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miR-17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培养HA-VSMCs并诱导其增殖,应用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水平最显著的微小RNA(miR)。在293T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miR-17与RB的靶向结合作用。分别向VSMC转染miR-17mimic和miR-17inhibitor并建立阴性对照,检测RB水平及细胞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7与RBmRNA-3’UTR具有靶向结合效应。转染miR-17mimic促进VSMC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上调,并且可以下调RB蛋白及mRNA水平,转染miR-17inhibitor后下调PCNA表达且可上调RB表达(P〈0.05)。结论miR-17通过靶向结合RBmRNA-3’UTR调控RB表达从而调控VSMCs增殖。

  • 标签: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miR-17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讲者回顾了目前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根据临床病理资料的研究,证明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MVI对肝癌患者的预后意义显著;着重从MVI的精准病理诊断以及MVI指导复发性肝癌治疗方面展开深入的阐述和讨论;对MVI的分布情况以及术后多点取材检测提供了宝贵经验;详尽介绍了利用首次术后MVI情况作为复发性肝癌治疗选择的参考标准的系列研究成果;展望了分子影像指导下精准基因疗法为肝癌MVI治疗提供的新思路。讲座内容对于临床早期诊断MVI、建立精准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改善预后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细胞癌 复发 微血管侵犯
  • 简介:摘要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罕见,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2019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1例会阴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予手术治疗,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

  • 标签: 会阴 会阴肿瘤 软组织肿瘤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治和预后,提升对该病的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全切,9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随访到12例,随访11~131个月(平均57个月),有9例术后行普通放疗,有5例死亡,其中2例发生转移,其余7例存活目前生活自理。5年存活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7.5%,37.5%。结论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为恶性肿瘤,手术应尽量全切,术后建议行放疗。鉴于其易复发和转移,经积极治疗的患者术后仍应定期复查。

  • 标签: 椎管内 血管外皮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脑血管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大疾病。细胞外囊泡可运载多种物质如微小RNA,在脑血管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细胞外囊泡及其运载的微小RNA在脑血管病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疾病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病理过程的干预影响及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探索等方面。笔者现围绕这3方面对细胞外囊泡在脑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 标签: 脑血管病 细胞外囊泡 微小RNA
  • 简介:获得rhEndostatin后,我们从体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并对它进行客观评价。在体外,rh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HMEC、HUVEC迁移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重组人内皮抑制素 酵母 抑制作用
  • 简介:摘要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一种常用并且比较重要的检测指标,广泛用于各种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脑卒中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死因之一,也是致残的首要原因。由于RDW的检测方法快捷方便,可以广泛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监测,更好的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将对RDW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脑血管疾病
  • 简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infantilehepatichemangioendothelioma,IHHE)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占儿童肝肿瘤的12%,其中85%的病例发生在6个月内的婴儿。患儿多以腹部包块就诊,20%伴有皮肤血管瘤,部分可有血小板减少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 标签: 血管内皮细胞瘤 婴儿型 诊断价值 肝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影像
  • 简介:摘要神经嵴细胞是一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多能干细胞群,起源于外胚层神经管背侧,可迁移到外,分化成包括神经细胞,间质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在内的多种类型细胞。心脏神经嵴细胞是一个特殊的神经嵴细胞亚群,是心脏和流出道大血管发育所必需的。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会导致心脏流出道发育异常和心室间隔缺损等人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心脏神经嵴细胞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增殖、分化、迁移都受到许多信号通路的调控,如Notch、Wnt、BMP-TGF等信号通路在心脏神经嵴细胞发育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心脏神经嵴细胞在心血管系统发育过程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心脏神经嵴细胞参与心脏发育过程的分子机制,加深我们对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 标签: 神经嵴细胞 心脏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大量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既参与了胚胎时期的血管发育和形成,也对出生后的成体血管新生、修复、重建等有重要作用。内皮祖细胞的这一生物学特性,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之中,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早期诊断、新型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烟雾病 颅内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 简介:摘要生物钟不仅调控机体的血压高低、心率快慢等,而且调控心肌和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钟基因异常及细胞过度增殖均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有关。因此,本文综合探讨生物钟和细胞周期在心血管中的作用,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物钟 细胞周期 心血管功能
  • 简介:1990年至1999年,我科收治血管网织细胞瘤共2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有8例为实质性,占同期血管网织细胞瘤的29.6%.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8~65岁,平均46.8岁.单纯头痛5例,头痛、呕吐3例,视乳头水肿6例,共济失调8例,眼球震颤8例.位于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2例.无一例有家族史.

  • 标签: 小脑 血管网织细胞病 治疗
  • 简介:摘要过去十年研究发现,包括凋亡小体、微泡和外泌体在内的细胞外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参与者,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对细胞间物质和信息的传递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胞外囊泡可以携带和运输各种生物活性分子,通过血液循环和体液运输至相邻靶细胞或远处组织细胞,进而诱导各种信号级联。细胞外囊泡参与了血管发育,生长和成熟,在再生医学和血管新生相关疾病中的潜在价值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来源于各种细胞类型的细胞外囊泡有可能向内皮细胞递送复杂的信息,并诱导促血管新生或抑制血管新生信号。本文对不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并对其在临床疾病和生物医学研究应用中的先决条件和主要挑战予以探讨。

  • 标签: 细胞外囊泡 血管新生 内皮细胞 外泌体
  • 简介:摘要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endothelial monocyte-activating polypeptide Ⅱ,EMAP Ⅱ)是一种能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因子促凝活性、趋化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诱导炎症反应的蛋白。EMAP Ⅱ是由其前体蛋白pro-EMAP Ⅱ在一定条件下酶解形成,可作用于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发挥广泛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国内外关于EMAP Ⅱ的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慢性心肌梗塞、肺损伤等方面。该文将从EMAP Ⅱ的结构、功能及分布、抑制血管新生的详细机制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等方面详细阐述EMAP Ⅱ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内皮-单核细胞激活多肽Ⅱ 血管新生
  • 简介:[ 摘要 ]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健心颗粒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机制及 健心颗粒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防护机制进行探讨。

  • 标签: [ ] 健心颗粒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简介:

  • 标签: