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理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护理质量管理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价值及其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科学、灵敏、实用、统一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对护理工作所能影响的最重要的患者结局进行评价,提升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并体现护理的独特价值,促进良好护理环境的形成、优质护理的深化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标签: 敏感与特异性 质量评价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不断提升,医护意识不断加强,极大的提升了传染病房的护理质量,能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所以在医疗护理之中想要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相关人员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护理管理体系,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人性化的科学护理,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下文就提高传染科病房护理质量的途径展开论述。

  • 标签: 提高 传染科病房 护理质量 途径
  • 简介: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手术室护理行为规范前后对照,在非规范组、规范组分别随机抽取患者、医生110例及100例。结果患者满意率由84.55%上升到96.36%,医生满意率由81%上升到98%,两者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行为规范,顺应了现代管理潮流,规范明确、细化,制成册,指导工作,融洽护患、医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晚期肝癌。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69%低于常规组15.38%(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8.28%高于常规组81.03%(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对病痛、睡眠质量和焦虑等情绪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并且可以根据心理问题进行正面的疏导和安慰,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让其感知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晚期肝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干预意义。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76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常规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细节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手术室环境质量、操作技术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细节护理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细节护理组手术室环境质量、操作技术评分、护理服务态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绪相近,P>0.05;干预后细节护理组焦虑、抑郁情绪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对患者满意度有提高作用,可改善护患关系,还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细节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干预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血透室日常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至本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优良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得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血透室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透析室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无缝式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7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应用无缝式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无缝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根据Likert5级评分,确定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士性格及特征、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及流程、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0.2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应用无缝式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无缝式护理 护理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及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9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分别给予两组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参考组护理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1%、7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结核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急诊急腹症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急诊住院部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分别行以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焦虑及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人性化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专业技术、语言沟通、护理流程、仪表行为、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人性化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护理后人性化组的这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护理后,人性化组并发症发生概率(10.20%)明显低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概率(32.6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急腹症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可以让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 急腹症 患者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对于干部病房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行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干部病房内推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医院普遍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干部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调查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与无痛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12.34±4.21)mmHg、舒张压为(74.85±4.36)mmHg、心率为(72.51±3.20)次/min,均优于对比组,P<0.05;调查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可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有利于改善护理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无痛护理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寻求优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84例行择期手术病人,随机把全部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无痛护理技术,主要包括术前无痛技术、术中舒适无痛护理、术后恢复护理及术后随访等细节方面的无痛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能够增加择期手术患者的舒适度,确保其在术中血压、心律等指标的平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降低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减少医患间的纠纷,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无痛护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接诊于我院的拟行冠心病介入术的96例病人被分为2组(依据护理方式,每组4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均被给予常规护理的措施,此外,观察组再被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人员护理评分相关指标、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患者满意度。结果入选风险管理小组的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后其基础护理及专科知识水平、沟通应急能力及技能操作能力均较一般护理人员更佳。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经护理风险管理后,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x2=8.185,P=0.016)及纠纷投诉率(x2=9.426,P=0.001)均明显比对照组低;而其满意度(x2=6.413,P=0.039)却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护理能力,使护理风险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病人的满意度也可被大大提升,效果卓越,值得临推广运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介入术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现代化医院护理管理者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升日常护理质量。方法主要从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护理管理者自我效能管理、科学护理模式与临床应用的有机结合、护理人力资源、临床教学与培训能力、护理人员专业晋升与发展、临床教学与培训能力、绩效评估为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预防几个发面进行详细阐述。结果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完善护理激励机制,促进护理职业发展。结论从根本上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科学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策略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5)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5)应用无缝隙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皮质醇的浓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策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策略 手术室护理 护理质量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以及对产妇康复和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44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72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疼痛评分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低于参照组;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参照组93.06%vs.73.61%,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促进产妇康复以及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

  • 标签: 精细化护理模式 剖宫产 产妇 康复 产科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方法我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将质量改进后的一年时间作为观察组,改进前的一年时间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护理投诉出现率为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分别为6%、9%、83%,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在内分泌护理管理中可以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管理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肺癌化疗病患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筛选出92例肺癌化疗病患,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6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B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B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病患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明显优化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推荐实行。

  • 标签: 肺癌 化疗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对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住院老年慢性胃炎120例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60,常规护理)、整体组(n=60,整体护理),对于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整体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整体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住院老年慢性胃炎 整体护理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节质量控制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10月、2016年8~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各随机选取200例患者的电子护理病历进行研究,每份病例的护理项目为1000项,并将2015年的病历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常规质量管理;将2016年的病历设为观察组,对其采取环节质量管理,随后对两种质量管理方法在电子护理病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此分析。结果观察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环节质量管理后,病历缺陷率为3.70%(37项);对照组电子护理病历在经过常规质量护理后,病历缺陷率为23%(230项),两组数据间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应用到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病历的缺陷率,改善电子护理病历质量

  • 标签: 环节质量控制 电子护理病历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