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连续微波加热(560W)对麦麸进行稳定化处理,回添制备全麦粉.重点研究了麸皮含水量、微波时间及物料厚度对全麦粉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酶活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微波稳定化条件.结果表明:麸皮的较佳处理参数为,处理时间3min、麸皮含水量20%、厚度3cm,处理后的麸皮水分降到7%左右,稳定化后全麦粉酶活降到未处理的8%以下,微波稳定化效果显著.

  • 标签: 稳定化处理 微波加热 全麦粉 工艺优化 物料厚度 脂肪氧化酶
  • 简介: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小麦粉的污染,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小麦粉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理化性质、流变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小麦粉中的微生物含量,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越显著;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蜡样芽孢杆菌、需氧芽孢菌的辐照杀菌剂量D10值分别为1.94、2.12、2.69、2.51和2.46kGy.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电子束辐照 杀菌效果 蜡样芽孢杆菌 辐照剂量 有害微生物
  • 简介:摘要:文章以燕麦坚果以及奶粉等为原材料,深入分析与研究了燕麦坚果复合乳饮料的具体加工工艺,通过淀粉酶与糖化酶等进行饮料制作,并通过添加适量的黄原胶等稳定剂,从而提高饮料的整体稳定性和口感。经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的深入探究,优化了工艺配方。并得出燕麦坚果复合乳饮料最优配方为脱脂乳35%、酶解燕麦浆45%、黄原胶0.2%、坚果浆12%。采用该工艺技术,可使饮料的整体稳定系数达到99.7%,蛋白质实际含量2.18%,脂肪实际含量3.15%。复合乳饮料口感与气味协调、色泽均匀,并且富含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营养丰富,是保健饮料的最佳选择。其次,采用酶解工艺技术降低了燕麦浆黏度,这样更加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也可以通过酶解所产生的甜味替代蔗糖,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燕麦浆 坚果 复合乳
  • 简介:综合分析燕麦品质、营养功能及燕麦食品开发、加工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燕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功能、新型燕麦食品研发方向。分析发现,燕麦富含β-葡聚糖,燕麦的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合理,其多酚含量亦处于较高水平;燕麦特殊的构成使其具有降低心脏病风险的功能。燕麦食品开发热点集中于燕麦主食、燕麦饮料及燕麦萌芽产品,不同加工工艺对产品营养品质存在较大影响。研究认为,燕麦营养与保健功能突出,应丰富燕麦产品种类,扩大消费者对燕麦食品的认同;同时优化燕麦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燕麦食品功能活性。

  • 标签: Β-葡聚糖 降脂 加工 创新 休闲食品
  • 简介:(1)技术简介以优质燕麦为原料,清理制粉,使用100%燕麦通过挤压质构重组技术生产膨化产品。挤压质构重组技术集输送、混合、熟化、成型等工艺为一体,工艺集成度高、能耗低,产品形状多种多样、均匀规则、口感酥脆、货架期长。

  • 标签: 食品生产技术 膨化产品 燕麦粉 重组技术 集成度 货架期
  • 简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也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多类型方向发展,越来越多地需要营养型、保健型、药用型的绿色食品,而燕麦以其营养的多维化、丰富性和医食同源的双重用途倍受现代人的青睐.……

  • 标签: 开发潜力 潜力朝阳产业 燕麦开发
  • 简介:为获取一种营养、口味独兼食疗作用的复挂面,燕麦、马铃薯为对象,统研究了最佳配比、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构了非拟的复挂干燥型.结果表明:小麦粉改良剂和干燥对挂品质影响显著,佳配方:谷朊粉8%,魔芋粉0.3%,聚丙烯酸钠0.15%;

  • 标签: 马铃薯 成型机制 挂面 燕麦 复合 品质影响
  • 简介:摘要:燕麦是我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其含有的β-葡聚糖具有降胆固醇、调节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生理功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保健产品。就燕麦葡聚糖的保健作用以及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燕麦 β-葡聚糖 保健作用 应用
  • 简介:在小麦精制过程中去除的小麦外庋『麦麸』其实具有惊人的功效能提升肠道免疫力,提高『肠道防御力』的作用,还能防止餐后高血糖,进而达到瘦身和预防代谢功能障碍的作用同时,还承担着将有害物质迅速排出体外的作用。

