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接受髓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失血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股骨髓内固定治疗的73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73例患者术中平均失血72.4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12ml,占围手术期出血的81%。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不超过45min组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及隐洼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严重组可增加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可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量及隐性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隐性失血量较多,肥胖、严重骨折及长时间手术可以增加出血,应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及时复查血常规以减少贫血导致的并发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失血 手术 手术期间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医院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50例,每组为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Harris 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两种方式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疗效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剪刀体位护理在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股骨转子骨折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剪刀体位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中应用剪刀体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指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建议推广。

  • 标签: 剪刀体位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收治的3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的患者,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3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多,P<0.05,而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Harris评分上,两组患者比较无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骨折与高龄股骨骨折都有很好的效果,这一术式的应用范围广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慈溪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Harris评分、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P < 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1.66±10.52)min、(120.26±12.29)mL、(8.09±2.62)cm、(9.86±2.67)周,对照组分别为(78.32±12.23)min、(238.45±17.85)mL、(12.95±3.29)cm、(13.65±3.46)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5、14.03、14.85、14.60,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3.53%(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1,P < 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效果显著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能改善Harris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创新性。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治疗结果 手术时间 失血,手术 骨折愈合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总共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在住院之后的3天内进行全身麻醉,并选择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病床为骨科牵引床,在患者平卧状态下完成相应的手术,并对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血量进行及时记录,以及临床骨折复位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30例患者顺利进行手术,并且患者骨折复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手术时间在30分钟到50分钟之间,患者出血量在30ml~100ml范围内,患者术后愈合时间在九周左右。而30例患者中,27例为优,2例为良,1例患者为差,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对患者骨折复位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骨折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病人40例,解剖钢板组20例,动力髋螺钉20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功能恢复。结果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骨折临床疗效无差异,解剖型锁定钢板在出血量偏少(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锁定钢板手术操作更简单。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LCP DHS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度尺辅助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54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辅助应用角度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为(74.4±4.6)岁;骨折AO分型:31-A1型7例,31-A2型11例,31-A3型7例;采用角度尺辅助下PFNA固定。对照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为(74.4±3.9)岁;骨折AO分型:31-A1型9例,31-A2型16例,31-A3型4例;仅采用PFNA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前倾角矫正次数、术中X线透视次数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0±6.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72.7±3.9)min],前倾角矫正次数[(2.8±1.2)次]、X线透视次数[(7.0±1.2)次]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4.7±1.5)、(11.6±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按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定疗效:试验组优22例,良2例,可1例;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术中,应用角度尺量化前倾角较不使用角度尺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前倾角矫正次数及X线透视次数方面有明显优势。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角度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568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资料。男348例,女220例;年龄为44~93岁,平均74.6岁。根据骨折稳定性将患者分为两组:稳定组424例,骨折AO分型为31-A1型、31-A2.1型;不稳定组144例,骨折AO分型为31-A2.2型、31-A2.3型、31-A3型。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失效率及患髋功能等。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失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共有19例患者发生内固定失效。失效原因:螺旋刀片退出13例,股骨颈短缩17例,髋内翻畸形14例,螺旋刀片切出14例。稳定组患者的失效率为1.2%(5/424),显著低于不稳定组患者[9.7%(14/144)],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98 (95,100)分]显著高于不稳定组患者[84 (82,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7.283,95%CI:1.626~32.623,P=0.009)和不稳定型骨折(OR=11.607,95%CI:4.039~33.355,P<0.001)是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失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使用PFNA固定失效率较高,固定后形成杠杆样结构,需由内固定物承受主要应力,杠杆支点位于髓腔内内固定成角部位,负重侧力臂长,失效率高。骨质疏松和不稳定型骨折患者术后需较长的免负重时间。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分型 治疗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股骨转子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对照组应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不稳定型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龄(≥8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39例,随机予以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头人工关节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假体选择对治疗的过程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但骨水泥组的进程更快。

  • 标签: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水泥型 生物型 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骨折100例,根据术式将患者分为PFNA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地活动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略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稳定性好,利于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等优势,故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抗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
  • 简介: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对股骨转子骨折均以内固定治疗为主。20世纪70年代围外肝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骨折,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在我国尚未得到认可,目前争议颇多。我科白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35例老年不稳定型粉碎性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住早期下地负重、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到伤前水平及减少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置换治疗 疗效观察 老年人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予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将PFN内固定术应用在对照组的治疗中,研究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38%)相比研究组的(100%)要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的要低,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4.36±45.38)相比对照组的(216.46±55.86)要少,手术时间(95.38±39.45)、骨折愈合时间(112.36±28.53)相比对照组的更短,P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骨折予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9月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将PFN内固定术应用在对照组的治疗中,研究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38%)相比研究组的(100%)要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的要低,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84.36±45.38)相比对照组的(216.46±55.86)要少,手术时间(95.38±39.45)、骨折愈合时间(112.36±28.53)相比对照组的更短,P

  • 标签: 七台河七煤医院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转子骨折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2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144例,随机对照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70)、对照组各(n=74),对照组采用路径处理,观察组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康复护理不到位问题进行强化改良。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屈曲受限、股四头肌肌力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老年转子骨折患者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加速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 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与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者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治疗,实验组(33例)予以PFNA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切口长度(4.32±1.23)cm等临床指标显著更优(P<0.05)。结论PFN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 标签: 动力髋 转子稳定钢 PFNA钉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