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多数单克隆抗体可诱导免疫反应,免疫毒性是免疫调节类单克隆抗体主要担心的毒性反应。本文总结了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毒性特征、免疫毒性的相关因素,非临床免疫毒性研究与评价的考虑要点。建议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应根据单克隆抗体的作用特征,对药物的免疫毒性进行逐步分层研究,当需要追加试验时,应追加研究;还应体内外研究相结合,动物种属和人体离体细胞相结合,多途径进行研究。

  • 标签: 单克隆抗体 免疫毒性 免疫原性 非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原核表达纯化人锌指蛋白(zincfingerprotein580,ZNF580)并制备抗人ZNF580单克隆抗体。【方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30a-ZNF580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由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galactosidase,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针对ZNF580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通过ELISA和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结果】含有该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产物蛋白分子量约为19kDa,通过将Sp2/0细胞与免疫鼠的脾细胞融合获得了1株能稳定表达ZNF580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H4E4C5),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的IgG亚类IgG2b,ELISA检测腹水抗体效价为1:1.28×1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抗ZNF580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本实验成功表达并纯化了ZNF580蛋白并制备了抗ZNF58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锌指蛋白ZNF580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锌指蛋白580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 简介:目的表达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融合蛋白GST-AatA,获得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转运蛋白基因aatA,连接至pMDl8-T载体,转化E.coliDH5α,双酶切回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GST-Aat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GST-AatA免疫Balb/c小鼠,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并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纯度、亚型、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GST-AatA能表达融合蛋白GST-AatA;亲和层析纯化后融合蛋白GST-AatA纯度达到95%,免疫小鼠后得到相应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制备出一株抗转运蛋白AatA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为IgG1亚型,特异性好,效价高,纯度可达97%。

  • 标签: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抗体 单克隆 抗体特异性
  • 简介:应在猪场工作及为猪场服务的广大毕业生和朋友的要求,笔者再一次就猪场抗体的意义,采样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进行简要总结,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抗体检测 猪场 采样 毕业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胶体硒法和ELISA法两种HIV抗体技术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ELISA法和胶体硒法对送到本站初筛阳性样本总256份进行研究。结果胶体硒法的灵敏度低于ELISA法,但特异性要高于ELISA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硒法和ELISA法都是常见的HIV抗体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确诊符合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应当合理地应用于HIV抗体中。

  • 标签: 胶体硒法 ELISA法 HIV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待确诊患儿517例,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回归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517例待确诊患儿中,不规则抗体阳性8例,1例抗-M,1例抗-c,3例抗-E,3例抗-D。结论在临床中,应对孕妇免疫球蛋白G(IgG)类红细胞血型相应不规则抗体筛查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时为患儿进行换血与综合治疗。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梅毒诊断中三种梅毒抗体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用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UST(甲苯氨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与TR-ELIS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我院66例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检验,实施检测时需根据试剂说明书表述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对检测结果予以正确判断。结果检测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早期梅毒阳性检出率时,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均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其中检测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TPPA。TRUST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显著低于TPPA检测方法与TP-ELISA检测方法(P<0.05)。结论相比TR-ELISA检测与TRUST检测,TPPA检测是现下检测梅毒确诊的首选方法,可适合检验TR-ELISA和TRUST检测后阳性标本。若联合应用上述三种检测方法,能使误诊与漏诊现象的发生有效降低。

