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转录组技术,UVA照射后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进行基因表达分析.方法体外构建白念珠菌(ATCC90028)生物膜,采用UVA-LED抗菌设备(复旦大学光电所制,波长365nm,强度13mW/cm2,频率100Hz),照射白念珠菌生物膜5min、10min、15min,对照组不光照.用转录组技术分析UVA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遗传差异富集分析.结果UVA光照组相对于对照组有大量差异表达基因,核糖体合成RIO2基因、氨基糖核苷糖代谢相关基因MCR1、CBR1、内质网蛋白加工途径相关基因SHP1显著上调;RNA降解途径相关基因MPP6细胞内吞作用相关基因CHMP6显著下调.结论UVA直接或间接调节白念珠菌菌丝及生物膜相关生理代谢途径,参与诱发细胞凋亡过程.

  • 标签: 白念珠菌 UVA RNA-seq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目的从常用免疫抑制剂、降血脂药、抗抑郁药、抗生素及非甾体类抗炎药中筛选出可能与氟康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药物.方法将5类28种药物配制成相同浓度(100μg/mL)后分别单独及与低浓度氟康唑联合加入白念珠菌耐药菌株(l00、103)及敏感菌株(sc5314、y0109)菌悬液中,24h(敏感菌)及48h(耐药菌)后观察菌液澄清情况,菌液完全澄清为“+”,混浊为“-”,并重复上述实验3次.结果舍曲林等7种药物在该浓度下单用即可抑制所有实验菌株生长,与氟康唑合用后抑菌作用更加显著;利福喷丁等6种药物在该浓度下单用只能抑制敏感菌株生长,但与低浓度氟康唑合用后耐药菌株也有抑制作用.结论舍曲林、利福喷丁等药物与氟康唑联合后对白念珠菌可能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 标签: 白念珠菌 药物 氟康唑 联合药敏
  • 简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factor-1,HIF-1)是细胞在低氧状态下起重要作用核转录因子。体内真菌感染部位常形成缺氧微环境,从而激活HIF-1并在抗真菌感染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该文就HIF-1结构、活性调控及相关信号通路,真菌感染与缺氧关系,HIF-1宿主抗真菌免疫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1 抗真菌免疫 烟曲霉 组织胞浆菌 白念珠菌
  • 简介:补体受体3(complementreceptor3,CR3)为天然免疫基本组成部分,是一个重要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它是专职吞噬细胞最重要吞噬受体之一,具有广谱配体识别能力。该文综述了CR3在巨噬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中作用进展,展望了其研究及应用前景。

