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通X线在内单发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治疗的内单发结节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例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普通X线胸片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结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人员的诊断准确性和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X线诊断内单发结节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内单发结节 普通X线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病史进行综合诊断并进行鉴别。结论患者有慢性、胸疾病或血管病史,如出现脉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功能不全,并有心电图、功能检查等,即可诊断。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有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上的疗效差异性,旨在提升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7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PaO2、PaCO2、红细胞比容以及症状改善这些方面均有改善效果,在无效治疗人数方面更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另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显效”方面人数更多。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血氧指标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以及呼吸机治疗组(观察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指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镇静、扩容、利尿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氧指标,有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选取8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并分为两组进行分别诊断和治疗。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的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然后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80例患者中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病情有了极大的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0.5%,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效果更现显著。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帮助。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等情况,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呼吸困难14例(87.5%)、胸痛10例(62.5%)、咳嗽5例(31.3%)、咯血4例(25%)、心动过速3例(18.8%)。结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后,应及早进行肺栓塞的相关检查,提高早期确诊率,以防误诊和漏诊。

  • 标签: 恶性肿瘤肺血栓栓塞症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并发性脑病的慢性阻塞性疾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84名COPD并发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意识恢复时间、气管插管率,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4.29%),气管插管率和平均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24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并发性脑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纳洛酮 无创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经临床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内孤立性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恶性结节边缘毛糙或短硬毛刺征、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结节内密度浅淡有空泡征,门或纵隔内淋巴结肿大,中度强化;良性结节一般边缘整齐光滑或有浅分叶,病灶密度较均匀,可有钙化,无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对内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定性诊断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了山东省的某个医院的老年人做为研究对象,我们首先把这些老年人分成A组和B组,并且从2007年1月开始观察,直到2011年12月为止。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结果对A.B两组的数据比较之后,发现容易患糖尿病和肥胖病症比例有很大差别(p<0.05),主要表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心肌组织肿大,其边缘向左斜下方扩张,电轴右偏有明显差别(P<o.05)。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或LBBB应当考虑合并冠心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尽快解除病痛。

  • 标签: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中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yndrome,pSS)合并间质病变(interstitiallungdisease,ILD)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为pSS的患者63例,记录其中合并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血沉、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免疫印迹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及亚类、功能测定、肺部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位X片、高分辨CT扫描(HRCT)、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抗体。结果13例患者均存在口眼干燥症状,7例患者有分别因发热、干咳和/或咳黄痰、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就诊,其中3例就诊于呼吸科后转回我科诊治,6例患者胸正位X片发现有间质病变,7例正位胸片未发现异常,进一步查高分辨CT扫描发现间质病变,分别表现为双下近胸膜部位的毛玻璃样改变、网格样改变、蜂窝样改变及混合性改变。结论pSS合并ILD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早期行高分辨CT扫描对pSS合并IL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高对间质病变的认识指导临床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泻心救法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沙参芩栀汤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33例,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21例(63.64%),好转10例(30.30%),未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泻心救法对小儿顽固性咳嗽辨证属心火亢盛者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顽固性咳嗽 泻心救肺法 沙参芩栀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将呼吸科收治的72例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强化护理,经过10周的护理监护,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两组重症患者实施了连续的整体护理和应急护理干预措施之后,加强观察,有效地缓和了患者病情,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年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40例老年男性COPD患者及40例健康老年男性的骨密度(BMD)、血清钙(Ca)、磷(P)、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COPD组BMD、PaO2、FEV1%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且COPD组BMD与PaO2、FEV1%呈正相关(P<001),两组血清Ca、P、ALP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PD患者BMD低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率发生增高,缺氧、功能指标可能是影响COPD患者BMD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54岁。主诉咳嗽,咯血、胸闷2个月余,于2009年9月11日入院。查体无特殊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全项、心电图及肿瘤标记均无异常。胸部CT示右肺下叶见一大小约5.0cm×4.8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局部外形呈分叶状,增强后见瘤体内部呈均匀强化,CT值约77HU,较同层面肌肉CT值(约55HU)高,肿瘤边缘强化较内部明显;双门及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胸腔未见积液(图1A、1B)。纤维

  • 标签: 上皮样细胞 右肺下叶 肿瘤边缘 均匀强化 分叶状 生化全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及序贯贴敷涌泉穴治疗缓解期哮喘,使功能改善,症状平稳,维持时间更长。结果减少患者住院次数。

  • 标签: 穴位贴敷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慢性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间的有效临床治疗方式,为实际操作奠定理论支持。方法选择48例慢性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常规控制感染、改善通气、纠正心力衰竭、氧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严重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用药反应,调整治疗措施。结果完成治疗后29例(60.42%%)显效,11例(22.92%)好转,4例(8.33%)无效,4例(8.33%)死亡,总有效率为83.33%(40/48),病死率8.33%(4/48)。结论慢性源性心脏病加重期病情复杂,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有效的治疗方案来促进提升预后水平及质量。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加重期 临床治疗 探讨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二氯乙酸盐(DCA)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高压大鼠小动脉重构的作用,以及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皮下注射MCT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溶剂.7d后治疗组以80mg·kg-1·d-1DCA溶液喂养,对照组和模型组饮用水喂养.各组于第7、14、21、28天随机选3只大鼠行平均肺动脉压力测量.28d后处死所有大鼠,取心脏及进行检测.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力测量:建模第14天始,治疗组低于模型组;中膜厚度百分比:模型组大于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右心室肥厚指数:模型组大于治疗组大于对照组;bcl-2染色阳性率:模型组高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bax染色阳性率:治疗组高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TUNEL染色阳性率: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大于模型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A在抑制bcl-2表达的同时使bax的表达增强,从而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逆转血管重构.

  • 标签: 二氯乙酸盐 肺动脉高压 野百合碱 BCL-2 BAX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我管理项目及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健康教育。结果增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结论慢性阻塞性疾病自我管理项目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善自我效能、医疗依从性及健康状况,并降低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自我保健,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我管理项目 健康教育 提高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儿茶素对大鼠不同照射时期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阐述其对急性放射性损伤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表法分为4组:A组10只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d;B组10只为单纯儿茶素组,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mg/ks/d;C组10只为单纯照射组,全单次照射15Gy+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kg/d;D组10只为照射+儿茶素组,全单次照射15Gy+腹腔注射儿茶素注射液100mg/kg/d;每组各5只大鼠于照射后2周及6周处死,取组织作组织学与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组织中TGF-β1、TNF-α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C组大鼠2周和6周时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D组急性肺炎性改变较C组明显减轻;A组和B组大鼠组织免疫组化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低,C组的TGF-β1、TNF-α阳性细胞数较上述两组明显增高(P〈0.05),D组阳性细胞数则介于两者之间,也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儿茶素具有抑制TGF-β1、TNF-α蛋白表达,减轻早期放射性损伤炎症反应,对急性损伤有防治作用,其机制与抑制TGF-β1、TNF-α表达有关。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转化因子-β1(TGF-β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茶儿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