  • 标签: TPPA TRUST TR-ELISA 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生殖免疫性抗体对不孕不育诊断进行临床分析探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不孕不育患者,在病例选择时分别设置自然流产组、原发性不孕组和继发性不孕组,并进行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卵巢抗体(AoAb)和抗心磷脂体(AcAb)的检测分析。结果在抗心磷脂体阳性率的检测上,自然流产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原发性组和继发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抗精子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上,三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上,自然流产组和继发性组差异较小,但明显高于原发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卵巢抗体(AoAb)的对比中,原发性组高于自然流产组,两组差异显著,但是原发性组和继发性组之间则差异较小。结论生殖免疫性抗体对不孕不育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阳性检出率的确定,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殖免疫性抗体检测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卵巢抗体
  • 简介:目的:了解本地区艾滋病检测机构HIV抗体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16年各艾滋病检测机构60555份样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555份样本中、二级医院、疾控机构及检测点样本数分别占总数的42.96%,33.25%和13.18%,采供血及婚检机构共占10.42%。共检出初筛阳性样本64例、经复检后阳性样本为60例,其中既往感染者14例,占复检阳性数的23.33%,送确证检测数为46例,其中阳性数为43例。结论:二级以上医院及疾控机构是检测和发现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机构,应加强其对相关类人群的主动监测功能,同时扩大检测覆盖面,对艾滋病的防控也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检测机构 HIV抗体检测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乙肝免疫水平等情况,为大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择枣庄科技职业学院2014—2016年入学的6597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HBsAg和抗-HB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份入学的新生间HBsAg和抗-HBs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女生HBsAg阳性率低于男生,城市组HBsAg阳性率低于农村组,城市组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V极易在聚集性集体生活中传播,高校应对学生普及乙肝基本知识,提高保护意识,同时做好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 HBsAg 抗-HBs 大学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殖免疫自身抗体在妇科不孕不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200例不孕不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原发不孕为A组(n=100),继发不孕为B组(n=100)。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生殖免疫自身抗体(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b、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滋养层抗体TA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Ab、抗透明带抗体ZPAb、抗卵巢抗体AOAb)。检测方式为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分析不同生殖免疫自身抗体在不孕不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A组患者中,AOAb阳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ACAb、AsAb、TAAb、EmAb、AhAb、ZPAb阳性的例数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的差异明显。结论生殖免疫自身抗体在妇科不孕不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通过抗体来了解患者的不孕不育类型和相关原因,有益于开展后期的治疗工作,诊断结果准确。

  • 标签: 生殖免疫自身抗体检测 妇科不孕不育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和输注效果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出50例病人,观察血小板输注效果和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观察组效果和输血后血小板指数。结果所有病人在输注24小时后进行检测,输注3~5次病人PTR为29.63%、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14.81%,病人进行6次以上输注出现PTR为43.48%、同种抗体阳性率43.48%。结论多次输血病人易发生PTR情况,且随输注次数增高抗体阳率会随之升高,在临床上血液疾病病人需及时血小板抗体筛查。

  • 标签: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 多次输血
  • 简介:摘要女性不孕不育症为临床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的和谐。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加,女性不孕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免疫因素在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据文献报告,有近一半的不明原因不孕与免疫有关。因此本次研究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不孕不育门诊接诊的520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四项生殖免疫抗体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不孕不育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抗子宫内膜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 抗卵巢抗体
  • 简介:为了有效评估规模化猪场疫苗免疫效果,科学制订或动态调整免疫程序,解决免疫防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4月份—2016年3月份对江苏省7个地市的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只采集血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对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常见猪病进行了抗体与分析,以期为规模化猪场常见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效建议。

  • 标签: 江苏 规模化猪场 常见猪病 抗体检测 抗体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者和200例输血前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对比对象,将检测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观察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柱凝胶检测法进行输血前筛检,并比较两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共检测出阳性患者3例,占据1.50%,抗体类型分布分别为抗-e抗体1例、抗-D抗体0例、抗-E抗体1例、抗-c抗体0例、抗-C抗体1例;且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5.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有助于抗体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对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输血前检测环节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随着杀虫剂阿维菌素的广泛应用,靶标生物对其抗性问题日益严重。以往的研究显示,细胞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可能与抗药性有关。但在昆虫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中,由于目前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昆虫的商业化抗体,使得这一研究受限。为此,本研究尝试应用其他物种的抗体开展P糖蛋白的检测。[方法]以果蝇为测试昆虫,以阿维菌素作为测试药物,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用鼠抗人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阿维菌素敏感品系与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中的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检测出果蝇体内P糖蛋白的特异性表达,且无明显非特异性条带;与敏感品系果蝇相比,阿维菌素抗性品系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用针对人及其他脊椎动物的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果蝇P糖蛋白的表达可行,且果蝇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可能与P糖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

  • 标签: P糖蛋白 蛋白质印迹 果蝇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核心 IgM抗体(抗 -HBc-IgM)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 416例施甸县 2016年 1月 -2016年 12月全县报告的乙肝病例,分别对大三阳组、小三阳组、 GpT升高组使用酶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血清抗 -HBc-IgM检测,观察各组的诊断阳性率。结果: GpT升高的 51例乙肝患者中,有 26例检测为抗 -HBc-IgM 阳性,其阳性率为 50.98%。大三阳组中抗 -HBc-IgM阳性 89例,阳性率为 48.11%,小三阳组的抗 -HBc-IgM阳性率 37.78%。结论:乙型肝炎应用抗 -HBc-IgM检测,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感染程度及病情发展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 诊断价值 核心 IgM抗体检测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