  • 标签: CR3 巨噬细胞 病原微生物
  • 简介:从酵母转变为菌丝来适应不同环境能力是白念珠菌特性之一,而菌丝体是其侵入宿主细胞引起机体全身性感染所必需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白念珠菌这种重要形态转换受到多种菌丝相关基因调控。本文主要综述促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转录活化因子Cph1pcAMP蛋白激酶A(cAMP/PKA)调节途径中转录活化因子Efg1p菌丝形态转换影响,以及两者与调节白念珠菌毒力转录活化因子TEA/ATTS家族中Tec1p对于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Secretedaspartylproteinases,SAPs)中SAP5协同调节作用,以对可能存在于不同菌丝转录活化因子之间菌丝形态转换调控协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白念珠菌 菌丝 Efg1p Cph1p Tec1p SAP5
  • 简介:目的观察壳聚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XTT减低法评价壳聚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及黏附影响,镜下观察壳聚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壳聚糖对白念珠菌Ras信号通路因子CDC35、PDE2、EFG1HWP1基因表达影响。结果低浓度(0.02mg/mL)高浓度(0.32mg/mL)壳聚糖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9.6±1.2)%(96.96±0.6)%,0.16mg/mL浓度下壳聚糖早期(0h)、中期(12h)和成熟期(48h)生物膜抑制率分别为(78.6±0.5)%、(54.4±0.9)%(41.1±1.1)%,不同浓度壳聚糖各黏附阶段白念珠菌细胞黏附均有抑制作用,壳聚糖可剂量依赖性地下调白念珠菌生物膜Ras信号通路基因CDC35、EFG1HWP1表达水平,上调Ras信号通路抑制剂PDE2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壳聚糖可能通过影响Ras信号通路及抑制细胞黏附而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壳聚糖 白念珠菌 生物膜 Ras信号转导通路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烟曲霉细胞壁合成干扰物质及棘白菌素类药物敏感性、烟曲霉在受热应激后HOG通路成分表达变化探讨pbs2基因在热应激胞壁应激双重应激中作用。方法烟曲霉野生株AF293pbs2突变株在含钙荧光白(Calcofluorwhite,CFW),刚果红(Congored,CR)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SDS)葡萄糖酵母浸液琼脂(YeastAgarGlucose,YAG)上生长,观察其对上述3种细胞壁合成干扰物质敏感性。微量液基稀释法检测烟曲霉米卡芬净卡泊芬净敏感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AF293受到热刺激前后菌体pbs2hog1RNA含量变化。结果50℃培养时pbs2突变株胞壁合成干扰物质敏感性较野生株AF293增强,600μg/mLCFW,400μg/mLCR及100μg/mLSDS完全抑制pbs2突变株生长,不能完全抑制AF293生长;在37℃培养时,AF293pbs2突变株敏感性没有差异。50℃培养时,卡泊芬净米卡芬净AF293pbs2突变株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effectiveconcentration,MEC)均为0.25μg/mL,但pbs2突变株在药物浓度为0.5μg/mL作用时生长完全受抑制,而野生株仍生长;在35℃42℃培养时,AF293pbs2突变株两种药物敏感性没有差异,MEC均为0.5μg/mL。50℃热应激后,AF293pbs2hog1RNA表达量分别下降至37℃时3%13%;pbs2突变株hog1降至应激前35%。结论烟曲霉受热应激胞壁应激双重应激时,pbs2基因参与细胞适应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 标签: pbs2 烟曲霉 热应激 胞壁刺激
  • 简介:本文简要地阐释了化感作用含义、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机制,并结合生物多样性理论,综述了化感作用研究中化感物种多样性、化感物质多样性及其释放途径多样性,具体讨论了化感作用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中种群生态、协同进化、土壤生境、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入侵等方面的可能影响。文中提出了化感作用利用、管理应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统一看法,并指出化感作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以及相互影响机制进行本质探索,特别是对植物化感作用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与探讨,可为保护生物学系统生态学提供理论基础,这也是今后工作开展一个重要方向。

  • 标签: 化感作用 生物多样性 影响机制 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大蒜素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影响。方法MTT法评价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及细胞黏附影响;血清芽管计数法评价大蒜素对白念珠菌芽管形成影响。结果低浓度(4μg/mL)高浓度(64μg/mL)大蒜素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3.0±1.1)%(95.6±0.3)%;32μg/mL大蒜素早期(0h)、中期(12h)及成熟期(48h)生物膜抑制率分别为(88.5±0.5)%、(63.3±0.8)%(52.3±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大蒜素(4~32μg/mL)培养30min、60min、90min、120min白念珠菌细胞黏附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空白对照组芽管形成率为(91.2±1.6)%,64μg/mL大蒜素组为(2.2±1.2)%。结论大蒜素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较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白念珠菌 生物膜
  • 简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隐球菌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是其侵犯其他深部组织前提,能够在血管内皮细胞内繁殖并造成其损伤是隐球菌致病重要因素。本文就两者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内皮细胞 荚膜 黑素
  • 简介: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影响。方法采用XTT减低法评价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及其黏附性影响;镜下观察该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态学影响;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该药毒副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对白念珠菌生物膜SMIC50、SMIC80分别是250、1000μg/ml;1000μg/ml及100μg/ml时对白念珠菌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人细胞毒性较弱。结论穿心莲内酯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有显著抑制作用

  • 标签: 穿心莲内酯 白念珠菌 生物膜
  • 简介:在长期进化中,植物形成了抵御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染精细防御系统。在病毒侵染、复制传播过程中,其编码一些蛋白,如外壳蛋白、运动蛋白、复制酶类等能够与植物基因编码蛋白发生相互作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体外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有利工具,不但可以用于研究已知蛋白质互作,还可以发现新蛋白,揭示特定蛋白互作网络与作用机制,在植物蛋白与病毒蛋白互作研究中已得到广泛利用。本文主要综述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植物与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国内外进展。

