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静脉输液衍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类型、发病机制、危害性进行阐述及分析,提出预防方法,为临床科学静脉输液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输液 不良反应 防治
  • 简介:1例28岁女性患者,因垂体所致中枢性尿崩症给予甲泼尼龙40mg、1次/d静脉注射。2周后改为泼尼松10mg、3次/d口服,硫唑嘌呤50mg、2次/d口服。第4天,患者出现上腹胀、反酸、恶心。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周后停用泼尼松。2周后患者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炎。遂停用硫唑嘌呤。2d后胃肠道症状明显缓解。1周后胃肠道症状消失,但尿量逐渐增多,再次给予硫唑嘌呤50mg口服。服药后约1h,再次出现相同胃肠道症状,对症治疗后缓解。

  • 标签: 硫唑嘌呤 胃肠道
  • 简介:食物是最好的营养品,但在特殊的时候(手术后、老人、小孩子等)有必要加入一部分适宜的营养补充剂来补充膳食中营养素的不足。临床营养也称为医院营养,其分类为:基本饮食(一般病人)、治疗饮食(手术后病人,重症病人)、实验饮食(诊断饮食)。基本饮食是指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制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 标签: 营养补充剂 手术后 饮食 医院 临床营养 术后病人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iDa)发生的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医院2008年至2010年收集的38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采用Excel电子表和手工筛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89例报告中,60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有201例(占51.67%);女性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较男性高;涉及的药品中,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循环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各占22.88%,22.88%,12.85%);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最多(28.79%);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5例(1.29%);好转303例,治愈8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循环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点,临床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监测 合理用药 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对使用奥美拉唑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16例报表进行归类分组,分为合并用药组和单一用药组,并按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与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良反应以胃肠系统损害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最多。奥美拉唑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合并用药有较大影响,值得临床医师关注。

  • 标签: 奥美拉唑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众所周知,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的基础用药,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临床工作中,对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过度恐惧是干扰合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主要障碍,相反对阿片类镇痛药不良反应不预防不处理是疼痛减轻时患者生活质量没有相应改善的主要原因[1,2]。阿

  • 标签: 肿瘤 疼痛 治疗
  • 简介:目的关注婴幼儿用药安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方法分析婴幼儿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其药品种类。结果婴幼儿由于其发育尚不健全,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各种药物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但以抗菌药物居多。结论临床用药应重视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婴幼儿 药品不良反应 相关因素 防治
  • 简介:伦敦奥运会虽已落幕,奥运的记忆还在人们的脑海中翻腾。闭幕式上“里约8分钟”的热力十足,让人们不禁想起当年“北京8分钟”的华美惊艳——邰丽华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队的姑娘们表演的《千手观音》惊艳了世界。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抗生素致聋 奥运会 闭幕式 残疾人
  • 简介:回顾性分析武汉市ADR监测中心2009~2010年收集到的128份头孢替唑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头孢替唑ADR的发生与年龄、给药方式相关,并与临床应用上超剂量、超适应症等有关。

  • 标签: 头孢替唑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骨肽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年至2010年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有关骨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9例不良反应,以老年患者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多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不良反应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与药师应了解骨肽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1例71岁男性患者因胃溃疡及幽门梗阻行胃次全切除术后出现肠瘘和腹腔真菌感染,给予氟康唑治疗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换用米卡芬净50m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输注约65ml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发绀、呼吸急促,排棕红色尿。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52.5×109/L,红细胞计数2.7×1012/L,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计数118×109/L;血清尿素氮21.5mmol/L,肌酐113μmol/L;尿隐血200cell/μl,红细胞满视野。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情况逐渐好转。2周后血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 标签: 溶血 肾衰竭 米卡芬净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测定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检测的妇科肿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妇科良性肿瘤患者34例的血清CRP含量极微,均为阴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21例中,血清CRP阳性的有18例.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较高.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64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64例ADR病例中,中老年的患者较多(77.45%);构成比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90.24%);164例ADR共涉及46种药品,其中构成比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占29.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占40.4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给药途径有关;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ADR应及时处理;并加强ADR的上报及宣传,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供保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1989—2012年国内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病例,对患者基本资料、药物使用情况、过敏反应发生时间及其临床表现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所致过敏反应相关文献共38篇,有效病例51例。生脉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所致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20例(39.22%),过敏性休克19例(37.25%),胃肠道反应7例(13.73%)等。结论:生脉注射液引发的过敏反应与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制剂工艺等有关,应严格按照生脉注射液的适应证用药,对于连续用药的患者尤其应该加强关注。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过敏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儿童阑尾病原菌及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的阑尾患儿进脓液涂片及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及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40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118株,占84.29%,而其中大肠埃希菌90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球菌19株,占13.57%,金黄色葡萄球菌居首位,其次为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真菌3株,占2.14%。混合感染10例。结论儿童阑尾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临床医师应对阑尾患儿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并特别关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MRSA的病例。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小儿 阑尾炎 病原菌 药敏分析
  • 简介:毛细支气管是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亦可由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引起。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

  • 标签: 毛细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扶正健脾汤剂对实体瘤患儿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就诊及住院的实体瘤患儿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化疗药物组(对照组)和化疗药物+扶正健脾汤剂组(治疗组)。扶正健脾汤剂基本方包括17味草药。服药时间为每个化疗周期开始前1d至化疗周期结束后1周。比较2组患儿化疗6、12个月时的周围血象、不良反应评分以及化疗依从性和化疗完成情况。结果共167例患儿纳入研究。对照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平均年龄(3.8±2.6)岁。治疗组83例,男45例,女38例,平均年龄(3.7±2.7)岁。2组患儿肿瘤类型、肿瘤分期和化疗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化疗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4.2±2.0)×109/L比(3.1±1.9)×109/L,P〈0.01;(95±20)g/L比(87±15)g/L,P〈0.05)],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2个月时,治疗组患儿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3.8±1.8)×109/L比(3.0±1.6)×109/L,P〈0.01;血红蛋白:(87±23)g/L比(80±18)g/L,P〈0.05;血小板计数:(170±65)×109/L比(146±51)×109/L,P〈0.05]。化疗6、12个月时治疗组患儿呕吐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力及食欲增加,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化疗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便秘程度轻于同期对照组患儿(P〈0.01)。化疗12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化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86.7%(72/83)比69.0%(58/84),P〈0.01)]。治疗组化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81.9%(68/83)比66.7%(56/84),P〈0.05]。结论扶正健脾汤剂可减轻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程度,可作为实体瘤患儿化疗的辅助疗法。

  • 标签: 实体瘤 儿童 化疗 不良反应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