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酸钠(NaB)是否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改善糖尿肾脏(DKD)炎症和纤维化。方法无特定病原体(SPF)级C57BL/6雄性小鼠24只,8周龄、16~1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50 mg/kg)复制的DKD模型组(DKD组)、NaB溶液(每48小时40 mg/kg)腹腔注射干预组(DKD+NaB组),每组8只。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HG)组(30 mmol/L葡萄糖)、HG+NaB组(30 mmol/L葡萄糖和1 mmol/L NaB)、HG+NaB+乙酰转移酶活性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抑制剂(A485)组(30 mmol/L葡萄糖、1 mmol/L NaB和10 μmol/L A48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IL-6、MC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泛丁酰化、H3K9丁酰化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和肾系膜细胞TGF-β、纤连蛋白(Fn)、P300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DKD组比较,DKD+NaB组小鼠UACR、血清IL-6、MCP-1水平均下降,肾脏组织的TGF-β和Fn的蛋白、mRNA表达均下降,泛丁酰化修饰、H3K9丁酰化修饰以及P300的蛋白、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HE、Masson染色显示,小鼠肾脏组织硬化及纤维化程度改善。体外实验结果表明,NaB呈浓度依赖性上调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水平;与HG组比较,HG+NaB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明显上调,IL-6和TGF-β的蛋白表达均下调;与HG+NaB组相比,HG+NaB+A485组的肾系膜细胞泛丁酰化和H3K9丁酰化修饰均下调,MCP-1、IL-6的蛋白、TGF-β的蛋白及mRNA、Fn的mRNA表达均上调(均P<0.05)。结论NaB可能通过组蛋白丁酰化修饰途径,抑制肾脏炎症及纤维化基因表达,改善DKD肾脏损伤。

  • 标签: 糖尿病肾脏病 丁酸钠 组蛋白丁酰化 炎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脏(DKD)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历信息管理系统2005—2016年住院患者。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名称、其他诊断名称、日均住院费用、住院总费用等资料。将患者按微血管并发症种类分为DKD组、糖尿视网膜病变(DR)组和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组,分析不同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DKD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 851例糖尿患者,DKD患者为23.13%(3 435/14 851)。不同年龄、性别和统计年度,糖尿患者三种微血管并发症(DKD、DR和DPN)的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R和DPN相比,DKD患者实际住院天数最长,为12(8,16)天,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最高,分别为(966.49±438.99)元和(12 852.88±12 820.50)元。不同年龄、合并多种微血管并发症、合并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日均费用和总费用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微血管并发症数量、DKD严重程度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β值为0.11)。结论DKD患者住院经济负担重,年龄、微血管并发症数量、DKD严重程度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对住院总费用的影响最大。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脏病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伴慢性肾病的高龄患者效果如何。方法本次以我院2014.3-2015.6收治的92例糖尿伴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各46例,A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B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另外给予前列地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与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血糖与肾功能等指标恢复情况均落后于B组患者,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伴慢性肾病的高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合理采用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疗效满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慢性肾病 前列地尔 疗效
  • 简介:摘要遗传性肾脏是一大类与遗传有关、涉及不同病因的肾脏疾病,在儿童慢性肾脏中遗传性肾脏约占50%。常见的遗传性肾脏包括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纤毛病、遗传性肾小球和遗传性肾小管等。大部分遗传性肾脏确诊依赖基因诊断。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慢性肾脏( chroni c kidney disease,以下简称 CKD )患病率和发病率的增高,并且在未及时治疗或病情加重时导致透析治疗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慢性肾脏在逐渐变为威胁人体健康的 高 发疾病的同时,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浅述了慢性肾脏的相关预防和治疗。

  • 标签: CKD 防治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CKD)的影响因素多样,包括年龄、行为生活方式、饮食、代谢性疾病和遗传等多个方面。其中,年龄是CKD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CK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饮食和生活方式对CKD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引起CKD。此外,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高尿酸血症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促进CKD的发展。控制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CKD。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异常 代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糖尿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从而为临床上制订更好的DN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39家血液透析中心因糖尿。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58例患者的贫血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58例患者中贫血患病率为90.1%,男女患者贫血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639);各年龄段糖尿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年龄组患者发生贫血率呈上升趋势(P=0.003);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率为85.1%,使用EPO平均剂量为139.50±59.12(17.76~430.11)u/(Kg·W);轻、中、重度贫血组EPO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149);各个不同贫血程度组EPO使用剂量之间有差别(P=0.006),重度贫血组剂量最高,轻度贫血组剂量最低。结论糖尿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其贫血的治疗率较高,但达标率低。

