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抗体在反复自然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诊治的反复自然流产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封闭抗体阳性者18例,阳性率为11.25%;封闭抗体阴性者142例,占88.75%。对其进行免疫治疗,记录观察治疗1疗程、2疗程后患者体内封闭抗体的变化和妊娠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体内封闭抗体量明显增多,阳性率明显升高;妊娠人数显著提高,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封闭抗体对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有显著作用,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封闭抗体 反复自然流产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对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和金免疫斑点法检测636例呼吸道感染者血清中抗肺炎支原体-IgM类抗体,同时培养检测呼吸道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结果:以培养出MP为诊断MP感染的金标准,ELISA和金免疫斑点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和87.1%、97.3%和97.8%、93.3%和94.2%、96.1和94.8%。结论:血清中抗肺炎支原体-IgM类抗体能较较好地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但存在一定的漏诊和误诊。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金免疫斑点试验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改良HSM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在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法和改良HSM法检测148例血小板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87例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70例,占80.5%;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76例(87.4%),50例(57.5%)和56例(64.4%)。26例SLE(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改良HSM法阳性为18例,占69.2%;ELISA法PAIgG,PAIgA,PAIgM的阳性分别为23例(88.5%),9例(34.6%)和18例(69.2%)。改良HSM法所测得的结果略低于ELISA法。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产生的原因较多和检测方式有关,对重症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可以提高试验的阳性率和可靠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麻疹疑似病例检测,比较分析核酸检测和IgM抗体在麻疹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西安市2014—2018年504例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样本的麻疹病毒RNA,ELISA法则检测同时采集的血清标本中麻疹病毒IgM抗体。结果504例的疑似病例中,实验室确诊总阳性数133例,其中RT-PCR检测麻疹病毒RNA阳性90例,阳性检出率为17.86%(90/504); 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124例,阳性率为24.60%(124/504);总阳性检出率为26.39%(133/504)。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8,P=0.009)。在出疹后3 d内,ELISA法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RT-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32)。结论麻疹实验室检测中应将病毒核酸检测和IgM抗体结合使用,以确保实验室检出率。

  • 标签: 麻疹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核酸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H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能否代替13C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HP抗体阳性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无创检查13C呼气试验,对照组给予有创胃镜检查,取检后行尿素酶试验。结果两组患者均为HP抗体阳性的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假阳性率分别为8人、9人,数据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不能代替13C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作为常规体检项目,但13C呼气试验与尿素酶试验想比。结果无明显差异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东兴区适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儿童指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性检测麻疹病毒抗体。结果全区共采集41528名儿童的血液样品,经检测,麻疹病毒抗体阳性率达到97%以上。各乡镇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东兴区麻疹防控工作扎实,但仍需继续努力,建议对麻疹抗体阴性儿童进行疫苗接种。

  • 标签: 东兴区 麻疹 抗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宁市2004~2010年麻疹疑似病例IgM抗体结果,探讨麻疹流行规律,为防治麻疹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抗体。结果7年共麻疹疑似病例血清1507份,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为33.51%。发病特点是麻疹阳性主要分布在8岁以下,散发为主,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在3-8月份,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89.70%,2006年高发,麻疹阳性率为53.90%,2009、2010年低发,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通过开展查漏补种和强化免疫工作,麻疹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说明接种麻疹疫苗是控制麻疹暴发流行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麻疹疑似病例 IgM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中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采受试者手指血20微升用金标试剂盒检测血中特异性结核抗体。结果初、复治涂阳肺结核组血中特异性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35%、78.26%;涂阴肺结核、陈旧性肺结核组血中特异性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9%、75.5%;肺外结核、非结核组血中特异性结核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3%、47.3%。除非结核组外,其余各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本实验显示血中抗结核抗体灵敏度、特异度均较低,不能取代痰细茵学检查,可做为涂阴肺结核的辅助治疗诊断,对肺外结核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同时,可作为结核可疑者的筛选手段。

  • 标签: 结核 抗结核抗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78例儿童川崎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15年1月—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川崎病,且病历资料完整的儿童病例,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可提取核抗原(ENA)谱,选取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结果川崎病患儿ANA阳性44例,滴度1100~1320,其中核颗粒型26例。单独ENA谱阳性病例中,抗Ro-52抗体弱阳性1例,阳性2例;ANA与ENA谱同时阳性病例中,抗Ro-52抗体弱阳性1例,阳性-强阳性9例。结论儿童川崎病抗核抗体阳性以低滴度为主,主要核型为核颗粒型。单独ENA谱阳性病例中抗Ro-52抗体以弱阳性出现,而在ANA与ENA谱同时阳性病例中则以阳性~强阳性出现,且与抗SSA抗体同时出现。

  • 标签: 儿童 川崎病 抗核抗体 可提取核抗原谱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Rh 阴性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院接受产检的 62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31 例 Rh 阴性孕妇为监测组,采用盐水介质法、凝聚胺、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木瓜酶法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 31 例 Rh 阳性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测。结果 监测组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 8 例 (25 . 8 % ) ,其中抗 - E 4 例,抗 - D 2 例,抗 - Ec 2 例,全部为 Rh 血型抗体;对照组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 2 例 (6 . 5 % ) ,其中抗 - M l 例、非特异性抗体 l 例,均为 Rh 血型系统以外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监测组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5) 。结论 Rh 阴性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出率较高,主要是 Rh 血型抗体,孕期常规检测红细胞血型抗体有利于延长胎龄,降低围生儿的各种并发症,提高围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孕妇 Rh 血型抗体 血型不规则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待确诊患儿517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回归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17例待确诊患儿中,不规则抗体阳性8例,1例抗-M,1例抗-c,3例抗-E,3例抗-D。结论在临床中,应对孕妇免疫球蛋白G(IgG)类红细胞血型相应不规则抗体筛查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时为患儿进行换血与综合治疗。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动物养殖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展畜牧业,我国众多地区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威胁畜牧业的主要因素就是疫病,尤其是那些具有高死亡率和强烈传染性的疾病,防控不当很容易造成破产,且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各类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目前很多病原感染的形式由单一感染转变为多重感染与并发感染,人们对于疫病防控方式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抗体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重要性就逐渐体现出来。

  • 标签: 抗体检测 动物疫病 应用方式
  • 简介: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32例消化不良患儿和54例健康儿血清幽门螺旋菌(HP)IgG。前者阳性率为71.87%(22/32);后者为12.96%(7/5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有关,在小儿进行全面的消化系统检查困难的情况下,可先作HP-IgG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抗HP治疗。

  • 标签: 消化不良 幽门螺旋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TRUST、ELISA检测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UST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低于ELISA。结论ELISA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等优点,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相比,它具有成本较低、操作简单、结果易判断的优点,适应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筛查试验。

  • 标签: 抗体 血清学试验 胶体金试验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结果 。方法:选择本门诊中心于 2018.10-2020.3 月收治的 540 例被猫狗抓伤或者咬伤的患者,将所有患者进行狂犬疫苗的注射,全程共注射 5 针,在接种 15 天之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 结果:在接种狂犬疫苗后, 540 例患者中血清抗体阳性人数为 528 ,抗体阳性率为 97.78% ,对于不同性别之间以及不同年龄之间的患者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 ( P>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当患者在被猫狗 抓伤或者咬伤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后,患者的血清抗体转阳率比较高,并且对于不同年龄或者性别的患者抗体转阳率没有明显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体筛查实验是确保患者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抗体筛选可以避免含有弱抗体的受血者输入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而受到免疫刺激甚至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不规则抗体则是引起迟发型免疫反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交叉配血 不规则抗体 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