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本研究选取我院64例门诊和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RP(%),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健康体检组经检测后RP(%)值为7.33±2.17,ITP患者组RP(%)值为21.13±6.27,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AA患者组RP(%)值为5.82±1.2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AML患者组和MDS患者组RP(%)值分别为8.26±2.45、8.12±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为网织血小板更准确的诊断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应用创造了条件,网织血小板在血液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仪 网织血小板 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在医学实验中,流式细胞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操作过程简单快捷、分析准确快速、结果清晰明确,在医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医学实验的实际情况,对流式细胞仪在医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流式细胞仪医学实验应用
  • 简介: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和RAEB-2亚型患者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并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分析比较流式细胞术和骨髓涂片计数的原始细胞比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进行设门,计数其比例并分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和骨髓涂片检测RAEB-1与RAEB-2亚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3例RAEB-1亚型患者,原始细胞阳性表达CD34、HLA-DR、CD117、CD33、CD13、CD15、CD11b、CD3、CD19、CD7、CD56的患者分别有10例、12例、8例、11例、11例、3例、7例、0例、0例、3例、2例;16例RAEB-2亚型患者,原始细胞阳性表达上述抗原的患者分别有12例、13例、3例、12例、15例、7例、5例、0例、1例、4例、2例;RAEB-1与RAEB-2亚型间各种抗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9例患者中原始细胞跨阶段表达CD15、CD11b的患者分别有10例、12例;④29例患者中原始细胞跨系列表达CD3、CD19、CD7、CD56的患者分别有0例、1例、7例、4例。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对MDS患者原始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以为诊断及鉴别诊断MDS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原始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100尿沉渣分析仪、H-100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在尿常规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用UF-100、H-100和显微镜检测这三种方法对尿中红、白细胞进行分析。结果UF-100尿沉渣分析与显微镜检出率较高,干化学分析低于前两者。结论这三种方法对红细胞检测敏感度略高于白细胞的敏感度。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干化学分析仪 相差显微镜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KNF-100型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取清晨中段晨尿标本,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对564例患者全为阴性的标本用尿沉渣显微镜法进行确认。结果564例经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标本,经尿沉渣显微镜法确认后,红细胞镜检阳性数为28例,假阴性率约为5.0%,白细胞镜检阳性数为67例,假阴性率约为11.9%。结论使用尿液干化学法分析仪检测为全阴性的结果时,为了避免造成漏诊和误诊,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镜检标准,选择性进行显微镜复查确认,这样有利于临床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观察。

  • 标签:
  • 简介:首先分析了单模式、双模式和四模式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建立了中转功率与调速比的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对该3种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进行了电机的匹配和性能对比,并得出该3种功率分流式混合驱动系统的适用场合.