  • 标签: 贫血 糖尿病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croRNA-26a-5p(miR-26a-5p)对糖尿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4周龄db/db小鼠按数字表法被分为db/db组、db/db+agomir-NC组、db/db+miR-26a-5p agomir组,每组10只,设同周龄db/m小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饲养至10周龄时观察各组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肾脏肥大指数(kidney weight/body weight,KW/BW)、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等指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观察miR-26a-5p的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肾组织miR-26a-5p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6,TRPC6)和Nephrin表达。(2)体外实验:小鼠足细胞(MPC5)被分为正常糖组、高渗组、高糖组、高糖+miR-26a-5p mimic组和高糖+mimic-NC组共5组,测定各组足细胞miR-26a-5p及TRPC6和Nephr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6a-5p和TRPC6 mRNA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1)体内实验:与db/m小鼠相比,db/db小鼠肾组织光镜下见肾小球体积增大,电镜下见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率增加,ACR、FBG和血脂升高(均P<0.01),miR-26a-5p及Nephrin表达减少(均P<0.05),而TRPC6表达增多(P<0.05);与db/db+agomir-NC组相比,db/db+miR-26a-5p agomir组小鼠肾脏理改变减轻,肾组织TRPC6表达和ACR降低(均P<0.05),Nephrin表达增多(P<0.05)。(2)体外实验: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足细胞miR-26a-5p表达减少(P<0.01),Nephrin表达减少而TRPC6表达增多(均P<0.05);与高糖+mimic-NC组比较,高糖+miR-26a-5p mimic组足细胞TRPC6表达减少(P<0.05),Nephrin表达增加(P<0.05);荧光素酶实验提示miR-26a-5p靶向调节TRPC6表达。结论DKD足细胞中miR-26a-5p表达减少,miR-26a-5p可以通过抑制TRPC6表达减轻DKD足细胞损伤。

  • 标签: 足细胞 微RNAs TRPC阳离子通道 糖尿病肾脏疾病 MiR-26a-5p TRPC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型糖尿(T1DM)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慢性肾脏(CKD)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1DM患者33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1DM合并NAFLD组(146例)和T1DM未合并NAFLD组(188例),比较两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CKD比例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1DM患者中NAFLD与CKD的关系。结果与T1DM未合并NAFLD相比,T1DM合并NAFLD组白蛋白尿比例(42.5%比22.9%,χ2=14.637,P<0.001)和CKD比例(45.9%比23.9%,χ2=17.771,P<0.001)更高,eGFR水平更低(Z=-1.967,P=0.0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27,95% CI:1.186~4.181)。进一步按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中位数分层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年龄<47.5岁,年龄≥47.5岁,病程≥6年,BMI<21 kg/m2,BMI≥21 kg/m2的T1DM患者中,NAFLD仍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分别为2.861(1.342~6.099)、2.705(1.171~6.246)、3.951(1.701~9.176)、2.589(1.235~5.426)、3.022(1.245~7.338);而在病程小于中位数的T1DM患者中,NAFLD不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病程较长的T1DM患者中,NAFLD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1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合并慢性肾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收治的80岁以上糖尿合并慢性肾脏患者当中抽取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80岁以上糖尿合并慢性肾脏的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龄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前列地尔 疗效 安全性
  • 作者: 张盈莹 卓永 欧佩 李晨光 赵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7
  • 出处:《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检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300134,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医院检验科 854000,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检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激素与发育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 300134;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藏医院检验科 854000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藏区糖尿肾脏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肾损伤分子-1(KIM-1)的水平,评估尿NGAL及KIM-1水平对藏区糖尿肾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6月在昌都市藏医院住院的糖尿肾脏患者150例,根据24 h尿检连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DM1)组、微量白蛋白尿(DM2)组、临床白蛋白尿(DM3)组,每组各50例,同时随机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尿NGAL、尿KIM-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尿NGAL、尿KIM-1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24 hUAER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NGAL、尿KIM-1对藏区糖尿肾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DM3组、DM2组、DM1组、对照组尿NGAL及尿KIM-1水平逐渐降低(P均<0.001);尿NGAL及尿KIM-1与eGFR呈负相关(r=-0.798、-0.845,P均<0.05);尿NGAL及尿KIM-1与24 hUAER呈正相关(r=0.792、0.821,P均<0.05);尿NGAL单独用于诊断糖尿肾脏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尿KIM-1单独用于诊断糖尿肾脏的AUC为0.861,尿NGAL、尿KIM-1联合应用于糖尿肾脏的诊断AUC为0.914。结论尿NGAL及KIM-1均可用于藏区糖尿肾脏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预测,且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

  • 标签: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肾损伤因子-1 糖尿病肾脏病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