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检验科医护工作者职业暴露情况,总结有效的防护与应急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检验科检验工作者共计25例,时间分布界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统计分析出现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类型。结果: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检验科室共出现职业暴露14例,低暴露风险为8例,占比达到57.14%,中暴露风险为4例,占比达到28.57%,高暴露风险为2例,占比达到14.28%,未出现极高暴露风险。结论:医学检验工作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检验科实际工作期间,应提高自身的防护观念,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次数,一旦出现职业暴露应立即启动对应的防护措施,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检验科 医学检验 职业暴露 防护方法 应急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感染病原体的风险,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本文从个人防护措施、医疗设施环境的管理和消毒、疫苗接种以及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提供指导和建议,促进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医务人员 传染病 感染预防控制 个人防护 消毒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肾内科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认识程度调查。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某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护理人员2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职称进行分组,将主管护师护理人员纳入观察组,护师及以下人员纳入对照组,每组10名。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肾内科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认识程度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肾内科20名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认识能力、护理工作中的态度、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环境营造5个维度得分均>75分,说明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识程度较好。观察组人文关怀认识能力、护理工作中的态度、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环境营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识程度较高,对工作态度积极认真,能够对患者给予全面护理与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患者交流融洽和谐,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良好护理环境,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肾内科护理人员 人文关怀 认识程度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所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护士职业素养的目的。方法:从我院护理工作组中随机选择80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同时,将这些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和采用人性化管理人员的研究组,每组均为40人。结果:观察组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SAS和 SDS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 SAS和 SDS的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的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究组对学校管理工作总体满意程度为97.50%,而对照组为80.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在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更受护士们的欢迎。

  • 标签: 不同管理模式 护理人员 心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中药鉴定工作,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行此操作,评定其作用与效能。方法 以12味中草药为对象,分别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仪器进行鉴别,其中,将断面特征观察法鉴别作为A组,把先进仪器鉴别作为B组,对比两组鉴别准确率、1h内鉴别种类数。结果 在鉴别准确率上,两组经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1h内鉴别种类数上,A组(83.33%)明显较B组(33.33%)高(P<0.05)。结论 在中药鉴定中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简便易行,快速且有效,是一种不错的鉴别方法。

  • 标签: 中药鉴定 断面特征观察法 中药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站在技术鉴定的角度挖掘出引发普通外科医疗事故的因素及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在技术鉴定中心针对 80 例普通外科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果分析引发事故的因素,分析时重点放置于事故等级、医院应承担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具备的等级、引发事故的因素等。结果:等级不同的医疗机构产生的事故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以三级医院事故发生率为最高,并且是由医院一方承担主要与次要责任。引发事故的因素主要与手术医师操作技术不规范、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过程未达到充分要求、填写病历书时未达到规范性要求等密切相关。结论:医院应加强所有员工法律意识并加强管理工作保证手术医师操作时达到规范标准要求,还要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并保证书写病历时达到正确书写的要求。

  • 标签: 普通外科 医疗事故 技术鉴定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指在相关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但是经过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并没有明显的脊柱骨折脱位的情况。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由于其与其他类型的损伤进行比较,无明显的影像学异常情况,一般又被称为无放射学影像异常的脊髓损伤。但是成人与儿童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成人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在脊柱颈段,但是儿童常见的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主要发生部位在脊柱胸段。本次研究选取不同年龄段且经过临床病理鉴定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8例(2例儿童,6例成人),比较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差异,报告如下。

  • 标签: 儿童 成人 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因果关系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交通事故导致颅脑外伤后癫痫的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交通事故导致颅脑外伤后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区域、癫痫分度、临床具体表现、血药浓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下男女癫痫发生情况;患者临床表现、癫痫分度在损伤部位上的分布;监测血药浓度。结果:交通事故后颅脑外伤后癫痫的主要发病人群为男性,且以30-40岁最为常见;颞叶属于颅脑外伤后癫痫的最常见损伤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最常见为轻度外伤性癫痫;28名患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2名未达到有效浓度。结论:交通事故致颅脑外伤后癫痫通过在法医学鉴定过程中,不但需要对鉴定的必要因素进行严格掌握,还需检测血药浓度,展开综合评定。

  • 标签: 交通事故 颅脑外伤 癫痫 法医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应用两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到2021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血液检验呈阳性的24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两组阳性血液标本分别采用直接药敏实验以及常规药敏实验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符合率。结果 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符合率,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检验时间,直接药敏实验低于常规药敏实验(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应用两种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均可以取得理想的符合率,但是应用直接药敏实验则可以提高检查效率,降低操作难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临床血液检验 直接药敏实验 常规药敏实验 诊断价值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直接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法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本院100份发热合并全身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时间:2020年04月-2021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直接细菌鉴定)和研究组(采用药敏试验法),对100份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革兰阴性菌、埃希氏菌、假单胞杆菌等细菌检出率均较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检验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两种检验方式检出率均符合临床需求,但药敏试验法,检验耗时短,应用价值更高,节省患者等待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直接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法 血液检验 符合率 效率
  • 简介:摘要:为了健全制药企业的环境微生物控制方案,为企业的风险评估提供借鉴和指导,本研究通过16SrRNA测序方式鉴定某制药企业洁净车间环境微生物,建立了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为企业偏差调查以及污染溯源分析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企业有效的洁净环境及表面消毒与清洁方案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调查洁净车间的环境微生物分布情况,发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人、设备、水,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这些污染源,即能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16SrRNA 环境微生物信息数据库 溯源分析
  • 简介:10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北京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金字塔型的纵向医疗服务体系,调整大型医院诊疗结构,大幅压缩普通门诊,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清单制。

  • 标签: 北京市 医务人员 职业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 医疗服务体系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新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知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看待新冠疫情常态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采用心理健康监测,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同时改善医护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业余生活等。对比两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后的 SCL-90 量表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职业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探究面对职业危害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市10所综合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8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职业危害,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对比防护对策制定前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结果制定后的职业危害认知评分以及职业危害防护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制定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还有待提升,职业防护行为也急需加强。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