  • 标签: 小麦粉 肠道 防御 代谢功能障碍 餐后高血糖 有害物质
  • 简介:在面粉厂,灰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它反映的是小麦粉的加工精度。在200t/d以上的面粉厂,每天需要测定的小麦粉灰分样品数量不少,如果单靠课本或国标(GB/T5505)的叙述来操作,不但方法繁琐,而且时间过长,更多的困惑是那些给食品厂供粉的厂家,常因灰分超标发生争议。为此,我特意将自己多年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拿来与大家共享。

  • 标签: 小麦粉 灰分测定 磁坩埚 样品数量 醋酸镁 坩埚盖
  • 简介:通过对各项指标正常的小麦进行大量粉质拉伸试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新小麦的熟化期实际上是小麦外层的一个熟化过程,小麦麦芯的熟化期几乎为零.因此小麦的容重越高,外层占比越小,其熟化期越短;小麦的容重越低,外层占比越大,其熟化期越长.容重特别低的小麦,其熟化期时间是普通小麦的2倍或者2倍以上.

  • 标签: 小麦粉 试验数据分析 熟化期 熟化过程 普通小麦 容重
  • 简介:为了筛选与全麦粉品质相关的重要营养功能的特征指标,对比评价中国、美国和加拿大26种品牌的市售全麦粉以及6种小麦粉的营养品质,测定了样品中的矿质元素、氨基酸、二十八烷醇、阿魏酸等含量。

  • 标签: 营养功能 全麦粉 成分分析 评价 营养品质 二十八烷醇
  • 简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进行了7个饲用燕麦品种的引种试验。通过对各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的饲用栽培品种。结果如下:白燕7号、蒙燕1号、Leggett、草莜1号在抽穗期时均达到了其自身生育期中的干重峰值,而且粗蛋白含量也较高。蒙燕1号在乳熟期的地上生物量干重达到其整个生育期的峰值。蒙燕1号和Morgan种子产量高于其他品种。

  • 标签: 燕麦 品种比较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 简介: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各山区,高原及北部高寒冷凉地带,是八大粮食作物之一。燕麦巾营养物质含量非常丰富,包含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及抗氧化成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含量高达11.3%-19.9%的蛋白质,在粮食作物巾居首位。燕麦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必需氨基酸含量较其它粮食作物高两倍左右。因此,燕麦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如降血脂,降血乐,降血糖,防癌及抗氧化等,这些都决定了燕麦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生物活性肽(BAP)指的是一类分子量小于6000Da,在构象上较松散,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和小到1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据文献报道,活性肽在体内吸收快,利用率高,并且营养丰富,具有抗高血压,抗血栓形成,降血糖,抗癌,抗衰老,防止肝硬化等多种保健功能。

  • 标签: 生物活性肽 燕麦属 实用价值 必需氨基酸含量 一年生草本植物 可溶性膳食纤维
  • 简介:采用2种分层方法、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和2种个体选择方法,分析了3255份燕麦种质资源的12个农艺性状的数据,构建出13个初级核心种质样本。为确定这些样本代表性,分别与总体进行了7个指标的比较,包括数量性状的极差、符合度、平均数、表型方差、遗传多样性指数方差、变异系数及质量性状的频率分布。结果表明。2种分层方法产生的样本在代表性上差异不明显;3种确定组内取样量方法以比例法的代表性最好,对数法的代表性其次,平方根法的代表性最差;在个体选择中,聚类法明显好于随机法。因此,在燕麦核心种质的构建中,先按省份分组,再按比例法确定组内取样量,通过聚类结果选择个体为最佳取样策略。

  • 标签: 燕麦 核心种质 取样策略
  • 简介: 摘要: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草本植物,抗旱、抗寒,耐瘠、适应强、稳产。秋、春、夏季均可栽培,有食用型(裸燕麦)、饲用型(皮燕麦)之分,营养价值高,2018年以来为促进高寒冷凉山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唐华俊、孙启忠、徐丽君等专家团技术指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共同引进了坝莜、白燕麦、香燕、青燕等9个燕麦品种系列共30个品种进行秋播实验、示范推广。2021年会泽县已推广种植15万亩,经测产最高450㎏,最低298㎏,比本地品种燕麦亩曾200㎏以上,所以发展新品种燕麦秋播是以冷凉山区利用冬闲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增粮、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

  • 标签: 燕麦  栽培  技术
  • 简介:通过直接干燥法测定小麦粉中的水分,分析测量小麦粉水分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4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得出小麦粉水分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小麦粉水分含量测定时恒重是关键步骤,对减小误差效果最为明显。

  • 标签: 小麦粉 水分 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