD45RA^+、CD4^+CD29^+细胞亚群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显著性意义;CD8^+CD28^+(特异性杀伤T细胞)百分比为2l.3%,明显高于对照组12.4%,而CD8^+CD28^-(T抑制细胞,Ts)细胞为8.74%,低于正常对照组1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RS病人恢复期T细胞亚群是异常的。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恢复期 T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测定
  • 简介: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鲤鱼、银鲫、黄颡、牙鲆等淡水和海水鱼类进行了DNA含量测定或倍性分析。通过几百个样品的测定和分析,认为流式细胞仪在DNA相对含量测定和倍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可以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分析。同时对待测样品的保存、处理及上样量等进行了一系列比较研究,找出最好的保存方法、最简便的样品处理方法和最少的上样量。流式细胞仪在水生生物的遗传育种、种群分化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DNA含量测定 倍性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一流课程"的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描述,结合其在不同学科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阐述"流式细胞术应用虚拟仿真实验"与线下实验内容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并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虚拟仿真实验 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流式细胞术及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FCSS)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初诊MDS患者资料41例,非MDS患者20例,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DS与非MDS患者进行比较,原始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均P<0.05),原始细胞群比例在MDS-MLD、MDS-EB1、MDS-EB2亚型间逐渐升高,在MDS-MLD与MDS-EB1、MDS-MLD与MDS-EB2、MDS-EB1与MDS-EB2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粒细胞在MDS-MLD与MDS-EB2、MDS-EB1与MDS-EB2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群比例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FCSS≥2分时,FCSS对MDS诊断的特异性为90.25%,敏感性为85.40%。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及FCSS对诊断MDS有很大的临床意义,且实用性强。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积分系统 免疫表型
  • 简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以浆细胞恶性增殖、溶骨破坏为特征,表现为M蛋白、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受损和免疫功能异常。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其免疫表型特点,已经作为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检测手段,在辅助诊断、评估预后以及监测微小残留病灶方面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本文就将免疫表型分析在MM中的应用进展方面作一个综述,包括流式细胞术在MM中的应用和MM中流式免疫表型的特点。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Th1/Th2细胞的数量,进一步探讨其在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检测4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抗凝血CD4+T淋巴细胞IFN—γ、IL—4的分泌,分别反映Th1、Th2细胞的数量。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样细胞因子IFN—γ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Th2样因子IL—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1水平明显增高,Th2水平基本正常,提示可能是因为Th1/Th2比例失衡导致再障造血衰竭。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Th1/Th2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感染状态慢性HBV患者外周血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CTL)频率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HBcAg18-27表位肽-HLA-A*0201五聚体(MHCPentamers)及CD8单克隆抗体,设计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针对该肽段的特异性CTL数量,以占总计数CD8+细胞数的百分比表示,同时对HLA-A2等位型进行鉴定。结果18例非HBV感染患者中12例HLA-A2-(对照组)特异性CTL数为0.33%-3.90%,中位数为1.04%。HLA-A2-的CHB、LC、HLA-A2+的CHB特异性CTL数为分别为0.25%-10.69%、中位数1.60%、n=24,0.34%-12.20%、中位数1.85%、n=13,0.20%-29.90%、中位数1.41%、n=24,三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HLA-A2-的PHC、HLA-A2+的LC、PHC特异性CTL数分别为1.27%-20.30%、中位数6.69%、n=5,0.14%-18.40%、中位数2.88%、n=18,0.72%-39.22%、中位数1.33%、n=7,三者显著高于对照组。HLA-A2-抗病毒治疗者特异性CTL数显著高于相应未抗病毒治疗者。HLA-A2+未抗病毒组中血清HBVDNA<103copies/mL、ALT<40IU/L者特异性CTL频率有增高趋势。结论HBV抗原肽-HLA-A*0201五聚体流式细胞技术能在体外直接检测外周血HBV特异性CTL频率的变化,其水平一定程度反映不同临床感染状态慢性HBV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表位免疫应答的差异。

  • 标签: HLA-A2抗原 MHC-五聚体 CD8+T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流式细胞术(FCM)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检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靶点筛查、CAR-T细胞产品成分鉴定、毒性预估、微小残留病(MRD)检测、免疫功能评价、免疫微环境研究等。为了深刻认识FCM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这一新兴领域的作用,规范每一项应用中的操作,进一步促进其在CAR-T细胞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此专家共识。

  • 标签: 受体 嵌合抗原 T细胞 流式细胞术 共识
  • 简介: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对判断儿童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初诊的196例B-ALL患儿,通过流式细胞术监测以上患儿诱导化疗第15天、第33天、第12周的骨髓MRD。结果:MRD阳性组中中危和高危分型的比例明显高于标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各时间点MRD,显示MRD水平越高,患儿的复发率越高,3年EFS越低。其中第15天MRD≥10-2组、第33天MRD≥10-4、第12周MRD≥10-3组的患儿预后不佳;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第12周MRD≥10-3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流式细胞检测MRD对儿童B-ALL具有重要的临床预后判断意义;需动态监测MRD,第15天MRD≥10-2、第33天MRD≥10-4、第12周MRD≥10-3的患儿预后不佳,需调整危险分层及化疗强度;第12周MRD≥10-3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微小残留病
  • 简介:目的微量残留病(MRD)监测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早期治疗反应中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MRD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流式细胞术和PCR技术,但单用一种方法均不能为所有的患儿找到合适的监测标记,该研究探讨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是否能为大多数ALL患儿找到合适的MRD监测标记。方法联合应用流式细胞术和PCR技术筛选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01年9月至2003年10月126例新发ALL患儿骨髓标本的异常免疫表型及抗原受体基因重排。结果①106例B系-ALL患儿骨髓标本用四色流式细胞术进行了MRD免疫表型标记的筛选,其中11例标本未筛选出监测标记,阳性率为89.6%;有1个监测标记的标本为11例(11.6%),至少有两个标记的标本占88.4%。②PCR技术筛选27例ALL骨髓标本抗原受体基因重排,26例至少有一个标记(占96.3%),其中9例(34.6%)骨髓标本只有一个监测标记,17例(65.4%)至少有两个监测标记。在T系-ALL骨髓标本中,以TCRVγⅠ—Jγ1.3/2.3阳性最多,双等位基因重排发生阳性率较高;系性交叉抗原表达在B系-ALL骨髓标本中表达较高,达57.1%(4/7)。③两种方法联用能为121例(96.0%)的患儿提供合适的筛选指标。结论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异常免疫表型与PCR技术检测抗原受体基因重排联用,可为绝大多数的ALL患儿找到合适的MRD监测指标;在抗原受体基因重排中,存在系性交叉抗原表达及双等位基因重排。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微量残留病 免疫表型 抗原受体基因重排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