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排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系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产妇排气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在正常饮食恢复、肠鸣恢复以及排气恢复的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采用系统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腹胀,还可以减少排气的时间,有助于及早恢复产妇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促排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助产在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75例,分成A组(75例)、B组(50例)、C组(50例),A组仅采用催产素给予宫颈扩张处理,B组采用人工破膜助产,C组采用人工破膜引产与滴催产素联合助产,对比三组产妇各个产程时间、先露下降速度以及宫口扩张速度。结果A组、B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的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C组所需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C组相对于A组、B组来说,其活跃期先露下降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产素与人工破膜技术联合用于产科临床中,可达到缩短产程、加快宫颈扩张速度等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催产素 人工破膜技术 产程 宫颈扩张 临床助产
  • 简介:摘要垂体甲状腺激素(TSH)腺瘤是垂体瘤的一种,主要因分泌过多TSH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肿大,瘤体较大时可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头痛及垂体前叶其他激素分泌不足。阐明TSH腺瘤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对于其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当前TSH腺瘤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4例慢性盆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给予利湿化瘀中药,对照组给予妇乐冲剂。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为自月经来潮第5d起至下次月经来潮时,连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分析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1%,优于对照组的53.19%(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湿化瘀中药对慢性盆腔不但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还能显著改善盆腔患者的血液状态,并起到较好的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单肺通气组(A组)、单肺通气+七氟醚预处理组(B组),检测单肺通气60min后肺组织TNFα及IL-1β浓度。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肺组织TNFα及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对单肺通气缺血再灌注损伤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七氟醚 单肺通气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活量FVC值和反应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是80%,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是55%,总有效率是82%;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都优于对照组,FVC值高于对照组,反应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患者的反应指标,为该病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噻托溴铵吸入 老年重度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气道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早期诊断中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的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2月,从我院挑选50例急性胰腺患者作为A组,选50例非急性胰腺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组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比较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检查结果显示,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A组高于B组和对照组,且B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早期诊断中实施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显著,可通过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水平反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对重症胰腺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胰腺患者94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用药1个月后,应用ELISA法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D-乳酸及DAO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能有效降低重症胰腺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改善肠道内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探讨研究。

  • 标签: 生长抑素 奥美拉唑 重症胰腺炎 炎症反应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凝血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随机采集我院45份全血标本,反复抽提使其溶血,然后行凝血检测,观察标本溶血前后的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溶血组样本的PT、TT以及APTT检测水平均高于非溶血组样本,而Fg检测水平低于非溶血组样本,4项凝血检测结果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是影响凝血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规范各种检测操作流程,加强实验的全面质量控制和方法的标准化,以确保凝血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及可靠性。

  • 标签: 促凝血检测 溶血 影响研究 凝血功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以生物电信号来控制疾病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美国曾发明了一项新的医疗科技,只需在人体颈部迷走神经处安装一个生物电信号程序发生器,即可唤醒体内的免疫系统,从而治愈风湿性关节炎。而早在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也联合一些机构进行科学实验,得出了通过生物电信号能够进行肢体操控的结论,这项实验结果表示未来有望能使瘫痪病人重新恢复行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 标签: 促排气 促子宫收缩 宫底高度 产后康复治疗仪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市各大药店来源中药方剂服用并出现不良反应病例50例,对此50例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研究的50例不良反应事件中,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配伍影响、用药时间过长、检测方法错误、用药剂量不恰当,加上患者的体质差异,在药物进行煎煮过程中采用的金属器皿不同也会产生不良反应。结论服用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危害性较大,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相应的预防。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其对反应与氧自由基水平的作用。方法将9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丙戊酸钠和托吡酯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癫痫治疗效果、性因子及氧自由基水平。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水平及SOD检测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TNF-α、IL-2及SOD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效果确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性因子及氧自由基水平。

  • 标签: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癫痫 治疗效果 炎性反应 氧自由基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具有两重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产生不良反应,给机体带来损害。早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全球死亡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与普遍性已不容忽视。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利于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保护患者健康。

  • 标签: 药学 不良反应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