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并发带状疱疹护理措施。方法分析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总结7例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密切的观察、分析及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7例并发带状疱疹患者均顺利康复,保证患者如期完成治疗计划。结论针对恶性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特点,加强病情观察和做好整体护理,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带状疱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静脉留置针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行化疗,并与采用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行化疗作比较。结果两组穿刺置管后留置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问为5.92d,对照组为2.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8,P<0.01)。两组发生静脉炎比较观察组发生1例、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10例、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75,P<0.05)。结论颈静脉留置针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安全的输液途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期间肿瘤体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治疗的64例早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同期放化疗,全组患者的肿瘤均减小为治疗前的的20%以下,疗效显著。结论同期放化疗是综合治疗癌症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治疗早期小细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早期小细胞肺癌 同期放化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肿瘤复发是影响胃癌和肠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胃癌和结直肠癌虽然同属消化道肿瘤,但术后复发的形式明显不同.对胃癌来说,腹膜转移占40%~50%,肝转移占10%~15%,而结直肠癌则相反,肝转移占50%左右,两者预后也不一样,胃癌肝转移预后较差,结直肠癌的肝转移则发展较慢[1-3].腹腔热灌注化疗(continuoushyperthermicperitonealperfusionchemotherapy,CHPPC)作为一种新兴的腹腔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手段,其在预防与治疗恶性肿瘤腹膜种植转移及其并发恶性腹水等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4-6].我院目前使用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由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腹腔温度控制范围40~45℃,测温精度≤±0.1℃,控温精度≤±0.1℃,流量调节范围200~600ml/min连续可调,流量精度≤±5%.

  • 标签: 化疗治疗 应用腹腔 恶性肿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药联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常规应用雷莫司琼治疗,观察化疗后缓解胃肠道反应的效果。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中药药源广泛,价格低康,针刺简便易行,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针药联合 肿瘤 化疗后胃肠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预防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经验。探讨风险环节管理在降低肿瘤内科病人静脉化疗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我科136例需进行静脉化疗肿瘤患者进行风险环节管理,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环节,观察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加强风险环节管理减少及避免了化疗静脉渗漏,无因化疗静脉外渗而导致护理纠纷和投诉,满意度调查达到99%。结论风险环节管理能有效控制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环节管理静脉化疗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地孕酮治疗肿瘤化疗引起的呕吐和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化疗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在化疗的基础上使用甲地孕酮治疗呕吐;对照组30例,在化疗基础上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呕吐。两组化疗均用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呕吐发生率分别是43.3%和66.7%(P<0.05),迟发性呕吐发生率分别是3O.0%和60.0%(P<0.O1);白细胞减少的比率分别是50.0%和7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中,应用甲地孕酮防治呕吐效果显著,同时可明显缓解白细胞减少症。

  • 标签: 甲地孕酮 化疗 呕吐 白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联合恩度,具体恩度的用法为7.5mg/㎡(1.2×105U/㎡)生理盐水500ml+恩度15mg缓慢静脉滴注3.5h,连续应用14d,间歇休息7d,3周为1疗程。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及用药观察和护理。结果5例出现轻微的心脏毒性反应;3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经过积极处理和精心护理后缓解,并顺利完成本周期的治疗;4例因出现严重的心脏不良反应,经过用药处理症状缓解不明显,拒绝继续进行治疗。结论恩度联合放化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或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 标签: 恩度 恶性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溴米那普鲁卡因,西咪替丁,吗丁啉联合用药,加上系统的护理对预防或减轻妇科肿瘤患者因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分组,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组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对照组单独使用托烷司琼。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对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药物联合给药预防或减轻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的作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托烷司琼,同时做好相关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更顺利度过化疗期。

  • 标签: 妇科肿瘤化疗 恶心 呕吐 联合用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护理中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及控制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手足口病 护理体会
  • 简介:1986年,美国心理学家南茜·艾森博格(NancyEisenberg)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学术界在探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时,大都主要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的承诺。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组织支持理论(OrganizationSuppomTheory,OST)。

  • 标签: 组织氛围 干部教育培训 组织支持理论 心理学家 员工 学术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妇产科112例腹部切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术前、术后护理,探讨护理要点。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前进行饮食调节,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的切口护理和康复指导,促进了切口的愈口,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对患者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手术风险。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的检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采用新辅助化疗TE方案对50例Ⅱa-Ⅲb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两周期,化疗前用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病理诊断,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C-erbB-2、Ki-67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表达阴性者有效率高于p53阳性者;Ki-67表达≥30%者有效率高于Ki-67表达<30%者。结论p53、Ki-67蛋白表达水平是乳腺癌TE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重要预测因子,表达阴性者对TE方案敏感。

  • 标签: 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蛋白质p53 Ki-67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实施护理干预对感染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90例,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肿瘤化疗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50例及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科学化、整体性护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50例中,感染1例,占2%;对照组40例中,感染3例,占7.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中加强科学化、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肿瘤化疗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化疗结合介入疗法治疗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年收治的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1例为治疗组,以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耐药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EMA/CO全身化疗方案,化疗前后给予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给予EMA/CO全身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缓解、病情稳定、病情进展的比较,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化疗结合介入疗法有利于缩短全身化疗疗程,减少毒副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化疗 介入 耐药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留置PICC患者化疗间歇期维护的安全性。方法对留置PICC患者实施专职护理,标准的PICC维护和患者教育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结果46例患者均未发生护理有关的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严格执行PICC维护模式,保证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留置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方案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安全维护模式 化疗间歇期
  • 简介: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运用成效。方法对96例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愉快地接受静脉化疗,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化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顺利地完成化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舒适护理 静脉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消化道肿瘤手术中的疗效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我科42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术中行腹腔热灌注化疗1次,化疗液温度约43.5-45.0℃,灌注时间约40-50分钟。结果腹腔热灌注化疗成功率为100%。热灌注化疗期间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术后无明显毒副作用及并发症。腹腔热灌注组较对照组增加了患者的术后腹胀发生率(P<0.05),但是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专业有助于腹腔热灌注化疗安全进行、避免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及延长生存期。

  • 标签: 腹腔热灌注化疗 消化道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肿瘤病人化疗应用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随机将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成两组,静脉留置针组80例,普通7号输液器组40例,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并发症及成功率。结果静脉留置针可提高输液通畅率、减轻疼痛及减少了化疗药物的外渗。结论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护士工作量,在肿瘤病人的化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肿瘤病人 化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