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文讲评是作文训练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具体的实例,采取有效的方法,讲评不仅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与同学作文的情况,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要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巩固学生的写作兴趣。但当前小学习作评改依然存在讲评不得法,实效性差的问题。本文拟从“比较法在写人类习作讲评中的运用”来谈谈根据作文主题特点,讲究评改策略,提高评改实效。

  • 标签: 〔〕评改策略评改实效作文 讲评比较法写人类习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完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会计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分析了过去会计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改进会计教学的必要性与基本设想。

  • 标签: 〔〕会计教学会计准则教育 理念
  • 简介:从香港地区教育目标的定位内容出发,提出课程是其教育目标的实施路径,围绕学校课程宗旨可以培养学生九种共通的能力。借鉴香港地区的教育目标思路,应重新思考教与学的含义,建立“学与教”新概念;努力从偏重学术转变为多元化的全人发展;打破固有的科目框框,推行整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共通能力的培养。

  • 标签: 香港地区 教育目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朗读能力的培养如何适应语文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现结合自身实践,谈些做法想法。

  • 标签: 〔〕语文教学朗读能力教学 改革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股票债券保险》一课教学的设计,采用学案导学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 标签: 〔〕股票债券和保险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内容
  • 简介:〔摘要〕兴趣信心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饱满高昂的情绪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其次,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洗涤剂。再次,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在思维和学习兴趣的关键。兴趣信心培养的最后一点是应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 标签: 〔〕英语兴趣信心
  • 作者: 蔡通善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针对企业需求进行的课程目标定位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基于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课程知识体系重构和基于项目导入、分阶段结构化任务驱动进行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其它相关课程建设也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马海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5期
  • 机构:           〔摘 要〕进入一年级的学习, 二十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既是教学的重点, 又是教学的难点。一般的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学会了十以内加减法, 进入小学后, 二十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出现困难了,不少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 计算的精度也降低了。如果不及时处理好, 这部分学生就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 作者: 赵彦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8-18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8期
  • 机构:从学科教学的角度看,作业与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从课程内容来看,作业一般以课程章节后的习题为主,这些习题是针对知识的再现,在记忆概念、规律的基础上解答相关的问题,模仿或重复一些基础技能等,主要用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学科知识。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生活实际内容的融入,大多有比较确切的答案。从学生的角度看,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同和运用,体现了学习的过程,学生完成适当作业是学习的需要,作业对学生学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载体。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丁润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在开展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有相当的困惑,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展实训活动。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物流专业实训模式”,从课前准备、课程展开、课后评价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阐释物流实训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过程。
  • 简介:〔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知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巳知去吸收、同化信息,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启发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之中,在与教师同学相互“倾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情意系统,学会创新知识。

  • 标签: 〔〕小学语文课引导倾吐 引导学生学会&ldquo 倾吐&rdquo 的主要做法和体 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简介:〔摘要〕语文学科是一个由工具性、审美性、思想性构成的多层次的结构。教师应该从语文的审美性思想性入手,让每一个孩子认识到语文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充满魅力的,从而让他喜欢语文这个工具,心甘情愿地接触并使用这个工具。

  • 标签: 〔〕共同品味文字之美师生 合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自红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科技的深入渗透,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表现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英语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它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和热词,对这些新词和热词的翻译工作是语言学者目前急需解决和完成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是从网络热词和新词的产生背景、原因及领域,网络热词和新词的构成和语义特征,以及深入分析网络热词和新词的翻译方法这三个方面入手,以便学习者掌握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提高英语的翻译能力。
  • 简介:从“人”“才”的本源概念上看,“人才”体现的是人性本质及其生成过程,这种平意的人才观衍生出人本化的教育目的观。但在社会发展利益需求驱动下,人们对人才的理解呈现出拔高化、工具化、功利化倾向,人本化教育目的观逐渐走向迷失。当前应基于对“人”“才”本源概念的理解,重塑平意的人才观人本化教育目的观,即把人才的界定从局限于少数“杰出者”回归至多数“普通人”,从仅关注人实然的存在状态回归人潜能的实现过程;把培养具备创造力、思考力良好人性观念,能够自觉、有效进行自我实现的人作为教育目的观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过程的改革加以实现。

  • 标签: 人才观 教育目的观 本源概念 人本化
  • 简介:〔摘要〕教学是教师学生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本文以生动的实例阐述了师生交往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技巧。

  • 标签: 〔〕师生交往教师能力技
  • 作者: 钱霞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