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资料显示,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出现上升趋势,这也使得抑郁症成为当前世界各国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1)。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2)。方法我们研究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抑郁症患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 心理干预与护理 临床疗效 家庭功能 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梗阻性肾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梗阻性肾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精心护理组,每组分别有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组基础的护理治疗,给予精心护理组规范性护理治疗。分析两组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50例常规护理组有20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0%;50例精心护理组有3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心护理在治愈急性梗阻性肾衰竭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肠梗阻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平均分为研究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行肠梗阻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VAS、SAS、SDS评分均相比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显然更低,数据经过统计学计算后得出差异有意义的结论(P<0.05)。结论为肠梗阻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其心理负担。

  • 标签: 肠梗阻 临床护理干预 心理负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危妊娠患者实施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所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134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6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分娩方式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自然分娩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危妊娠患者中实施强化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促进患者自然分娩,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 心理状态 分娩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肠梗阻患者中系统护理干预心理负担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医院治疗的肠梗阻患者(9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4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而研究甲组加用系统护理,对患者护理实施前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进行总结。结果两组在护理实施前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甲组、乙组护理实施后焦虑评分余抑郁评分均小于护理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护理实施后,甲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肠梗阻患者中,系统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况,减轻心理负担。

  • 标签: 肠梗阻 心理负担 系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82例妊高症患者病例均来自我院产科,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分娩期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期心理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分娩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促进母婴健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医院产科大力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分娩期 心理护理 新生儿Apgar评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宫外孕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对术后焦虑状态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到2017年5月确诊收治的74例宫外孕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所应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调查统计不同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护理实施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92.5%)、焦虑评分(43.22±11.25)分、治疗依从性良好率(1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52.9%)、焦虑评分(53.22±12.05)分、治疗依从性良好率(67.6%)对比,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外孕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术后不良焦虑情绪效果显著,用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宫外孕 术后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分析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7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16年7月-2017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取舍林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舍曲林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观察
  • 简介:我们对急性创伤骨折近期住院患者开展了专项心理护理干预,出院前观察其各类临床疗效指标,并与在此前住院未进行该项护理的同病患者比较,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8-01/2008-05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创伤骨折患者,病例入选条件:(1)经影象学检查确诊的新鲜骨折患者。(2)有明确外伤史。(3)病情平稳后自愿接受各种量表和问卷调查。(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 标签: 骨折/心理学 心理护理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心理干预对自尊水平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处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ES(自尊量表)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半年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ES分数为(23.25±3.09)分,对照组患者的SES分数为(21.20±3.95)分,明显观察组患者的SES分数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明显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阶段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自尊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干预 自尊水平 心理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理报告等待期心理护理对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4例。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病理报告等待期均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心理护理,总结满意度、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结果甲组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抑郁指标、焦虑指标都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舒张压、心率、收缩压都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理报告等待期,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其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同时还可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报告 心理护理 生理应激 心理应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恶性淋巴瘤患者行为干预效果。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收治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中选择10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研究组,传统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依据医嘱用药比例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定时回院复诊比例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13%,P<0.05。结论在恶性淋巴瘤患者治疗中加强心理护理是促使患者依据医嘱用药和定时回院复诊的有措施,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淋巴瘤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我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评分和V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胸外科手术患者的PSQI评分以及VAS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6.36±1.02),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为(8.25±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86±0.26),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4±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胸外科手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中年体检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干预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干预后,两组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均有所下降,干预组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471.33±111.66)cm/s,显著低于常规体检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中年体检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具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的体检者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脉搏波传导速度 中年体检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用于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95.24%(40/42),较比对照组在83.33%(35/42)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间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引导患者进行手术的配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复,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甲状腺癌 围手术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需经手术治疗的80名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模式,采用SAS及SDS评分量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前、术后1天、出院时的心理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后,观察组患者麻醉前、术后1天、出院时SAS及SDS评分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患者焦虑状况,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宫外孕 焦虑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减轻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机制,旨意在于为心绞痛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为时间段,将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60例在其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即以患者主诉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情况,以此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经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患者血浆检测显示,研究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ACTH)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较之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水平(ACE)、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白细胞介素(IL)-6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中效果确切,不仅可缓解、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同时可降低患者机体AngⅡ、ACE、IL-6等指标水平,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绞痛 焦虑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透的病人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病人的HAMD和SF-36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人的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病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不良情绪得以消除,对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护理干预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