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和通技术联合用于中风后遗症瘫痪肢体分离运动的价值。方法:2021年9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中风后遗症瘫痪病人58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针灸和通技术,对照组行针灸治疗。对比FMA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FMA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69.54±16.24)分,和对照组数据(56.31±14.28)分相比更高(P<0.05)。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6.55%,和对照组数据72.41%相比更高(P<0.05)。结论:中风后遗症瘫痪联用针灸和通技术,疗效确切,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更加明显。

  • 标签: 针灸 肢体促分离运动 价值 促通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8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0d。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含量并比较分析;通过APACHEⅡ以及BISAP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胰腺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以及丙二醛(MD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APACHEⅡ以及BISAP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胰腺可显著降低机体的性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胰腺炎 氧化应激 炎性反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骨折患者在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中辅以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反应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予以交锁髓内钉治疗,依据分组处理,就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结果:术前,组间CRP、IL-6和TNF-α水平检测值无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数值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人文关怀护理 效果 炎性反应
  • 简介:本文以水杨酸钠为模型药,系统研究了不同柔性脂质体的经皮渗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掺有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脂质体具有很好的渗作用,是一类新的透皮促进剂。

  • 标签: 促渗作用 柔性脂质体 表面活性剂 水杨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霉菌性阴道患者采取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基础上联合加用氟康唑药物,对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0例霉菌性阴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40例行氟康唑+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预测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测定值。结果:开展联合治疗干预活动后,测定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数据,相比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研究指标优化趋势积极,(P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阴道片 霉菌性阴道炎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维生素E联合左氧氟沙星对ⅢA型慢性前列腺患者尿动力学、性因子、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时间段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ⅢA型慢性前列腺患者共计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实施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25例实施维生素E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性因子、尿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维生素E 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 尿动力学
  • 作者: 吴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岳池县人民医院吴伟应激反应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强烈的刺激而产生交感神经的兴奋和下丘脑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一种防御性的行为。科学家一般将应激反应看作是人体代谢的一个特殊过程,它包括情绪和肢体语言上的双重反应行为。在人们进行像手术这种治疗活动时,应激反应就会表现得异常剧烈,因为患者往往面对的是未知的恐惧,这种迷茫会增加患者的紧张情绪,导致患者在手术前无法自主地配合医生完成相关的准备事宜。这时,麻醉前的镇定药物使用就尤其重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来帮助患者保持镇定,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在手术前的紧张感,为提高手术后的愈合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案摘要例1.患者女,12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阵发性惊厥,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入院诊治。经吸氧、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用量不详),住院20天,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脑脊液检测结果正常而出院。出院后自行停药。1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烦躁、哭泣、心慌,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4~5次,伴低热,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 标签: 地塞米松 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卡托普利(captopril,CPT)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用来治疗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肺动脉高血压等,并取得肯定的疗效,其不良反应,也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卡托普利不良反应
  • 简介:患者男,66岁,因胆囊癌并胰头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于2001年2月27日入院.因病情已失去手术时机,故入院后予清开灵及中药疏肝利胆活血祛瘀治疗.后因患者腹痛较重,予吗啡止痛,第1次吗啡10mg,im后约20min,患者觉周身皮肤瘙痒,并且下肢出现散在红色粟粒样丘疹、约5h后丘疹及瘙痒逐渐消失.因吗啡肌注后疼痛逐渐减轻,故继续给予吗啡镇痛.第2次肌注吗啡后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程度较第1次略重,丘疹主要分布在下肢及胸腹部,怀疑是药物过敏,予扑尔敏8mg口服后逐渐缓解.为验证确属吗啡过敏,除外其他因素,翌日予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口服,结果同样出现丘疹和瘙痒.

  • 标签: 吗啡 镇痛药 过敏反应 癌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注痔血胶囊引起的肝损害痔血胶囊组方药味为白鲜皮和苦参,辅料为淀粉和滑石粉。说明书中记载痔血胶囊可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水肿,具有抗、镇痛、止血、通便作用。用于Ⅰ、Ⅱ期内痔及混合痔所致的便血、肛门坠胀或坠痛,大便干燥或秘结等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信息通报 监测中心 痔血胶囊 肛门水肿 通便作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分析比较 cook球囊宫颈成熟与欣普贝生宫颈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4年 2月— 2016年 2月我院收治的孕产妇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欣普贝生宫颈成熟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 cook球囊宫颈成熟治疗,分析比较 cook球囊宫颈成熟与欣普贝生宫颈成熟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宫颈成熟度与观察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比例无明显增加;且新生儿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无显著差异( P> 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不良妊娠结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cook球囊宫颈成熟 与欣普贝生效果相当,但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cook球囊 欣普贝生 促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3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2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的检测,对比2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其中23例为活动期,20例为非活动期,对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活动期相比,活动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活动性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血沉 类风湿因子
  • 简介:对不同果实的酶褐变机理进行综述,并且对果实褐变诱因及抑制果实褐变的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果实 酶促褐变 机理 控制途径
  • 简介:目的通过对肝细胞生长素提取因素的研究,确定最终提取工艺,冻干成品,检验合格。方法首先确定肝细胞生长素提取的其他因素,然后将另一个因素设定几个梯度,以多肽提取率最高者确定其最佳水平。结果这样即可找出提取因素的所有最佳水平,冻干同时对其性状鉴别、双缩脲鉴别、蛋白质检查、热原及异常毒性(家兔)、过敏性实验(豚鼠)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结论肝细胞生长素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经临床试验研究药物质量符合国家药典相关标准。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冻融 变性 超滤 质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治疗采用腹腔镜下肠黏连松解术效果及对机体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8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7年6月10日~2022年6月10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肠黏连松解术),观察两组手术治疗效果、机体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首次下地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时PCT、CRP水平与对照组比对无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肠黏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理想,术后患者首次下地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PCT、CRP水平低,可推广。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下肠黏连松解术 首次下地时间 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