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阴道B超对宫颈浸润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宫颈浸润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经阴道B超检查组和经腹部B超检查组,每组均为25例,将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别计算不同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包括病理分期的诊断符合率和浸润深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B超检查组患者和经腹部B超检查组患者的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00%和76.00%,浸润深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00%和76.00%,经阴道B超检查组患者显著高于经腹部B超检查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B超对宫颈浸润癌进行诊断不仅操作简便?快捷?无创?经济性好,而且能为疾病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等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浸润癌 阴道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肺微浸润腺癌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对肺腺癌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29例肺微浸润腺癌(MIA)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分析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形状、边缘、密度、内部实性成分、直径、微血管征、空泡征、支气管扩张、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方面的CT表现。 结果:  29例肺MIA磨玻璃密度结节中,边缘见分叶者约占一半,共14枚,另15枚结节呈类圆形;本组结节内部均可见范围不一的实性成分,但实性最大范围均小于结节容积的50%;本组结节直径范围为0.9~2.8cm,其中28枚结节直径大于1cm;结节内均可见血管影,其中微血管征Ⅱ型2枚,Ⅲ型10枚,Ⅳ型17枚;结节内见空泡征4枚;内见略扩张支气管11枚;结节周围见毛刺征1枚;本组有13枚结节发生于胸膜下,其中有9枚结节产生胸膜凹陷征。 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影像特征,通过对其影像分析,能够对早期肺微浸润腺癌作出比较准确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产生积极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断肺腺癌提供依据。

  • 标签: [] 肺磨玻璃结节 螺旋CT 肺微浸润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中进行术前超声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是诊断为良性肿瘤的36例患者,观察组是诊断为早期胃癌的36例患者,均进行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分析其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特异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却在灵敏度方面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中应用术前超声内镜有显著性的临床意义,可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 标签: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超声内镜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FS-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18-2021年在我院行FS-LASIK术后出现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的患者共3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和治疗方法,观察其预后。结果:3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角膜灰白色浸润及时给予典必殊眼水2小时/次,可乐必妥2小时/次,每天复查观察病情变化,排除术后感染可能后,加典必殊眼膏。一般用药1周左右稳定。结论:FS-LASIK术后边缘无菌性角膜浸润是FS-LASIK术后罕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一定要及时处理,控制病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第一乳磨牙牙髓炎患儿接受乳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接受STA牙周膜浸润麻醉、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儿不同阶段疼痛程度、术后软组织情况及安全性的影响探究。方法:病例样本均为我院接收的下颌第一乳磨牙牙髓炎,共计80例,研究开展时间范围在2021.3——2022.2期间,样本入组后均接受乳磨牙根管治疗,随即行规范性分组,给予不同麻醉途径开展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n=40,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观察组(n=40,STA牙周膜浸润麻醉)。统计组间患儿注射时、根管治疗时及治疗结束即刻的声音、眼睛和身体运动(sounds, eyes and motor, SEM)量表和 Wong-Baker FACES 疼痛评估量表(WB 量表)分别评价两组注射时疼痛程度和根管治疗中麻醉效果,此外治疗结束后24h,电话回访患儿软组织情况及安全性间的差异性。结果:于注射时、根管治疗时及治疗结束即刻就两组患儿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阶段观察组患儿的SEM评分、WB评分均更低,疼痛程度更轻,P<0.05。统计组间患儿术后软组织情况,观察组疼痛或咬唇、咬颊导致患儿创伤性溃疡、软组织肿胀疼痛的发生率为2.50%,参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统计组间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两组统计值(7.50%、5.00%)差异较小,组间安全性相当,P<0.05。就组间家属满意度开展评测工作,结果显示观察组评测值为95.00%,该参数之显著高于对照组评测值72.50%,P<0.05。结论:第一乳磨牙牙髓炎患儿接受乳磨牙根管治疗过程中,相对于接受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给予患儿STA牙周膜浸润麻醉对缓解和降低患儿不同阶段疼痛程度、改善患儿术后软组织情况的作用显著。

  • 标签: 牙髓炎 乳磨牙根管 STA牙周膜浸润麻醉 卡具芯注射器行骨膜上浸润麻醉 疼痛程度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局部浸润肿胀麻醉在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0.75%盐酸罗哌卡因250mg+0.1%肾上腺素0.5ml,配制成总量为400ml的局部麻醉液,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为96例受术者行隆乳手术,根据胸部神经、肌肉的解剖特点,行合理的分布药量和准确有效的注射。结果96例隆乳术者,局部浸润麻醉方法均有效,且麻醉效果良好,无一例受术者因分离腔穴时产生疼痛而影响手术操作或停止手术。结论局部麻醉效果理想可靠,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任何术的隆乳术。而在分离腔穴时产生的疼痛主要是因注射层次不当和药量分布不均所致,与麻醉方法无关;其麻醉效果与假体置入层次或乳腺胸大肌是否发达无因果关系。

