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专家访谈法,通过柔力球套路与竞技武术套路评分方法比较,提出柔力球套路评分方法缺少创新动作加分、评分因素与分值的设置缺乏规范性、裁判员评分主观性过强、加分扣分权限归属混乱、难度动作界定不清晰等问题,相应提出增加创新难度加分、规范与量化评分因素、裁判员分组分块打分、规范裁判长加扣分权限、规范统一难度动作表等对策,以期为柔力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评分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柔力球套路 竞赛 评分方法
  • 简介:口语考试的评分评分员基于评分标准对语言产出的认知处理过程,处理的目的就是解释考生之间的分数差异(scorevari-ance)。用于解释分数差异的变量包括构念相关变量(construct-rele-vantvariables)和构念不相关变量(construct-irrelevantvariables)。如果构念不相关变量发生作用,那么评分就产生误差。考试误差可区分为系统性误差(systematicerror)和随机性误差(randomerror)。随机性误差是评分误差控制的重点内容。口语考试评分误差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评分员的个性差异、回归均值趋势和假正态分布。我们可以通过分数差异分布和回归系数等统计手段验证口语考试评分误差的大小程度。本文还讨论了口语考试评分误差控制的目标、原则和方法。评估误差控制的目的就是最大化构念相关变量的作用,最小化构念不相关变量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评分员在评分过程中坚持一致性、完整性和独立性三条基本原则;在手段的使用方面,口语考试的评分误差控制主要包括管理手段、技术手段和统计手段等。

  • 标签: 英语口语考试 评分 评分误差 评分误差控制
  • 简介:摘要:近几年,国内中学作文研究者对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进行了综合优化,力求降低分数偏差,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评价。在考试之外,评分标准可以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就会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客观统一的作文评分标准无疑会极大地推动中学写作教学。

  • 标签: 中考作文    评价标准    层级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功能性逐渐的复杂化,为了能够对汽车整体做出科学的评价,需要选择特定的主观评价综合分析方法,对汽车综合性能进行整体评价。本文利用不同主观评价项目评分值作为基础,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类型车辆与特定车辆的各项性能的接近程度进行了排序,进行得到具体的主观评价分析结果。

