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和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紧张、恐惧、抑郁心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症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兴山县中医医院2011年1~9月由神经外科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干预。结果50例干预组患者经过上述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3例(86%),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1例(2%),总有效率98%,而50例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66%),有效5例(10%),无效12例(24%),总有效率76%,具有显著差异,P<00150例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抑郁、恐惧、焦虑、紧张等现象大幅度降低。结论全面履行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等护理职责,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心理分析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肢体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干预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配合心理护理,能够更好的促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 肢体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13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主体展开分析,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包括常规组、试验组,各组纳入69例。予以试验组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常规组,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较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能够获取理想效果,可促进疾病症状改善,对减轻疾病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脑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情绪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患者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将60例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胸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30例,药物治疗无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干预组采用中医心理护理法。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用药等方面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进行评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量表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胸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整体健康。

  • 标签: 胸痹 中医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和影响。方法:抽取90例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之间本院接受诊治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依照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45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予以实验组进行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症状(胃灼痛、反酸、腹疼)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满意度显著差于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的实验组满意度,数据统计存在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疾病症状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改善情况,数据之间对比结果显示为有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远远低于实验组的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增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的临床症状,更好的稳定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延续护理 心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