  • 标签: 酵母双杂交 植物 病毒
  • 简介: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pneumonia,PCP)是由酵母样真菌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jirovecii,Pj)引起肺炎,是免疫缺陷患者重要致死原因。巧一般不导致系统性感染,仅在肺部繁殖,引发严重损害肺换气功能间质性肺炎。巧通过主要表面糖蛋白(majorsurfaceglycoprotein,MSG)抗原转换,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清除,而宿主利用dectin-1识别B.(1,3)-D-葡聚糖(beta-1,3-D-glucan,BG)、甘露糖受体识别MSG,启动天然免疫反应,继而CD4+T细胞聚集活化,调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分泌干扰素^y细胞毒型CD8+Tel细胞有助于控制巧感染,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调理加强吞噬细胞清除巧,而聚集中性粒细胞非R1CD8+T细胞与肺损伤有关。血浆BG水平可以辅助诊断PCP,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自介素8水平与肺损伤及死亡预后有关。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耶氏肺孢子菌 主要表面糖蛋白
  • 简介:在对长尖叶蔷薇大花香水月季转录组测序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其转录组数据中共获得23条MLOunigenes并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氨基酸数量、碱基数、分子量差异较小,多数为疏水性蛋白,平均亲水系数为-0.157-0.190,富含亮氨酸丝氨酸。亚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质膜中,包含5-9个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其中,等电点小于7仅有1条,2条蛋白具有信号肽。这23条MLO蛋白具有15个长度在15-50个氨基酸间保守基序。它们系统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揭示了MLO基因在长尖叶蔷薇与大花香水月季间具有较高同源性保守性。将这23条unigenes与来自于月季拟南芥MLO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6条可能参与抗白粉病候选基因,这6条候选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仅有2条unigenes符合MLO型白粉病基因典型结构特征。最后,通过qRT-PCR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在受到白粉病菌侵染后呈积极上调趋势。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这2条候选基因很可能参与了寄主—白粉病菌互作过程。

  • 标签: 长尖叶蔷薇 大花香水月季 MLO基因 抗白粉病 生物信息学 QRT-PCR
  • 简介:在隐球菌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宿主一系列先天免疫因素会参与其中。吞噬效应细胞在宿主抗隐球菌非特异性免疫效应中发挥着最为重要作用。在不同组织器官中,有不同吞噬效应细胞定植。吞噬效应在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隐球菌逃避宿主免疫杀伤提供了一定保护场所。本文主要通过综述隐球菌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不同吞噬效应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来进一步认识隐球菌致病机制,同时为临床上隐球菌病治疗(或)辅助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隐球菌 荚膜 吞噬 吞噬细胞 进展
  • 简介: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机会感染引起皮肤黏膜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念珠菌侵袭与宿主诱发因素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念珠菌可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宿主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而导致机体损伤。Nrf2信号通路是细胞抗氧化主要调控机构,同时也是一种重要免疫调节机构。一方面,Nrf2通路可下调NF-κB通路促进Th17、Treg、Th1细胞活化,启动宿主适应性免疫;同时,Nrf2通路可激活树突状细胞介导机体固有免疫。另一方面,Nrf2通路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来阻止阴道炎发展。该文Nrf2通路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中抗氧化应激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旨在研究Nrf2信号通路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间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免疫调节 Nrf2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中作用。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共266例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克霉唑联合中药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克霉唑联合中药治疗,观察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调节阴道内微环境后临床疗效,远期自愈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相似,近期治疗效果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给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远期自愈率28.57%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为11.03%,明显低于对照组26.92%,分娩时复发率(10.29%)明显低于对照组(29.23%),两者比较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中药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远期自愈率高,复发率低,副反应小。

  • 标签: 乳杆菌活菌 念珠菌性阴道炎 复发性 微环境 妊娠期
  • 简介:以4份老芒麦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100%RH高温高湿老化法(AA)老芒麦种子进行不同梯度老化处理,探讨老化后老芒麦种子活力种子内部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加深,4份老芒麦种子各项活力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生理生化指标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出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现象,而丙二醛含量则出现整体一致上升趋势,POD活性变化无规则,SOD活性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现象,CAT活性则发生整体下降趋势。本研究结果将为老芒麦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完整性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标签: 老芒麦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生理生化变化
  • 简介:目的:研究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生长形态影响;采用XTT法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应用水-烃两相测定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surfacehydrophobicity,CSH)影响;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RT-PCR)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CSH1、EFG1、HWP1、ALS1基因表达影响。结果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能够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经黄芩素与氟康唑处理白念珠菌不能形成正常生物被膜,其生长动力学及细胞表面疏水性下降,细胞疏水性相关基CSH1、菌丝形成调控基因EFG1、黏附相关基因HWP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可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

  • 标签: 白念珠菌 黄芩素 氟康唑 生物被膜
  • 简介:2017年7月20日,同方知网(CNKI)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研发《医院科研成果统计分析与评价数据库》召开了专家鉴定会。来自卫生医疗主管部门、医院科研处、学协会等18个单位20位专家参会,并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标签: 计量评价 科研成果 统计分析 数据库 医院 CN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