  • 标签: 汽车 主观评价 综合评分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以APACHE评分进行患者病情预后判断作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次APACHE评分判断预后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到2023年4月,选择患者为重症患者100例,分为各26例重症死亡组与74例重症康复组,对比两组APACHE评分、其他平分,分析判断愈后判断能力。结果:两组危重症患者的不同评分结果中重症康复组 APACHE评分、REMS评分、SIRS评分、重症救治经验评分均低于重症死亡组。两组危重症病房患者危重症病房评分差异性明显,P<0.05。同时APACHE评分与死亡率关系数据分析,明显可发现APACHE评分越高则死亡率随之攀升,差异性极为明显,P<0.05。结论:预后判断是临床极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参考内容,尤其是重症患者多数病情复杂且变化速度较快,及时使用APACHE评分察觉患者危险信号能够及早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以此来避免严重情况出现,因此在重症患者抢救方面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危重症病房 APACHE评分 重症患者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手术中的效果,并对比 SDS评分与 SAS评分。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3月至 2018年 3月两年期间中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 52例,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 26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因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SAS以及 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存在意义( 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和CURB-65两种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125例65岁以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肺炎严重度指数(PSI评分)和CURB-65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风险组、中风险组和高风险组进行比较.结果两个评分系统均显示低、中危组的死亡率、ICU入住率比高危组低PSI低、中、高危组的死亡率为1.6%、12.8%和41.25%,CURB-65低、中、高危组的死亡率为2.5%、6.9%和62.5%,PSI低、中、高危组的ICU入住率率为1.6%、34%和88.3%,CURB-65低、中、高危组的ICU入住率为8.8%、31%和100%,CURB-65评分预测死亡及入住ICU的敏感度均较高(71.4%、50%),特异度也高(94.6%、100%),CURB-65评分对死亡和ICU入住率的总体识别力最好(AUC分别为0.830、0.750).死亡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低蛋白血症(<30g/L)和低氧血症(<60mmHg)为高危因素,入住ICU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和高尿素氮(>10.68mmol/L).关键词肺炎严重度指数;CURB-65评分;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7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与MELD-Na评分对肝衰竭患者行肝移植短期预后(3个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因肝衰竭行肝移植的86例患者的术前及术中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ELD和MELD-Na评分对短期预后的鉴别能力并根据Youden指数确定最佳的cut-off值。结果86例患者中早期死亡21例(24.4%)。术前MELD评分(P=0.001)和术中输血量(P<0.001)是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和MELD-Na评分预测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6和0.6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7)。MELD≥24.3组、MELD<24.3组的早期生存率分别为51.7%(15/29)和87.7%(50/57),MELD-Na≥25.7组、MELD<25.7组的早期生存率分别为54.9%(17/31)和87.3%(4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MELD评分与MELD-Na评分升高时,早期生存率降低。结论在预测肝衰竭行肝移植患者早期预后方面,MELD评分与MELD-Na评分预测能力无明显差异。MELD评分与术中输血量是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肝移植 肝衰竭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 MELD-N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院前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校正MEWS预测普外科术后患者去向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普外科术后1 160例患者,收集患者转入病房72 h内的生命体征、神志、血氧饱和度及尿量数据,使用MEWS和校正MEWS分别评估。计算该期间两种评分的最高评分结果,观察患者的去向。比较两种评分预测患者去向的相关预测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预测患者去向分辨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转入ICU患者的校正MEWS高于MEWS。以收住ICU为预测目标时,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95%CI为0.973~0.998),最佳截断值为3分,此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903;校正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95%CI为0.978~0.995),最佳截断值是5分,此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943;校正MEW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ME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评估患者转入ICU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ME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MEWS评估患者转入ICU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MEW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正MEWS比MEWS更能反映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能够准确预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值得在普外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ROC曲线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普外科 手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营养支持联合心理疏导,把其应用到胃癌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作用、效果。方法:2021年3月-2021年9月,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护理的胃癌患者,共102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5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接受营养支持联合心理疏导,比较2组病人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对比更高,P

  • 标签: 胃癌 护理 营养支持 心理疏导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自身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甲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纳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SAS分值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加强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对HAMD评分及PANSS评分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4月之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0例展开研究,分别进行碳酸锂治疗、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视为碳酸锂治疗的对照组,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的观察组,均纳入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后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PANSS评分(精神病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偏低,指明患者多存在轻度到中度抑郁,重度占比偏低,观察组的PANSS评分偏低,指明患者精神病理症状较轻,(P

  • 标签: 碳酸锂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 HAMD评分 PAN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转诊多发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应用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建立多发伤患者院前救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转运途中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96.7%)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结合CRAMS评分在多发伤院前急救护理中有明显、有效的指导作用,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早期预警评分 CRAMS评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并对其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展开研究分析。方法:研究中,共选择120例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研究时间在2023年1月-10月之间,研究分析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语言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语言功能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可明显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及其语言功能提高,对其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 早期康复护理 上肢 下肢运动功能 语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选用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下肢骨折患者研究(2019.04~2020.12),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0,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选用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心理状态、并发症率。结果:(1)心理状态: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值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下肢骨折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休克评分和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并诊断为脓毒性休克的足月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足月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VIS、休克评分及乳酸水平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2例脓毒性休克足月儿,存活组71例,死亡组11例。存活组与死亡组脓毒性休克足月儿的VIS 最大值、休克评分最大值、乳酸最大值、第2个24 h VIS平均值、第1个及第2个24 h乳酸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IS 最大值(OR=1.038,95%CI 1.014~1.063)、休克评分最大值(OR=2.372,95%CI 1.126~4.999)和第1个24 h乳酸平均值(OR=2.983,95%CI 1.132~7.862)均与足月儿脓毒性休克死亡结局相关(P<0.05);VIS最大值曲线下面积最大,截断值为58.5。结论三者中,VIS对脓毒性休克足月儿死亡结局预测价值最好,休克评分次之,乳酸水平较差。

  • 标签: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足月儿 脓毒性休克 结局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