  • 标签: 局部浸润麻醉 肿胀麻醉 隆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更进一步对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择取过去两年(2015.2-2017.2)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2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每位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切片、免疫组化结果等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文献进行探究。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及体征均无明显特征,而在病理组织方面,2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细胞则均具有明显的特征,即癌细胞均为大小不等的小腺样和微乳头状恶性肿瘤团,且肿瘤细胞的生长状态均为中空簇状生长。28例研究对象中共计2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检验淋巴结转移率高达75.0%。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28例研究对象其ER、PR、P53、Her-2、CD31的阳性率分别为57.14%(16/28)、46.43%(13/28)、39.29(11/28)、57.14%(16/28)、57.14%(16/28)。而CK7以及EMA二者阳性率则均达100%。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其病理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特征,可通过对每位受检者病理特点的不同进行初步诊断,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病理组织 病理特征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淋巴癌转移 转移率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内膜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形成结节及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在育龄妇女中的发病率高达10%~15%,已占妇科良性手术的30%~40%,尤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关系密切,使本病受到广泛关注。超声医师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及研究进展,有助于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浸润型 超声诊断 深部 子宫内膜组织 育龄妇女
  • 简介:浸润性突眼,即Graves眼病(Gravesophthalmopathy,GO),又称恶性突眼,是一种难治性内分泌疾病,可与甲状腺功能亢进共存,也可以单独存在。为浸润性损害累及眼眶内容物所致。眼部征状较重,多数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显像技术的发展,如眼眶CT扫描、眼眶超声检查等,发现本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但已明确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不满意,我院采用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浸润性突眼 临床观察 强的松 GRAVES眼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探讨UPA和PAI-1与胃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5例胃癌标本,5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UPA和PAI-1蛋白在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能检测到UPA和PAI-1的表达,但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和胃正常黏膜组比较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癌旁黏膜组和胃正常黏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胃癌UPA和PAI-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AI-1和UPA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和PAI-1的共同表达是胃癌的特征之一,UPA和PAI-1的高表达可能预示着胃癌组织分化较低、或已发生浸润转移。

  • 标签: 胃癌 淋巴结转移 UPA PAI-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硝酸甘油(NTG)晚期预适应是否影响缺血再灌注(I/R)心肌多核中性粒细胞(PMN)的浸润。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60min再灌注4h模型上分设: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硝酸甘油组。用组织切片方法及髓过氧化物酶法(MPO)检测PMN浸润情况;用伊文思蓝加TTC染色法测梗死范围,并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硝酸甘油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血清CK活性明显降低,MPO活性降低,PMN浸润明显减轻。结论NTG晚期预适应可抑制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PMN的浸润

  • 标签: 晚期预适应 硝酸甘油 抑制 肌酸激酶(CK) 多核中性粒细胞 缺血再灌注心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CT,MRI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进行研究。以手术病理结果分为参照组(未发生微血管浸润)与实验组(发生微血管浸润)。对比两组肿瘤直径及CT与MRI征象。结果:实验组在边缘模糊、局部外凸结节、多结节融合、瘤内新月征、TTPVI以及PVTT上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的诊断中,CT与MRI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影像学征象主要表现为边缘模糊、TTPVI以及PVTT等。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浸润 CT MRI
  • 简介: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的概念首先在1960年被提出,随后的一些研究证实了DCIS多起源于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duct/lobularunit,TDLU),并且可以进一步发展为浸润性癌。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其治疗策略与浸润性癌基本一致。随着乳腺钼靶X线摄片技术问世,DCIS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治疗手段的探索也成为乳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虽然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07版)对其诊断与治疗已有相关规定,

  • 标签: 乳腺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癌 治疗 诊断 carcinoma X线摄片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弹性成像的特征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针对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证实(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57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手术前常规对5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施相应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患者的病灶进行观察,分析不同弹性成像特征之间患者浸润病灶的具体情况,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特征与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弹性成像特征之间对比的病灶大小、脉管侵犯状态、淋巴结状态、Ki67与Her-2表达等指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评分与指标呈现正相关关系,与Ki67阳性呈现正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若存在硬度较高的乳腺癌现象,则病理学上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 标签: 浸润性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特征 病理
  • 简介: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治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别检测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表达率(18/4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0=8.40,P〈0.05)。各分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均有CEAmRNA阳性表达,II期和III期患者的CEA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I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74,P〈0.05)。结论外周血中CEAmRN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检出率,有助于判断患者发生微转移的风险.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胚抗原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循环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浸润性膀胱癌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对患者随访后发现,观察组10例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例(90%)、8例(80%)、6例(60%);对照组10例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例(80%)、7例(70%)、6例(60%),两组经过比较,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对浸润性膀胱癌,不仅保证了治疗效果,同时也为患者保住了膀胱,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容易令患者接受,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