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一、什么是"智慧盘""智慧盘"也称"智力几何分类拼图",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幼儿园中供幼儿在自由游戏时间取用,在桌面进行操作的积木玩具。它不是平面的拼盘或拼图,它主要以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于底盘上的木柱,在柱子周身分布着一些木质突出;另一部分是彩色积木块,在这些积木块中间存在着与木柱大小和形状相对应的镂空。因此,在幼儿玩积木的时候,不仅需要他们手眼协调地将积木中间的孔与木柱相对应,

  • 标签: 积木块 投放策略 手眼协调 柱子 心理机制 拼图
  • 简介:幼儿园开展的建构游戏,其活动性、操作性、参与性非常强,能很好满足幼儿积极活动的要求,幼儿常常会沉浸在建构游戏中,这对于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大班幼儿对建构游戏越来越感兴趣,这种游戏也是大班的一个主要的区角游戏由幼儿自主选择进行。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提高建构水平,这对幼儿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怎样指导和评价幼儿的建构行为,是大班教师要进行思考的问题。

  • 标签: 游戏活动 幼儿园 寓教于乐 活动性 操作性
  • 简介:“幼儿花样篮球”活动是在遵循篮球运动基本规则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能发展水平,简化篮球运动技术与理论,增强其趣味性,进而形成的一种幼儿体育运动形式。教师根据幼儿身体素质和身高比例,设计适宜幼儿的花样篮球运动环境,包括适合幼儿使用的篮球场地、篮球架、篮球等硬件设施,并根据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心理承受程度,在一定范围内修订比赛规则,创编花样篮球动作。

  • 标签: 篮球运动 幼儿 心理承受程度 年龄特点 运动技术 运动形式
  • 简介:唱歌是人类自然的愿望,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它不仅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更是幼儿大胆自主表现、表达自己喜悦、兴奋、激动情感的重要手段。托班宝宝刚刚脱离咿呀学语的阶段,如何在托班开展愉快轻松的歌唱活动就成了摆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即,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

  • 标签: 歌唱 青年教师 年龄特点 孩子 幼儿
  • 简介:图画书无疑是幼儿阅读学习最为合适的内容,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材料。选择高质量图画书,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方案是以图画书为载体开展班级图画书阅读的重要内容。图画书阅读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图画书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开展阅读活动,

  • 标签: 阅读活动 幼儿园教育 年龄特点 艺术美
  • 简介:近些年,儿童遭遇性侵害案例增多,我们不得不面对孩子的性教育问题。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旺盛,他们常常好奇地提出一些有关性的问题。但在我国,由于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家长和老师面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不能大胆地正面回答,要么采取回避的态度,要么采用欺骗的手段,编造故事搪塞了事,

  • 标签: 教育问题 幼儿 求知欲 孩子
  • 简介:案例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创编音乐对他们来讲更是富有挑战性,它可以让幼儿走进音乐的殿堂、在积极参与中体验到创造和表现音乐的快乐。说唱歌曲《丢丢铜》是一首经典的、幼儿喜爱的闽南童谣,

  • 标签: 教学策略 音乐 理解力 幼儿
  • 简介:幼儿的生命教育是指从对生命本质的探求开始,让幼儿认识和尊重生命,肯定自我价值,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关注并照顾自己、他人和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此,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从而提高幼儿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实施生命教育,探究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

  • 标签: 生命本质 教育活动 幼儿园 生命教育 尊重生命 自我价值
  • 简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或肺发育不成熟引起的新生儿有效通气障碍。对NRDS患儿的正确通气策略选择,是治疗NRDS的重要措施,通气不足或过度通气,都会对NRDS患儿造成伤害。笔者拟就NRDS患儿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 通气机 机械 通气策略
  • 简介:绘本阅读已成为当下儿童阅读的一种主流。绘本以其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牢牢吸引孩子的眼球,故被幼儿园列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及家长的教育理念等不可与城市幼儿园同日而语,为了追求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作为农村幼儿园园长的我与同仁们一起,面向现实,尽力而为,开展了适合本园与当地实际的绘本教学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理