  • 标签: 全电车辆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功率分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WBC、RBC。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检测尿液WBC、RBC的参照标准。在检测WBC时化学分析仪检测较显微镜检测检出率低,沉渣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效果较为一致,在检测RBC时显微镜法比沉渣仪分析法对红细胞检测率较高,总的来说,对于红细胞检测显微镜检测比两种仪器检测检出率均高。结论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中的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只能最为过筛实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一种上皮来源的在多种肿瘤内普遍表达的跨膜蛋白。近年来针对该受体研发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已经在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carcinoma,NSCLC)患者中显示出明显的疗效。许多回顾性研究已经证实EGFRTKI疗效与EGFR突变之间存在关联,存在敏感突变的患者经TKI治疗的客观缓解率(RR)在30%以上,而无突变者仅为10%。其中19外显子的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L858R突变为主要的敏感突变,T790M为部分对TKI敏感的患者中常见的继发耐药突变。因此治疗前应进行EGFR突变(mEGFR)的检查,在治疗中仍应持续监测突变的发生,这对于靶向治疗的个体化及社会医疗成本的节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 循环肿瘤细胞 全基组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化学法对尿液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检测的筛查意义。方法通过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对386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测得的尿液RBC和WBC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86份尿液经干化学法检测RBC阳性111例,阳性率为28.75%,沉渣镜检99例阳性,阳性率为25.65%;干化学法检测WBC阳性23例,阳性率6.00%,沉渣镜检阳性31例,阳性率为8.03%。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RBC和WBC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由于许多其他因素的干扰,故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沉渣镜检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尿沉渣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300份尿液标本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并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两者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各有优劣,在尿液检测时,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必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法 尿沉渣镜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聚丙烯输液袋的细胞毒性情况。方法本实验选取了3个不同批次的样品,采用琼脂覆盖法来进行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细胞毒性检测。结果在琼脂覆盖法试验中,使用L-929细胞在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检测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的脱色区和细胞溶解现象,细胞毒性评级为0级。结论直立式聚丙烯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作用,值得在静脉输液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 琼脂覆盖法 细胞毒性
  • 简介:奶牛的体细胞检测如今已成为衡量乳品品质的重要指标,并且是隐形乳房炎诊断的最主要指标。毫无疑问,体细胞数的测定将在未来的奶牛养殖以及乳制品加工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今我国仍然没有体细胞数相关标准的出现。但是目前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把体细胞数(scc)作为原料奶(生奶)质量控制的必检项目,并且作为指导奶牛养殖和乳品生产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奶牛 牛奶体细胞数 检测
  • 简介:血小板是多功能细胞,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出血与止血疾病的一个常用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正确诊断与治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计数准确性与血小板本身具有易黏附、凝集、破坏和变形等特点,与所用器材的准确性、清洁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直接相关联。本文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及其对策报道如下。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液分析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镜检、尿干化学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白细胞结果的符合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集新鲜晨尿标本1350份,2小时内用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与相差显微镜、干化学法分别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然后将三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350份标本中UF-500i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胞阳性率为33.7%,敏感性为95.5,特异性92.4;白细胞阳性率为32.9%,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96.6。结论UF-500i尿沉渣分析仪简便、快速,正确率高,但仍有一定的影响因素,实际工作中要与镜检有机结合,综合分析,不能过分依赖仪器,避免仪器检测造成的某些误诊、漏诊。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临床意义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在缺铁性贫和地中海贫血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50例的血常规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RET-He(33.09±1.18)pg;缺铁性贫血患者组Ret-He(21.18±3.98)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患者组Ret-He(23.21±5.48)p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组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t-He测定在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鉴别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 含量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LX-30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8月本院病人的新鲜晨尿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用一次性无菌尿样采集杯收集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二管,一管用于LX-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另外一管用于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LX-3000检测中红细胞总阳性率和白细胞总阳性率分别与显微镜检结果中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细胞、红细胞结果均有不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LX-3000尿沉渣分析仪虽然简便、快速,但有一定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镜检有机结合,才能避免仪器检测造成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免疫学指标,并探讨免疫学指标改变与恶性程度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87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和25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IgG、IgA、IgM、C3、C4含量。结果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纤维化(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伴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下降,与病情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 标签: 全血细胞减少 免疫球蛋白类 补体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法对24例智齿拔除后应用替硝唑预防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观察白细胞与体温的变化,发现智齿拔除后IL-1β水平明显偏低,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障碍。通过口服替硝唑治疗后,患者IL1-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免疫防御等功能得到回复,结果显示IL1-β参与替硝唑药物引起免疫功能的异常反应。

  • 标签: 替硝唑 白细胞介素1-&beta 干槽症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技术(TCT)检测宫颈细胞阳性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探讨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1-2011.10在我院健康体检及门诊患者的4800例人群进行TCT检查和TBS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取宫颈活检,做病理诊断。结果4800例图片中检查出异常涂片209例(ASC-US及其以上者),占总标本数的4.35%,其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31例,占总阳性例数的14.83%;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45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1.53%;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78例,占总阳性例数的37.32%;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53例,占总阳性例数的25.36%;鳞癌2例,占总阳性例数的0.96%;对209例TCT检查结果异常者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炎症占7.18%(15/209);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96.65%(202/209),其中CINⅠ106例,CINⅡ69例CINⅢ27例;鳞状细胞癌占0.96%(2/209)。结论TCT检查伴TBS诊断系统作为妇科宫颈常规筛查,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且与病理活检有着非常接近的相符率,是一种高效简变快捷的宫颈病变初筛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 TBS诊断系统 阴道镜 活组织病理检查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