  • 标签: 农村幼儿园 幼儿园绘 教学有效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意义及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的31372受检者中TCT结果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级别的18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TCT结果为ASC-US及以上级别者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分流,对有宫颈癌高危因素者进行阴道镜或宫颈锥切术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2010-2012年接受TCT检查的患者数和异常宫颈涂片患者数均呈逐年增加趋势。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HR-HPV(+)检出率较ASC-US患者明显升高,前二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R-HPV(+)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随着TCT细胞学级别上升而增高,而ASC-US,LSIL,HSIL患者的该检出率分别为28.2%,38.2%,68.3%,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HR-HPV(+)患者的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HR-HPV(-)患者,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R-HPV(-)患者与未检测HPV患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TCT检查结合HR-HPV基因检测是筛查早期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妇产科门诊宫颈病变筛查规范化流程,重视对ASC-US及以上级别患者的干预,以及HR-HPV检测在ASC-US中的分流作用,是门诊宫颈病变筛查的工作重点,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乳头状瘤病毒科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
  • 简介:目的探讨西安市孕产妇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或治疗的342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孕产妇年龄、民族,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时间、住院次数、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分娩方式、就诊季节、手术级别、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等临床资料。2组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3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1)本研究3421例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为(6.4±3.0)d,生育年龄为(29.5±3.9)岁,高龄(≥35岁)产妇占11.0%(375/3421)。(2)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35岁与≥35岁),以及本次妊娠住院次数(1次与≥2次),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全自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术分娩)及手术级别(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一、二、三级手术),是否由其他科室转入产科病房,是否有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妊娠结局为不良与良好孕产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2.24,F=15.46、268.81、259.68,t=-7.58、-13.57、-13.82;P〈0.05)。(3)对孕产妇住院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本次妊娠医疗费用支付费方式为全自费(β=0.08,95%CI:0.01~0.16,P=0.035)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β=0.32,95%CI:0.06~0.59,P=0.018),分娩方式为自然分娩(β=0.29,95%CI:0.04~0.54,P=0.026),手术级别为治疗性操作或未进行手术(β=0.95,95%CI:0.71~1.19,P〈0.001)�

  • 标签: 住院时间 回归分析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费用 医疗
  • 简介: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围生期保健、产科质量等多方面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围生医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开展围生期保健工作,使孕产妇得到系统化管理,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与高危孕妇进行有效监护,可防止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研究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

  • 标签: 孕产妇死亡率 围生期保健 病因 分娩期并发症 产科质量 医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发病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TD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以抽动为主诉就诊并确诊为TD的患儿纳入研究组(n=122)。对照组(n=106)为同期在本院就诊,排除TD病史儿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年龄及男、女儿童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自行设计的《儿童抽动障碍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TD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发现,15项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管教严厉、儿童发脾气/性格敏感、饮食偏嗜、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家族抽动症病史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母亲年龄、胎龄、围生期窒息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管教严厉、儿童易发脾气/性格敏感、饮食偏嗜、合并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及ADHD、家族抽动症病史为TD发病关系密切的危险因素(P〈0.05)。未发现TD同生产方式、出生体重、母亲年龄、胎龄、围生期窒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防治TD应注意优化家庭养育环境、平衡日常饮食、调试儿童性格、调节儿童免疫功能以增强抵抗力等。

  • 标签: 抽动障碍 相关因素 LOGISTIC分析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ectopicpregnancy)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住院确诊的148例(A组)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同期门诊超声提示宫内早孕90例(B组)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A组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中,22例首次异位妊娠时在本院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将其纳入A1组;另121例为首次异位妊娠患者,将其按约1:2比例随机选取54例纳入A2组。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法,对其年龄、孕次、性生活时间、避孕方式、盆腔手术史、慢性盆腔感染史、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妊娠结局等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查异位妊娠及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对A1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的首次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A2组首次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利用x^2检验分析其首次异位妊娠治疗方式的差异。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比值比(OR)分别为:年龄(OR=1.153,P=0.000),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OR=4.782,P=0.008),口服紧急避孕药(OR=12.735,P=0.018),慢性盆腔感染史(OR=6.352,P=0.001),异位妊娠史(OR=5.292,P=0.035)。重复异位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比值比分别为孕次(OR=1.419,P=0.013),慢性盆腔感染史(OR=3.026,P=0.015)。x^2检验显示,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保守性治疗较手术治疗的重复异位妊娠率明显增加(x^2=4.046,P=0.036)。结论慢性盆腔感染史、口服紧急避孕药、放置宫内节育器、无避孕措施和不严格工具避孕为发生异位妊娠或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异位妊娠方式以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并酌情结扎对侧输卵管为保护因素。

  • 标签: 异位妊娠 重复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2482例),高龄(年龄≥35岁,1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482、1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

  • 标签: 产前筛查 超声检查 产前 染色体畸变 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